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下一人」(求追读 求月票)(1/2)

六月初九,东京城,鄆王府。

检校太傅、开府仪同三司梁师成与宣和殿大学士蔡攸乖乖立在一旁已经有半个时辰了。

他们进来时只由鄆王赵楷的隨从通稟了一声,正在泼墨挥毫的鄆王没有搭理他俩,他们也不敢打扰。

终於鄆王赵楷完成了自己的大作,从案边离开,走到太师椅旁坐下,才开口说道:“梁卿、蔡卿,辛苦二位久等了,来看看本王临摹的这副芙蓉锦鸡图如何。”

二人这才凑上前去,恭敬地端详起这副芙蓉锦鸡图。

老道的梁师成並不著急开口,而是细细地观看,一边看一边抿著嘴,频频点头以示讚赏。

蔡攸则率先开口:“鄆王殿下这副画实在是妙,叫我看,与官家亲笔画的那幅简直就是一模一样,拿出来与官家亲笔比较,也绝分不出谁是原本、谁是摹本。”

梁师成听到蔡攸先耐不住性子,才开口说:“蔡学士说的不错,鄆王殿下书画双绝,颇有官家风范。这副画,要我说最妙的反而不是这幅画本身,而是这天下一人的押,竟然与官家的押一模一样!”

宋徽宗习惯在自己的画上落上一个押,这押非常简单,一共就三笔,远看像是一个没有连上的“天”字。实际写的时候,也只落两横和一个反折的对勾。

宋徽宗自己不曾说过这个押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这个押远看是个“天”字,而不带最上一横则像个“下”字,最上一横自然是个“一”字,两横都不看,只看这个反折的对勾,则是个“人”字。因此眾人都猜测这是宋徽宗自詡为“天下一人”。

老道的梁师成不夸画的如何,而是夸赵楷这个“天下一人”画押写得好,自然是夸赵楷有天子之像。

赵楷在太师椅上品著隨从刚送上的点茶,笑著说:“二位过誉了,父皇常说我书画皆通,但却技艺不精,尤其是这画,父皇嫌我用墨太浓,没有意味。因此我这些日子都在反覆临摹父皇的画。”

蔡攸听见赵楷把自己的马屁打了回来,却没有回应梁师成的恭维和暗示,才不由得讚嘆一句“薑还是老的辣”。

赵楷也不多寒暄,开口就问道:“梁卿,今日宣抚司衙门一干人等回京了是吗,都去了哪儿啊。”

“回稟殿下,童贯、刘延庆等人都回了各自府上安置歇脚,但是皇城司的察子回来说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今日去了丰乐楼的顶楼雅间吃饭。臣来此之时刘光世应该还在丰乐楼。”

“哦?丰乐楼顶楼雅间,这样难定的位子,他一个刚回京的人怎么定上的,又是哪位贵人做的东?”

“回殿下,那雅间是高俅高殿帅包著的,但是做东的应该是马军司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刘錡刘信叔。”

赵楷听到这个名字,眉毛一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刘錡啊,那也难怪,他二人应当在西军就是老相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