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太后,君否?(2/2)
却见刘恭含笑一摇头,再问道:“孤所问,並非宗亲二字合解,而乃宗、亲二字拆分,各为何解?”
闻言,王陵只嗡然皱起眉,难得正眼瞧了刘恭一眼。
上下打量一番,没看出什么不对,终是答非所问道:“却不知太子,竟具巧舌诡辩之才?”
这话一出,在座公卿又是眼皮猛的一抽,暗下再次感嘆起王陵,居然真的有种至斯。
——对於储君太子而言,巧舌诡辩,可不是什么正面的评价!
相传商紂王帝辛,便口才极佳、极善诡辩,能凭言语掩饰自身的过错,甚至將臣下的劝諫驳回去。
夏桀、商紂这两个反面教材,对於封建帝王的警醒意义有多大,显然不必过多赘述。
故而,无论是针对储君太子,还是当朝天子,亦或东宫太后而言,巧舌诡辩四个字,基本可以直接翻译成:牙尖嘴利,不纳諫言,浑身上下就嘴最硬!
一旦坐实,更是会被普罗大眾,直接无脑归类为『桀、紂之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王陵方才说刘恭『具巧舌诡辩之才』,也可以直接理解为:王陵说刘恭颇得桀紂遗风。
被人当著面如此詆毁,刘恭面色当即便是一冷。
但很快,刘恭便再挤出一抹强笑,对殿內公卿百官环一拱手。
“既然安国侯自恃功高,不愿答孤所问,孤,便也不强求。”
“只以一言,请诸公辨其然、否。”
“——宗亲者,乃君之至亲,国之羽翼。”
“然否?”
原本应该发生在王陵、刘恭二人之间的辩论,却莫名其妙成了刘恭遍问群臣,眾人自然是齐齐一愣。
与左右稍一对视,大多数人也还是点下了头,算是认可了刘恭的说法。
便见刘恭微微一笑,旋即稍侧过身,单臂平举,手掌朝上,遥指向御榻上的吕太后。
“再问诸公:太后,君否?”
这一问,除了刘恭身前不远处的王陵,更是没有哪怕一人胆敢迟疑,当即齐齐点下头。
目的达成,刘恭便將目光重新移回面前——移回到当朝右丞相:安国侯王陵身上。
“敢请问安国侯。”
“——太后即为君,吕氏又皆太后血亲,则吕氏,可称『宗亲』否?”
“太后之父、天子母舅,可称:宗亲否?”
这一问,王陵仍旧没有正面给出答覆。
而是大失所望的沿著头,悠悠嘆息道:“身汉储君,殿下何以諂言媚吕?”
“老臣字字句句,难道不都是在回护刘氏、为刘氏筹谋?”
“殿下身刘氏而媚吕,太祖高皇帝泉下有知……”
话说一半,王陵便无比失望的再次摇起头,好似刘恭没说这番话,王陵原本还有多欣赏刘恭似的。
对於王陵的规劝,刘恭自是置若罔闻。
只微微一笑,而后再度侧过身,望向殿內百官群臣。
嘴上,却仍旧是在与王陵辩论。
“孤尝闻,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太祖高皇帝篳路蓝缕,立汉国祚,也绝非仅凭一己之力,而是集功侯百官之功。”
“——若天下唯刘,那这长信殿,又何必作朝议之用?”
“不如只召宗亲诸刘,以举家宴?”
…
“即举朝议,则公卿百官、功侯贵戚,皆乃我汉家之臣,皆於我汉家荣、辱与共。”
“安国侯为汉相宰,又何以一家言而忠刘,却不以治世才而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