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耕种(1/2)

霜叶镇的镇民选择的种子都是黑麦里面个头大的。

但实际上太大的种子並不一定適合耕种。

个头远超普通黑麦的麦种,很可能是畸形发育,基因性状不稳定很难遗传给后代。

罗德最先挑选的是保底的那一千亩精品地。

好的麦种大小要均匀,颗粒饱满圆润,顏色也要均匀,不要瘪缩或有破损的,发霉虫蛀的也不行。

传统筛选种子中最常见的盐水筛种子法。

即在清水里加入適量的盐,种子放入盐水中,不適合播种的种子就会浮起,而沉底的便是合適的种子。

但北境荒原距离东海岸距离太远,盐在这里是真正的稀缺物。

一千亩地至少两万斤的种子,甚至达到三万斤,罗德可不能光用盐来处理。

除此之外还有泥浆筛选法和尿液稀释法,罗德则选用了木灰水筛选法。

用木灰將水调製成略浑浊的溶液,这样的筛选效果更接近盐水,也是观察种子沉浮情况。

將种子筛选好后,捞出来洗乾净再晾乾。

罗德在最后再加上一道人工筛选,保证是最精品的种子。

这一千亩土地是霜叶镇的保底粮食,可不能在种子方面马虎了!

等到所有种子筛选好后,罗德选的耕地已经翻好,肥料也都扬在地里。

值得一提的是,肥料扬在地垄沟之后,还要对地垄进行二次翻垄,这样才能让肥料埋在真正的地垄里,然后才是播种。

也幸好北境天寒,播种在五月初,这样才给罗德足够时间折腾。

麦种播种方式点播、条播以及撒播。

撒播浪费种子。

点播不適合大面积种植。

罗德就选择了条播的方式。

条播简单来说就是用木耙在地垄上开个三四厘米的平整的沟。

一般会用绳子作为標记来保证沟是直的,然后在沟里均匀地撒上种子,但种子不能堆叠。

播种完成后再用木耙在种子上盖一层带著草木灰的细土耙平,然后用地滚(两头拴著绳子中间带轴木棒)在地垄上滚过,將土压实,保证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

这整个播种过程光是讲解的话农夫们是听不懂的,罗德再一次亲自示范给他们看。

播种可不像翻地,这里歪了斜了还能再次调整。

种子盖上土之后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因此罗德特意选了八个精明的农夫重点培养教育,並且用一天的时间来亲自监察他们的播种过程。

確保他们撒的黑麦种均匀適量,最终罗德给他们的播种標准是每亩地播种的麦种在二十三斤到二十八斤之间。

然后罗德让这八个农夫再去教其他农夫,在罗德抽检都合格后开始正式大面积种植。

“种子终於下地了。”

注视著茫茫耕地上如同蚂蚁般大小的人们来回移动,罗德总算鬆了口气。

当然,这並不是结束。

种子进地之后还要在耕地边缘围上篱笆,地里还要插上稻草人,起码能防止那些野兔麻雀什么的毁坏粮食。

同时罗德已经对雷恩吩咐好,篱笆附近设立一些陷阱来对付那些野兽,顺便让领地多一些肉食。

这些工作都不需要罗德亲自示范

——要是连篱笆都扎不好,那可真是欠抽了。

当然,罗德不会只种这一千亩地。

如果有意外,那全镇人都要饿肚子。

无论在哪个时代粮食都是根本,不能有任何大意。

一旦没了粮食,那到时候整个霜叶镇可就如同土鸡瓦狗般土崩瓦解了。

其实罗德也没指望一次春种提高所有產量,尤其是育种改良都不是一蹴而就。

罗德最想要的是改变这里的耕作习惯,这也是最容易实现的。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等到这一千亩都播种完后,罗德计划剩下的土地耕种主要由欧拓来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