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玉不琢,不成器(1/2)

王陵如是一番话,当即便让殿內的公卿百官,都本能的坐直了身。

——刘恭交出的答卷,確实让人眼前一亮。

但也仅限於眼前一亮。

刘恭交出的答卷,本身算不上多么惊世骇俗,顶多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至於刘恭提出的两个方案,此时有资格出现在长信殿的每一个人,都能不经思考的脱口而出。

真正值得稍稍关注、小小期待一下的,是刘恭的年纪。

却也仅限於此了。

毕竟刘恭再怎么少年英才,也终究只是太子而已。

有当今天子盈『珠玉在前』,大傢伙对刘恭的期待,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

——先做上皇位再说吧!

——什么时候做了汉家的天子,达到当今天子盈的『高度』,再谈才能不迟。

隨著王陵把话题拉回正轨,大傢伙的注意力,自便都回到了正事之上。

伴隨著王陵话音落下,御榻上的吕太后,也隨之缓缓点下头。

“嗯~”

“安国侯所言有理。”

“——一门二侯,確无先例,也著实不妥。”

“且懿侯诸子,確於社稷无功,不宜封侯。”

说著,便见吕太后思虑片刻,而后便冷不丁开了口。

“既如此,便依太子所言。”

“荫平阳侯世子曹窋,为御史大夫。”

此言一出,殿內公卿百官齐身纳拜,独留刘恭在吕太后身旁风中凌乱。

好傢伙~

这就『依太子所言』了?

也行吧。

算是让二世平阳侯曹窋,当朝御史大夫,承了自己一个人情。

如是想著,一个原先就有的疑惑,在刘恭心中愈发强烈。

——吕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要当朝宣詔,敕封太子?

为什么要赐座御榻、许刘恭旁听朝政?

以及此刻——明明是自己的想法被刘恭猜中,吕太后为什么要借一句『依太子所言』,將当朝御史大夫、二世平阳侯曹窋,绑上刘恭的战车?

念头出现,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直到朝议结束,刘恭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思考这件事上。

至於吕太后,显然也不打算在同一场朝议之中,给刘恭出第二道考题。

当场下令擬詔,许平阳侯世子曹窋袭爵,並任其为御史大夫后,吕太后顺势便提出:平阳懿侯薨,丞相之位出缺。

於是,在朝议上半场先后发言的曲逆侯陈平、安国侯王陵二人,不出意外的被拜为左、右相。

——王陵为右相,陈平为左相。

汉尚右,自是以右相王陵为尊,左相陈平为辅。

丞相、御史大夫都有了新的任命,再商討一些棘手的政务,朝议便也隨之结束。

和朝议开始时一样:吕太后先走,公卿百官起身恭送。

等吕太后消失在殿外,百官才各自起身,三两成对间,徐徐退出殿外,朝著宫门方向而去。

至於刘恭,自也被吕太后领走,去后殿单聊。

?

?

?

“如何?”

“与公卿共处一室,旁听国朝大政,可还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