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幽州局势变动(1/2)

第122章 幽州局势变动

而这份情报,正是陆宇最关心的洛阳现状在他赶回幽州的这段时间中,洛阳的局势正发生著天翻地覆的变化。

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吕布,不负眾望,不卑不亢的干掉了自己老爹丁原。

说出了那句“吕布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但是该说不说,每当吕布要跳槽,他就会变成大丈夫。

有了吕布的帮助,董卓吞併了并州人的队伍,进一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然后在董卓的命令下,吕布还杀掉了皇甫嵩和执金吾,名正言顺的接收了京城防卫部队和皇甫嵩的残部。

何进也因为之前的出逃,让董卓抓住了机会杀死后,他的部曲將领吴匡第一时间便投效了董卓。

和董卓的弟弟董晏联手,攻杀了何苗,至此,京师周边的防卫部队,彻底陷入了董卓的掌控之中。

军事上彻底占据洛阳后,董卓直接將三岁的刘协扶上皇位,並毒杀了年纪稍长的刘辩,隨后他对外宣称刘宏和刘辩都死在了黄幣军张角的手中。

洛阳城中的黄幣被彻底剿灭后,那些逃走的王公大臣们,纷纷返回了洛阳,

但如今的朝廷早已被董卓一手把持了。

他先是让朝廷罢免了司空刘弘,然后又派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自导自演了一齣好戏后,就这么获取了三公的位置。

隨后他对朝廷中的异己势力进行了残酷打压和清洗,杀朝臣,镇压异议,

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无人敢与他抗衡。

他还在中央各部和地方广布亲信,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自己的爪牙,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

不仅如此,他还发布了一项詔令,只要各州郡造反的黄幣首领愿意臣服於他,就可以获取朝廷官职。

並且,谁可以诛杀张梁张宝为刘宏和刘辩报仇,冀州牧的职位就给谁。

董卓这么搞下去,一时间倒也稳定住了局势,但这样大大损害了世家的利益。

本来朝廷很多的要职,都是他们的,但董卓当政以后,大量安插自己的党羽,把他们清扫出去了。

而地方上又將官职许诺给了黄幣,以此来换取安定,黄幣倒是安定了,合著就他们世家一穷二白,啥都没了。

这让他们如何同意,但如今董卓势大,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出声反对。

就在董卓想要封赏投降於他的黄幣渠帅时,司隶校尉袁绍站了出来。

“如今,朝廷初定,召尔等入京,以为剷除贼寇,辅佐天子安定庶民,而你却几次三番,妄议收贼寇为己用,岂不是蓄意谋反!”

“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而你董卓,只不过是一窜逆之辈,又待怎样!”

吕布就站在董卓身侧,袁绍却巍然不惧,孤身一人直面有著勤王救驾之功的董卓,以及他的十数万大军。

如此逆风之局,细数古往今来,也就只有他袁本初敢打了。

如此一幕,就连此时位居的司徒袁都懵了,要知道如今的袁家还是支持董卓的。

毕竟董卓这一路就是被他和何进二人扶持起来的,召其入京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有著袁家的支持,董卓又手握军权,推行此事自然没什么难度,至於一个小小校尉的反对,无足轻重。

於是,袁绍弃官逃出洛阳,前往渤海郡起兵。

情报到此截止,陆宇万万没想到,董卓占据洛阳后,还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他对黄巾的政策,居然会是分化招安,如此一来,黄巾和朝廷的矛盾,终究会演化成黄幣和世家的矛盾。

而董卓只需要把持权力中枢,光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就可以让他稳坐钓鱼台了。

如此看来,这场黄幣之乱的大棋,终究需要世家大族亲自下场,与之对弈了。

不过目前来说,这场中原的乱战,还影响不到陆宇所在的幽州。

“主公,良辰吉日已经选定了几个出来,请您过目。”

次日一早,於暉便来到了陆宇的府邸之中,面对此等大事,他自然不敢怠慢这不,他连夜找人测算好了日子,觉都没睡,一大早就等在陆宇的府邸之中,陆宇没醒就一直等在门口。

刚洗漱完毕的陆宇接过文件后,简单看了一眼,便將时间选定在次月的六月十三。

等他抬头將文件抵还给於暉时,看到他那明显的黑眼圈,一时间也有些动容“可不能因为这点事,累到了我手下的能臣啊,来人,领於先生在府中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