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卿本佳人,何故从贼(2/2)

此人的声名在后世或许不如曹魏阵营的郭嘉,司马懿,贾詡,荀彧那等显著,但如果稍有了解,便不难清楚此人当的上一句“曹魏名臣”。

其出身寒门,举秀才出身,任职新丰县令期间,治绩为三辅第一。

后迁京兆尹,抚民兴政,辅佐虎步关右的曹魏西路集团军总司令夏侯渊勘平乱贼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

观其一生,以惠政闻名,称得上是个干吏。

感受到姜维投来的目光,联想到方才自己在张飞面前的蜷缩之举颇为失態的张既,连忙正了正衣冠,其凝视向姜维时,眼神复杂,惊愕,不可置信。

最终。

全都化作了一声长嘆。

“伯约,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张既是和姜维有过数面之缘的,因为贾詡数次省亲武威归乡的时候,张既都会前往拜会。

拜会的多了。

他对於姜维这个出身天水郡,在雒阳,鄴城,许都三地都有著极大名声的少年才俊和贾詡门生,想不认识都难。

张既不欲从贼,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你这顽固不化的东西,都为俺的阶下囚了,还有脸在这嘰嘰歪歪。”

“当俺不敢一矛捅死你不成。”

张飞怒视向张既,作势要教训一番。

他张三爷是礼待贤士不假。

但,那也是有前提的,莫要投效曹贼,阻止他的大哥匡扶汉室。

对於那些影附曹操,看不上他大哥刘备的,他是一点也不待见,杀了都不会皱半分眉头。

姜维阻止了张飞抬脚踹向张既的举动。

“伯约,你这是……”

张飞疑惑的回看向姜维,要知道,他这是在帮这位侄儿出气啊。

“伯父,此人侄儿尚有大用。”

便是无大用,也杀之不得。

此等能臣干吏,他姜维劝降不了,亦可以交给尚未谋面的那位汉昭烈帝去劝说。

大汉魅魔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可不是吹出来的。

至於大用的用处……

驀然间,一道一袭青衫,腰佩利剑,似侠客更胜过一名读书人的中年文士的身影浮现在姜维的脑海中。

思及自己与那人发生过的交集,回忆起与其交谈时那人言语间流露出的对刘皇叔的思念推崇,以及自己每次登门拜访时其枯坐院中,远眺西南的落寞背影……

自己如果能用张既把那人换回来。

皇叔见了,一定会很欣喜吧。

最后一次离开雒阳时,自己可是与亦师亦友的那人约定过:

来日如有机会,定要让他与刘皇叔再见一面。

可惜。

当时那人喝醉了,也不知道听没听清楚自己说的承诺。

將目光从被俘虏的雍州刺史张既身上挪开,姜维看向了此刻看向他,正一脸苦笑的稍年轻些的文士。

说是年轻,也只是较之张既而言,年岁也在三十左右了。

不过,与雍州刺史张既对姜维的大失所望不同,议郎兼参军辛毗则是看的很开。

“伯约!你可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凝视著这位已故袁绍谋佐辛评的弟弟,姜维微笑道:“对於佐治而言,是惊还是喜呢?”

“佐治,可愿降?”

面对姜维的招揽和劝降,在雒阳担任议郎期间和姜维喝过不少回酒的辛毗白了一眼姜维。

然后……

其很光棍的仰头躺在了泥水里。

“伯约休要戏言。”

“在下之家眷在北,不敢言降。”

“汝亦当知。”

“自从兄长全家被审正南杀害后,辛家,就剩毗这一脉了。”

听到此话,姜维不再多言。

他和辛毗也称得上是一句故旧,沙场交锋已是憾事,他又岂会令故人进退两难。

“来人,带下去將此二人好生安置,莫要轻易折辱。”

姜维下令。

面对其这道命令,顿时有士兵將雍州刺史张既和议郎辛毗带了下去。

这个过程中,没有人生出哪怕一丝丝姜维越俎代庖,威势凌驾於张飞马超二將之上的彆扭之感。

好像。

这道命令就本该如此,本能如此,本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