第90章 高產大豆(1/2)
次日清晨,按照昨晚商定的行程,陶觅珍教授带著程鶯驱车前往县城。
秦峰特意从办公室取了两盒明前龙井,又吩咐人置办了些土特產,笑容可掬地將她们送上车。
“什么时候开始打人家主意的?“周桂芳倚著门框望著远去的车尾灯。
“注意用词。“秦峰板起脸,“我这是为对方今后的职业生涯考虑,提供更大平台让其施展才华。“
周桂芳抱臂冷笑,职业上装胸口挤出一抹诱人的雪白,“你新鼓捣的那个绿洲文旅项目,布局不小啊!“
秦峰挥了挥手,“还停留在雏形构想,得仔细推敲。“
给对方留了个背影,踱步走回办公楼。
行至六楼办公室门前,沉声对陈剑锋交待,“封锁过道!在我出来前,任何人都不能进来!”
“是!“陈剑锋立刻调度六人封锁走廊。
秦峰咔嗒反锁办公室门,唰啦拉上窗帘。
他將半月来收集的种子逐份摊开在红木办公桌上——61份大豆种质,56份玉米种质,每份样本封装著十粒大小不一、色泽各异的种子。
这些承载著基因密码的样本,並非市面常见的改良品种。
抗銹病却低產的s-37、高產量却依赖特定土壤的z-09、根系深达两米却空秆率超80%的m-12……
每粒种子都像严重偏科的天才,某项指標登峰造极,却带著无法商业化的先天缺陷。
他准备研发出两款作物,將其作为自身与企业的护身符。
指尖划过冰凉的种子袋,秦峰眯眼凝视著墙上的世界地图。
大豆与玉米作为全球贸易量前五的大宗商品,从来都是大国博弈的筹码。
两种作物均属全球大宗农產品贸易体系核心品类,既是国家战略物资,更是需要举国体制支撑的產业领域。
若无政府扶持与財政补贴,任何个体或私营企业都难以企及行业门槛。
以鹰联邦为例,其通过《农业法案》三重补贴的机制,再依託广袤农场实施全机械化作业,单位成本可压缩至每斤不足1元。
讽刺的是,该国一面享受补贴红利,另一面却通过wto起诉夏国玉米补贴政策,最终迫使夏国签订trips协定,导致本土种业技术陷入专利封锁困局。
大豆定价权博弈本质,实为现代粮食战爭中的战略制高点爭夺:全球大豆价格波动宛如鹰联邦掌中玩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恰似掌控电视节目的遥控中枢。仅凭一份產量预测白皮书,即可引发国际期价如过山车般剧烈震盪。
种质资源堪比智慧型手机作业系统——四大粮商手握基因编辑专利的“底层代码“,夏国农户欲种植其高產大豆品种,必须逐年支付品种权使用费。
物流体系则堪比能源运输管道,跨国粮商掌控巴西港口与密西西比河航运枢纽,如同扼住输油管道的流量阀门。
更具战略威慑力的是,鹰联邦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全球大豆主產区,產量预测误差率严控在±2%以內,提前180天即可完成价格操控布局。
夏国犹如置身透明赌局的玩家,底牌尽露於对手眼底,游戏规则受制於wto框架,就连期货市场这个“洗牌机“都设在他国腹地。
从种植到交易的每个环节,对手都能轻易实施打压,这局还怎么玩?
即便迈入智慧农业4.0时代,夏国东北黑土地的大豆种植成本仍高达3.1元/斤。
反观域外黑土地膏腴流油,配合百万公顷级机械化作业,即便计入远洋运输成本,到岸价仍较国產大豆低四分之一。
玉米產业同样受制於此等国际定价机制制约。
所以想要翻盘,只能拿出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对抗,把整张牌桌掀了重建规则。
秦峰没有掀牌桌的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手上不敢打出去的牌交给有能力的人,换来政策倾斜和保护。
秦峰將每个品种的大豆都拿了一粒出来,確认每棵种子的特性没有变化,將產量最高的大豆种子做为核心,运用起灵植师的能力。
灵气在指间散发出幽蓝色的微光,桌面上准备好的种子在控制下分崩离析,化作一团迷濛的黄色光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