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山区剿匪(1/2)
第152章 山区剿匪
本次作战,维格计划出动两千五百人,兵分三路,分別袭击有叛军驻扎的三处峡谷。
他亲自率领中路,包括五十名卫队甲士、两个山地步兵连,外加四百多个徵召民兵,
总计八百人。剩余的两支队伍由约伦和伯劳鸟率领,人数同样是八百。
辐重方面,他临时搜集一百匹適合山地运输的矮脚驮马,用於驮载粮食和鎧甲。
一切准备就绪,维格率眾离开斯特灵郡,沿著豌蜓曲折的小路深入山区。
夏日的苏格兰高地像一块被揉皱的绿绒毯,两千余人排成一列长长的纵队,踩著泥炭小逕往深处走,靴子陷进吸饱雨水的腐殖土,潮湿的风裹著泥腥味钻进鼻腔。
此刻正是石楠盛开的时节,路边隨处可见絳紫色的朵,维格低头看了几眼,隨即把自光转向远处山坳,那里立看几座歪斜的茅草屋,屋顶烟囱飘出羊粪燃烧的青烟。
走了大半天时间,总算遇见当地居民的房屋,他让探长康纳带著一个鸳鸯阵小队前去打探消息。
“记得態度好点,別把人嚇坏了。”
“是!”
康纳快速爬向远处山坳,半小时后带回来一个面色木訥的盖尔青年,声称这是五个银便士僱佣的嚮导。
青年身穿苏格兰高地的標誌性服饰一一格子呢短裙,长度及膝,用羊毛呢料製成,据说不同的格子图案代表不同的身份,维格观察许久,没有找出类似的信息。
“五个银便士?好便宜的价格。”
本次作战,包括康纳在內的八名閒置探员负责指引方向。拥有专业的情报人员,本地嚮导的重要性隨之降低,属於可有可无的角色。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之后的两天路程,军队累计僱佣了六名本地嚮导,中途路过一处高地氏族的定居点,
用银幣购买大量的燕麦和绵羊。
根据传教士们遗留的书卷,苏格兰高地的居民以血缘纽带组成氏族(clan),结构大致如下:
第一档是族长和他的亲信武士。
第二档是自由民,有权获得一块用於耕种或放牧的土地。高地气候相对寒冷,不適合种植小麦。大麦和燕麦是主要作物,閒置的草地用於饲养牛羊。
第三档是战俘奴隶,缺乏人身自由。
在定居点停留期间,维格敏锐地察觉到一条关键信息,族长身为氏族领袖,权力依赖於个人威望,並非严格的血脉世袭。假如老族长病逝,儿子年幼,族长之位极有可能被其他族人获得。
“剷除叛军之后,也许我应该召集各氏族的族长开会,承认並保障他们的世袭权力。
如此一来,为了子孙利益考虑,他们的忠诚度將会大幅提升。”
这种想法来源於英国王室在17世纪颁布的《土地法》,法案把氏族土地全部登记在族长的名下,导致氏族成员沦为族长的佃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