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伐辽(1/2)
“什么,伐辽?!我们做先锋?!爹,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也能答应吗??”
“真的,爹,除非要砍头,否则真不能去啊!!”
北宋宣和三年,京西北路陈州城內刘延庆府上,刘光世跪在地上竭力哀求著父亲不要去伐辽。
刘光世如此竭力哀求,是因为他已经预见了伐辽的下场。毕竟此刻的刘光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刘光世了,他已经被来自公元二零二五年的柏晶师范大学歷史系的研究生刘釗魂穿。
此刻刘光世清楚的知道伐辽之战必败无疑,隨后金军就会两次南下攻打东京城,掳走北宋皇室,也就是靖康之耻,而此刻,距离靖康之耻倒计时只剩六年时间了。
“好你个刘光世,敢和你老子叫板了,童贯童枢密亲自派人送来的官家口諭,不答应,真砍了老子的脑袋,你个小王八蛋跑得了吗?”刘延庆本身就已经恼火,看著儿子刘光世还敢顶撞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刘釗看著刘延庆大发雷霆的样子心想,你在我面前囂张跋扈,你在辽军面前怎么不囂张囂张呢?歷史上伐辽一战,你刘延庆十万主力,开局第一战就被击溃,后来更是辽军嚇唬你一下,你就烧营南逃数百里,一把大火烧光了北宋最后的家底。
伐辽失败间接导致了金军南下围困东京,刘延庆正是守城失败后被杀。刘釗对刘延庆这个怂人没有好感,但是毕竟这会儿刘光世还是个不入流的將军,想要实现一番抱负,还要暂时藉助刘延庆的力量,他暂时还不能死。
旁边的刘光国,此刻作为家中长子开始打圆场:“平叔(刘光世的字)当知尊卑,你也要体谅父亲的难处。这次来传旨的內侍,平日里收了父亲不少金银字画,悄悄和父亲交了底,这次童枢密带来的是两封恩旨,让他择机宣读。”
“两封恩旨,是什么意思?”刘光世有点困惑。
“童枢密让他不要直接宣读旨意,先以童枢密私人特使的名义来沟通让父亲统兵伐辽。如果父亲同意,就宣第一封恩旨;如果父亲拒绝,就宣第二封恩旨。”
“第一封恩旨必然是升官进爵了。”刘光世感到这个信息量有些大,慢慢站起,开始思考起来。
“正是,朝廷这次伐辽,设置一个临时机构——宣抚司,童枢密是宣抚使,父亲为宣抚都统制,也就是伐辽大军的最高武將。咱们的环庆军也收到了一个新封號,胜捷军,从此改为宣抚司直辖,不再归西军节制了。”
“那父亲必然接下的是这个旨意了。第二封旨意又是什么呢?”
刘光国还来不及答话,性情暴躁的刘延庆开口说道:“我要是抗命,就把我调到侍卫亲军马军司当都指挥使去。”刘延庆对於童贯的这一后手,明显有非常激烈的抵抗情绪。
刘光世回忆著自己歷史系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抚著自己的下巴分析道:“侍卫亲军马军司,是禁军全部骑兵的统帅部,都指挥使是统帅部一把手,本来是个高官。只不过这会儿马军司能指挥的骑兵只剩下官家的仪仗队了。父亲如果去了,那就成了仪仗队队长了,彻底被架空了。”
刘光国点点头:“平叔说的对,童枢密只是想要环庆军的军权,环庆军改为胜捷军后为宣抚司直辖,父亲配合便留下,不配合就將父亲在马军司供起来,另换心腹接手胜捷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