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斩获不赏,擅战必诛(求追读 求月票)(1/2)
童贯本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听到这话只是一惊:“什么!?赵龙图细细说来,耶律淳真的降了??”
赵良嗣隨即把密信递上,请童贯看信,一边转述著刚才那位隨从提前总结好的要点。
“李处温已经和宣抚司之前派去出使的马扩见过面了,李处温诚心来降,萧皇后也有意来降。
“但是在朝会上,耶律大石和萧干坚决不降,说什么伐辽的十万军已经是我大宋仅有的一支能战的军队。只要他二人击溃我军,再携大胜之师北上,定能再把金军击溃,恢復辽国故土。
“萧皇后一开始已经同意,遣耶律大石和萧干往南来,甚至在耶律大石的要求下,还派了原本拱卫辽国南京城的三万人南下支援。
“但是耶律大石和萧干离开后,朝中事务全由李处温说了算,李处温多次游说萧皇后,朝中也再无反对意见。
“三日前已经由萧皇后擬旨,决意来降,並且给前线耶律大石和萧干发了军令,勒令大军返回南京城,准备向宣抚司交接一切事宜了!”
童贯听到此处,已经是喜不自胜,只能高呼:“妙、妙、妙!”
童贯隨即又看向赵良嗣:“赵龙图立下了大功劳,方才咱家不该疑你的,赵龙图切莫怪罪咱家。”
赵良嗣赶紧回告:“下官岂敢,童枢密真是折煞下官了。”当然,此时赵良嗣已经一改刚才一阵热汗一阵冷汗的状態,自信非凡,嘴上谦虚而已。
“不过童枢密,李处温的来信,最后还是有个要紧事需要注意。”
“哦,何事?”刚才看到辽国降宋的旨意已经下发就没再往下看的童贯,赶紧又把密信拿起来研究。
“正是前线军事!李处温说,萧皇后詔令全军撤回的旨意在辽廷中还需走公文程序,应当比此密信晚一两日抵达,李处温叮嘱宣抚司切莫在前线挑起兵戈,以免坏了大事!”
童贯听到此处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刚才已经想明白了宋徽宗御笔三策的底线的童贯,早就在心里定下了底线政策,八个大字:积极防御、避战保军。
如今既然辽国来降,那更要约束各路兵马不能开战。一旦前线兵马捲入战斗之中,耶律大石和萧干这两个主战派可能就会用前线军情倒闭朝廷不可投降。
於是童贯立即办了两件事。
一是让宣抚司派出一批文字机宜和河北军校尉,前往东西两路大军的各部军中。绕过两路军的指挥部,直接向各部兵马宣布宣抚司的军令:“积极防御,勿启边衅;斩获不赏,擅战必诛!”
二是童贯自己亲笔写了一封贺信,祝贺宋徽宗即將收復燕云十六州,讚颂宋徽宗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当然,名为贺信,表面上是称讚宋徽宗的成就,实际上字里行间都是体现自己的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