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49. 外管局(1/2)

第49章 49. 外管局

董鏘鏘並没觉得在汉诺瓦很难找工作,事实也是他確实没费太大的力气。但比他找工更难的大有人在。

这里面就有冬一晴。

冬一晴是99年到的德国,在2001年之前是没有打过工的,她每年的打工许可证都非常乾净,从没有报税方面的烦扰。靠著父母的支持,她刚刚完成了基础阶段的所有课程,正式迈进了专业课的阶段。

德国学制和美国学制不太一样的:美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一般会先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后拿本科学歷,然后学生会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进一步深造读研究生。而德国学制在2001年时还是本土化的教育体制,它的传统教育学位是diplom,按字面翻译是硕士学歷,並没有单独的本科学歷,所以很多国人都把德国学歷理解为本硕连读。在教育部的学歷认证证书上,写的也都是本科加研究生的双认证。

汉诺瓦大学属於综合大学,冬一晴读的是数学专业的diplom,虽然她並不喜欢数学,但因为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数学更容易申请,所以她最后还是无奈选了这个专业。

虽然之前她在国內学的是理科,但数学成绩很一般。到德国以后,在语言阶段和基础阶段了不少精力和时间,走了一些冤枉路,刚摸到一些学习规律,没想到突然遇到父母离婚,一下没了生活来源,生存顿时成了她的首要难题。

金主撤资放在谁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一个来德国后从没打过工的人,更更何况还是一个女生。

万幸的是她通过了基础课程的所有考试,顺利进入了专业课程阶段,不需要像很多学生一样为补考发愁。

所以从考试一结束,她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忙碌地找工。

但她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有丰富的打工经验和渠道,走了很多弯路后,才明白应该先去打工中介那里报名掛靠。

由於错过了招工高峰期,中介虽然还有不少工,但大多是別人挑剩下的体力活,比如酒店清洁工,或工厂小工,或像董鏘鏘一样的搬运工,或快餐店临时工等,偶尔挣得还不错的工,也大多辛苦、需要早起和位置偏远,与冬一晴的自我定位不符合。

她的目標是每年一度的汉诺瓦电子展cebit。她之前听其他人说过,在cebit打工很容易赚钱。

她原本以为,凭著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优秀的口语能力,只要穿上一套修身的职业装,再化上精致的红妆,踩上精美细高跟鞋,在展台衝著各国老板或採购们露出迷人的微笑,每天就可以轻鬆赚到几百马克。

但让她意外的是,当她兴冲冲地赶到cebit招工办公室的时候,惊讶地得知很多与cebit有关的工在电子展开始前一个月就已经分配完了。同时,很多德国公司今年不招聘外籍形象小姐,这让她的如意算盘一下落了空。等她重新再去联繫中介手里的工作时,那些工作已经被瓜分殆尽。

最终,她只得到一些有一搭无一搭的单日散工,比如在街上发发传单,或者穿著大型玩偶服装站在商场门口拉客的活。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她焦头烂额之际,赫然发现自己的签证还有不到一周就过期,手忙脚乱之际才想起延签是需要存款证明的,而她的帐户里只剩下不到500马克。

她这时彻底慌了神。

无奈之下,她只有厚著脸皮和同学们借钱。但她平时很少和其他中国同学来往,不要说借钱,就连其他同学的联繫方式她都没有。

更何况中国人最怕的就是別人和自己借钱,更別提穷学生了。大家钱都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自己都不够,怎么还可能外借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