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乾坤挪移(1/2)

隨著赵寻乐將打听来的近百条信息向记流水帐般逐一报出,神楼中不少人已目瞪口呆,因为这近百条信息已近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州的大小帮派、酒肆、风烟楼等三年来的货运往来信息,还有不少人稍稍变了脸色,想来其中有部分信息已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可不论如何在赵寻乐说话期间,並无一人出声干扰,即便在场之人心中有任何不满也都自觉地吞回肚中,按捺著性子静静地听著赵寻乐將话说完,而这一切,无外乎都是为了给听澜公子一分薄面。

听完赵寻乐的“报帐”后,姜逸尘不得不感嘆这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果真不多了,只是不知这些信息究竟价值几何?

而当场应不乏眼光毒辣、脑袋机灵的投机者,这些信息轻易被他们获悉,想来已有不少人在心中暗暗默记,今晚过后,商道上势必將掀起一场无硝烟的战爭。

这些信息,终將成就了谁,或是挫败了谁,场中大部分人暂时不会去顾及,毕竟这事儿需要发酵上一段时间才能看出些端倪,而此刻眾人目光的焦点大多还集中在这赵寻乐身上,不得不说此人方才的表现著实令人眼前一亮。

原以为不过是个一无是处的公子哥,他却用了不过半盏茶时间便让许多对其並不熟识的人刮目相看,他们至少能看出此人做事目的性明確且放得开手脚,而能將近百条信息近乎原原本本地脱稿成章,不论其了多少心思,都足矣说明此人记忆力不凡。

“我想,赵公子在拿到这些线索后,应已发现其中的一些蹊蹺了吧,这三年间,有哪些门派或是商铺的货物运输与其先前相较有所异同了呢?”听澜公子不紧不慢地说到。

赵寻乐本是一醉心玩乐之徒,对於峨嵋武当之事不过是一时兴起的娱乐,如此挥金如土也是为了能与听澜公子多说上几句话,痛快一番罢了,岂知听澜公子却並未就此唱独角戏,反是对其稍加引导,让其自主思考,留了七八分余地让他自行发挥,无疑是在拔高他在眾人面前的形象,真可谓心思细腻,乐善好施。

赵寻乐有些始料未及,可心中显然欢喜得很,那嘴角几乎要翘到了眼角边,嘿嘿笑道:“听澜公子说得是,不才確是发现了当中的一些古怪。”

喜形於色的赵寻乐开始学著文人骚客的范儿装模作样起来,右手竖著食指道:“古怪之一,是这魔宫,魔宫这两年间的药草运输实在是频繁得不正常,在下虽非江湖人士,但却乐於打听江湖之事,因而多少也知晓这三年间江湖上是怎样一番血雨腥风。第一年,不论是九州结义也好、四海会盟也罢,还有道义盟这些所谓的正道联盟,在上一年屡遭打击后,总算是在这一年憋不住气,对魔道人士展开了疯狂反击,传言双方战况惨烈,各自元气大伤,隨后的两年,双方的动作可是小了不少,在江湖上泛起的波澜远不如第一年,按理来说,这第一年应是三年间流血流得最多的一年,而这一年魔宫的药草运输却未因此变得频繁,可见魔宫內的药材库应是足矣应付帮中人员伤损的,然而,偏偏在这之后的两年间,魔宫却突然加剧了对药草的採购,而且单单是从蜀地採购。”

赵寻乐竖起了两根手指,开始来回踱著步,接著道:“古怪之二,就是这醉红顏酒楼,当然也是九州盟中的帮派醉红顏,醉红顏虽是个酒水收购大户,在姑苏的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可即便如此也不应仅从蜀地这运酒呀,再者醉红顏在这三年间也拓宽了业务,竟经营其起和酒水搭不上边的丝绸布匹生意来,而这些丝绸布匹的货源地同样是只源自蜀地,巧合不巧合另当一回事,单单论这来回赶路运送货物的时间间隔之短,也足矣將帮派內的伙计给活活累死吧,难不成醉红顏这三年间招揽了许多人?”

显然,神楼中的人並无魔宫或是醉红顏帮派的人士,便是连九州盟的人亦是不多,因而,场间並无丝毫的紧张气氛。

赵寻乐倒是越说越起劲儿,旋即竖起了第三根手指:“古怪之三,桃源镇,理由同醉红顏相差无多,同是在三年间,大量地採购蜀地的酒,从其他地方购进的酒水却一如往常的货运量,无甚波动,其次,江寧郡的竹子本便不少,如此大批量的採购竹子,究竟是做何之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