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肩挑暖阳与清风(2/2)

一日之计在於晨,一国之计在於士。

一个书院的未来,就要看这些读书种子。

如果观湖书院不跟著做出诸多改变,不把这些读书种子放出去真正的看黎民百姓。

即使暂时剎了剎不正之风,长久下去恐怕会更加不堪。

在接下来的大爭变局当中,只会一步慢步步慢,逐渐消亡。”

观湖书院山主闻言沉默良久。

苏尝所说的事,他未尝不懂,

只是如何实行,还需要细细琢磨。

只听青衫少年又忽然问道,

“山主可曾听闻,院商合作,实习派遣?

我觉得周鉅和周殊就很不错,去落魄山的尝安商行考察之后,就地实践一番如何?”

刚才还没听懂的老人,此刻脸色未然。

这是挥锄头,挖墙角挖到自己这来了啊。

接著苏尝继续与老人商谈了一些事情。

主要是大驪南下的趋势,以及朱荧王朝及南部各国的未来打算。

许多中部小国,在滚滚大势之下,已经乱世初现。

比如当初的彩衣国。

如果不是苏尝及时出手,胭脂郡城流毒於外,一国之地肯定动盪不安。

所以苏尝希望书院这边,儘快变保守为主动。

儘可能多派出人手稳固局势,不要让之后的乱局波及太多凡人百姓。

老人点头,答应之后將更多书院学子派遣至各国。

去震闻著血腥味而来的诸多魔道势力与不轨之徒。

在商谈了这些关係著书简湖,以及宝瓶州以南诸国的未来之事后。

苏尝又藉助观湖书院浩荡文气。

沈温所赠的那颗文胆炼化於阴神躯壳之中,让阴神的面容清晰了几分。

而被自家先生叫来旁观的小瓷人,也有所神益。

他那本金色书籍,在文气蕴养中,空白页上多出了好些熠熠生辉的金色文字来。

至於苏鲤鲤,则得到了书院收藏的五枚龙气依旧盎然的前朝玉璽。

在事情了结之后,苏尝便带著小文与小鲤鱼告辞离去。

观湖书院山主目送著少年离开的背影,感慨万千。

山崖齐静春,果真选择了这位少年,去走一条新路。

此事,这位圣人也是此刻亲眼所见,才循著蛛丝马跡,推衍演化出一些道路远处的风光。

周鉅登上后山时,就看见自家先生证出神。

就在他考虑是不是要溜之大吉之时,老人回过头看了过来。

头皮发紧的周鉅顿时乖乖站好,束手而立。

沉默了一下,老人忽然出声问,

“巨然,你可了解新山崖书院?”

“有些了解,但是不多,毕竟大隋离我们有些太远。

只是听说那前些月接收了一批很好的读书种子,都是齐先生曾经的学生。

想来应该是个挺有活力的新兴书院,跟我们这死气沉沉的地方颇为不同。”

隨后这个年轻读书人话音一顿。

明白过来什么的他,斜眼瞅向自家先生,

“先生,所以您刚刚才放任那位齐先生的学生,在我们书院大动干戈?

不是我说,您这做的有些不地道吧?怎么能如此利用一个好人呢?”

观湖书院的山主闻言双眸一瞪,隨后一字一顿,

“货讫两清。”

“哦。”

周鉅点点头,然后意识到什么不对,

“啊?”

如果他没记错货讫两清的意思的话。

那这意味著山主与那位苏先生做了一笔买卖?

打成这样还能做买卖?

老人没有多说什么,收回视线,再次对周矩提醒道,

“关於此事,我另有重任交付与你,不得故意延误行程。

你先去往大驪一趟,先到落魄山,后至京城。

分別见一见山神魏檗与那位绣虎。”

听闻不用关禁闭后。

周矩眼前一亮,隨后连连点头,准备立即动身。

与此同时,老人以心声告诫周矩,

“巨然,不管你之前在少年身上看到了什么,都不可妄言妄动,切记慎言慎行!”

周矩以心声笑著回復道,

“先生,见贤思齐焉,这点道理,弟子岂会不知?”

老人身影渐渐隱去,接著周矩发现自己腰间的那枚玉佩已经消失,原来是被自己先生取走了。

周矩一边下山,一边摇头晃脑,喷喷称奇,

“大开眼界。”

这话既是在说自家先生居然会与人谈买卖。

也是在说那个青衫少年有意露出的那些心相。

少年肩膀上的两个小人,一个如旭日东升,大日普照,暖意盎然。

一个身周有清风蒙绕,身后有轮迴转生之门若隱若现,同样气象万千。

走出观湖书院大门的周鉅,收敛笑意,嘆息一声,“有点自惭形秽啊。”

他虽然说著见贤思齐,也觉得自己实在做不出对方那种气象来。

不过如果能够跟这种人成为交心朋友,应该挺好的。

就在周鉅如此想的时候,一道身影凭空出现在他身侧,轻声问道,

“巨然,可是看到了什么奇怪景象?”

周矩笑道“我的好先生,你能不能別这么嚇嘘弟子?

如果给你嚇傻了这么一棵好苗子,先生就哭去吧。”

书院山长的縹緲身影与周矩並肩而行。

周矩微笑道,

“先生,你告诉我的,要谨言慎行,所以我真不会与你说,馋死你。”

儒衫老人哈哈大笑,“也好,你就等著办完事情回书院吃板子吧。”

圣人这才真的离去。

周鉅撇撇嘴,心想做完事情,他肯定一时半会儿不回书院。

如此想的周矩,身形拔地而起,高入云霄,御风远游。

脚下就是山河大地,云海间隙,依稀可见山脉起伏。

周矩自言自语道,

“这趟远行,要不然我挑一座大一点的福地,以謫仙人的身份,下去领略一下別处风光?

否则我当下这境界,雷打不动好些年了。

真是蹲著茅坑拉不出屎,半点动静也无啊。”

隨后即將远游的年轻读书人,便看见了去往仙家渡口的青衫少年一行人。

他拱手一礼,向三人告別。

渡船旁,远眺的苏尝,向这位书院君子摆摆手以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