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1001 学费(1/1)

第1001章 1001. 学费

接到华侨来电时,董鏘鏘还以为对方要问家具的事,哪知华侨却情绪激动地问他如何捐款。董鏘鏘反问华侨是如何知道的,华侨直言听孙涛说起董鏘鏘等留学生要办中国周,同时还为国內医护人员募集善款。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刻在骨子里的认识永远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虽很久不在国內生活,但还是中国人,既然是中国人,自然就有责任有义务捐款,为国出力不分大小,只有国家强大,他们这些海外游子才能有尊严和地位。

董鏘鏘猜测可能是郑春把中国周的最新进展同步给了孙涛,孙涛才能原样复述给华侨,后者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对这种善心善举,董鏘鏘自然不会拒绝,当下把捐款帐號告知对方,同时言明捐款者的纪念品要在中国周结束后的一个月內才能开始邮寄,华侨笑说纪念品有没有都无所谓,只要家具能按时运到德国就行。原来华侨已让律师看过国內家具商发来的合同草稿,认为没问题后把选中的家具型號、价格和收货地址等信息填入合同发给董鏘鏘,让他转给国內家具商盖章后寄到德国,两边都盖章后就能开始走流程了。

既然为国內医护人员募捐不拒绝个人,董鏘鏘也就大方向身边一眾好友作起宣传並很快收穫一批捐款:杜蓝自不必说,肯定大力支持董鏘鏘,汉诺瓦亲友团人多势眾,老白是最早捐的,远在bj的佟乐乐也很快献了爱心,紧接著是贺鸯锦和冬一晴。董鏘鏘联繫不上陆苇,陆杉就自作主张替姐姐多捐了50(欧),王蜀楠和老丁虽然人不在汉诺瓦,但在捐款上也不甘人后,就连巴黎的秦有伯也捐了100(欧)。

所有人中最让董鏘鏘意外的是雷兰亭和李雷。雷兰亭开口就是500(欧),出手极其阔绰,董鏘鏘告诉他贺鸯锦这次已帮了大忙,雷、贺也没什么钱,不用豪捐摆阔,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內捐就行,雷兰亭却觉得董鏘鏘瞧不起他,董鏘鏘只能戏称“士別三日当刮目相待”把雷兰亭捧得更高,承诺一定给他发双份儿纪念品,雷兰亭才心满意足地掛了电话。等掛了电话董鏘鏘才想起雷兰亭没问自己要捐款帐號,后来一想自己的银行帐户雷兰亭要找也能找到,实在不行他还能问贺鸯锦,也就没再追电话过去。

李雷一如既往主动联繫的董鏘鏘,问他特里尔是不是要办中国周还要为国內募捐,董鏘鏘没想到这事儿传的这么快,只能承认,李雷乾脆利落地转给他50(欧),问他要了中国周的开幕时间就没再提其他,弄的董鏘鏘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刚拿出帐户里积蓄的大头儿买了不同银行的大眾看多期权,又借给王蜀楠一笔,董鏘鏘手头只有有限的资金,虽然摩托车增驾的学费比廖成等人从头学低了不少,这笔钱就算掏了也不影响他平时的生活,因为平素他也就是上课和泡图书馆,在老太太那儿住著也不了什么钱,他又不打算添置什么大件儿,但他刚拒了老白,再凑一起学总觉得彆扭,便以“手头紧和升级车本还没学完”为由婉拒了老白。他曾担心老白会破坏汉诺瓦音乐系学生在中国周上的表演,但自己对接时一切如常,並无碰到任何障碍,心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

老白很快住了进来,在房东安排下住到了董鏘鏘的隔壁。董鏘鏘虽认为自己的做法没错,但还是觉得对老白莫名有愧。两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有时他能看到老白,有时看不到,担心两人见面老要没话找话太过尷尬,再加上泡图书馆和准备中国周要操心的事確实多,董鏘鏘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晚,他想著老白也就短租一个月,自己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老白因为每天要跟公子哥们一起上摩托驾校的课,所以也得早起,两人每天晚上碰到的次数反而没有每天早上在卫生间里撞见的次数多,好在一层还有个卫生间,一上一下倒也没多大麻烦。

董鏘鏘睡前习惯躺在床上看会儿书,偶尔能听到门外走廊传来刚回家的老白的脚步声。他有心推开门和对方寒暄两句,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等搜肠刮肚想好拿乐白赞助商gg位或中国周的筹备进展做引子跟对方攀谈而走出房间时,却发现老白已离开卫生间回了屋。他抬手想敲门,但一想到老白並没来主动找他应该也是不想和他说话时,敲门的勇气就消失在空气中,指关节只能停在距门板一厘米的地方却怎么都敲下不去,最后只能悻悻回屋,坐在床沿手搭在床帮,心里明白跟老白已经回不到过去那种兄弟並肩的感情,再想起两人在汉诺瓦的陋室里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畅聊半宿的过往,不禁悵然若失。

董母告诉董鏘鏘,虽然非典加剧,但天通苑的房价已不再下跌,不知是已经彻底没成交了还是人们都在持幣观望,总之是不跌了,董鏘鏘现在分身乏术,別说人不在国內,就算在国內也没工夫关心这些。

端木把捕蝉第一次工资的几百欧打到董鏘鏘帐户时也带给他几条重要信息,其一是副总理在接见德国大眾汽车公司董事长迪瑞特时充分肯定了大眾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对国內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两人一致认为这是利好信號,一定会在大眾的股价上有所反应。其二是进入四月后,受非典直接衝击和人们的过度反应,国內民航运输业的损失日益加剧,因国內股票並无做空机制,端木便把目光投向国际航空公司,先后购入多家飞国內航班多的国际航空公司的看跌期权。最后是考虑到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传统標准普尔500指数在本年第一季度的优异表现,端木把董鏘鏘用系统筛出来的网信通讯,英特尔和思科等传统硬科技公司统统纳入捕蝉的仓库中。

因为开始发工资,端木催董鏘鏘的动力更足也更理所当然,两人每次打完电话,端木都是几十份的各类投研报告、做空报告和上市公司財报扔给董鏘鏘,也不管董鏘鏘看得懂看不懂,看得完看不完,总之董鏘鏘不能再偷懒,谁叫你领工资呢?

端木发来的华尔街报告多如牛毛,董鏘鏘白天没时间,只能在课后复习和协调处理筹备中碰到的问题后才有时间读,经常读不了多久图书馆就到了关门时间,只好回家继续啃,虽然家里没网不能像在机房一样用在线翻译,但藉助英语翻译软体他也渐渐习惯。

虽然是工作需要,但董鏘鏘一直对华尔街各类正规行研报告没太大兴趣,那些冗长的分析报告在他看来不过是另外一种格式化的框架作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虽严谨却也无聊,他更喜欢有趣的报告,而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多/空报告中虽不乏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之辈,却也偶有高手能通过一个/批数据的解读,从不同视角解读一家上市公司的未来,让董鏘鏘嘆为观止。他愈发认识到:优秀的多/空报告就像是一部悬疑小说,而这部小说吸引无数人趋之若鶩的阅读靠的並不是作家的大名,而是縝密的逻辑。

儘管读报告让他无比烦躁,也让他的作息时间一拖再拖,但多读带来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当端木再让他修改他的框架作文时,虽然还达不到信手拈来的境界,但驾轻就熟是有的,毕竟套路见的多了总归能有些收穫。

在一个和平常並无二致的夜里,董鏘鏘放下手中的报告,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柠檬茶,站在窗边望著窗外的无尽黑色回味刚读完的文章中的有趣观点,当一个念头从他脑中一闪而过后,他急忙回到桌边,拖拽滑鼠到报告中的某段文字,没等读完又迅速点开捕蝉刚建仓没多久的大眾看多期权库,越看越心惊:他和端木终於还是犯了错。

他给端木打去电话,电话那头一片嘈杂,端木似乎正身处某个迪厅。

“错了。”董鏘鏘说道,“咱们买错了。”

“我听不见你说什么,”端木大声喊道,“你等我到外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