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军制 军俸(2/2)

眾人听了,都不吱声,似乎並不觉得有问题,赵禎想来,这些人都是一个时代的,自然对现在的兵制熟悉。

赵禎对朱洪基说道:“朱教諭,你也谈谈。”

朱洪基想了想道:“庄主,太祖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全靠卫所制。卫由卫指挥使统率,辖五个千户所,计有五千六百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十个百户所,共一千一百二十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两个总旗,共一百一十二人,总旗又辖五个小旗,共五十人,小旗十人。”

“太祖以为此是『万世不拔之计』,军民分籍。当军之家皆入军籍,称军户,属都督府,不受地方管束,优免一丁差徭。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並隨军屯戍,住在指定卫所。”

吴用听了,不免多问了些,朱洪基也详尽的回答了。

吴用说道:“庄主,军俸先不说,首要的还是先定军制,秦汉以来,用徵兵制,成丁皆服兵役。隋朝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军士依均田令授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產,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兵农合一、寓兵於农。”

“唐初继隋,恢復府兵制,也属徵兵范畴。其后征战益多,勛赏不兑现,军士地位下降,府兵制日趋败坏,募兵制逐渐兴盛。唐末,各节度使控制地方政权,更是徵募、豢养大批军队,与朝廷抗衡,募兵由此兴盛。”

“太祖皇帝继柴周,也行募兵制,国家出钱招募军队,派发武器,禁军专职战斗,不再务农生產,战斗力提高不少。”

“听朱先生所说,明朝先实行军户制,后军户制与募兵制並行,戚家军、俞家军乃至家丁私兵都属募兵。”

“由此可见,兵制从大方向来说,不过徵兵制、募兵制两种。徵兵制优点是壮丁都是士卒人选,战时从征,平时务农,资装自备,养兵费用少。缺点也很明显,除去常设之军,其他军士缺乏训练,战斗力弱些,如果长期战爭,务农壮丁减少,將造成田地荒芜,农业荒废。”

“募兵制,优点是以当兵为职业,不事生產,领餉服役,战阵精熟。缺点就是耗费更多。”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以此来看,小生认为还是募兵更好。只要军餉按时足额发放,士卒自然用心。以军士为职业,锤链武艺,习练战阵。军士战力自然更好。”

眾人討论一番,都认可吴用提议,仍旧用禁军募兵之制。眾人又七嘴八舌的说起禁军军制坏处,认为禁军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军士地位低下,阶级固化,赏罚不公。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能够保证军士战斗力。

赵禎结合眾人意见,仍旧用宋军募兵之制,商量一番,將军士仍旧分为三等,半年一考核,能者上,庸者下。

军中什伍之长,队头、傔旗都由上等兵充任,除去本俸,也有职俸、阶俸。战时双俸,立功奖赏。都头以下,贵阶俸,轻职俸,伍长、什长、傔旗、队头,职俸以此加10钱,阶俸以千钱增递。都头以上,职俸、阶俸並重。旨在鼓励军士锤链武艺,奋发向上,增强战斗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