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其门(2/2)

这离谱的一幕,当初躲在房內的百姓们没注意到,他们这些在城內街道上游荡的人,

可看的清清楚楚。

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有他们疑惑,此刻公孙瓚心中的疑惑才是最盛的那个。

作为权贵的一员,他对朝廷的了解,比这些愚昧的贱民可多多了。

如今刘宏身死,幼帝临朝,当家做主的人是董卓才对,董卓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么奇的行为?

写出这么多道圣旨交给陆宇,就为了说他公孙瓚是贼寇。

这事任凭公孙瓚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啊,本就不符合常理啊。

如今司隶的局势也很混乱,中原地带的那些世家,本就对董卓专政有所不满。

按说他没时间,也不会有心思理会他们幽州的战斗才对,退一万步说,就算要理会,

也不会这般儿戏啊。

要知道那些世家大族们都在盯著董卓呢,以前这种专权的事虽然不是没发生过。

毕竟东汉幼儿园的名號,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只不过那些专政的人是外戚和宦官。

这些人本就和世家豪族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朝中的朝政大权他们也掺和其中,至於地方事务,那更是由他们说了算。

外戚也好宦官也罢,其实都是皇权的之间的爭斗,影响不到他们世家豪族不说,还会让他们占到很多便宜。

但董卓这人就不一样了,他本就是凉州起家,有著一定根基和班底,和那些只能依附皇权的死太监和以家族为纽带的外戚完全不同。

董卓大肆分封手下亲信,分到各地当太守刺史,都是这种主政一方的大人物,这可就严重影响世家们的利益了。

不光朝中的利益,董卓还在朝廷中枢打压异己,屠杀百官也就是世家中人不说,更是大量採用一些清流名士侵占政治资源。

如此折腾下去,光是和那些世家斗智斗勇就需要耗费大量心力了,公孙瓚完全不相信董卓还有閒心管他们幽州的閒事。

可现在的局面是,不管他信不信,结果都註定了,圣旨的出现让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在全城百姓的心中,他公孙瓚,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匪,和乌桓黄幣没什么区別的叛匪。

而对待叛匪,最早传入城的情报中早就提到了,只要诛杀了公孙瓚,就能加官进爵。

这种事本来还没人信,毕竟爵位的赋予,只有天子才有权利,別人的许诺本就不太靠谱,说破天也只能是请功。

但现在不同了,天子的圣旨都出现了,谁还不信这个加官进爵的真实性呢。

不光那些百姓了,公孙瓚手下的士兵都有些心动了。

也就是他有先见之明,先一步诛杀了世家权贵,又放任那些有异心的人离开。

否则他公孙瓚的项上人头,早就被装入盒中,出现在陆宇的面前了。

但就是这样,公孙瓚还是觉得他手下的亲卫,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亲卫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的公孙瓚,心中的猜忌已经到了“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其门”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