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布局彩铃(1/2)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七月底。
《浪漫满屋》剧组能在三亚拍摄的戏份已经到了尾声,再过几天就要去其他地方取景了。
剩下的戏份里,有两场算是张南的个人秀。
一场舞台表演和一场音乐会,都是展现他在剧中作为当红巨星的实力和魅力的戏份。
这天晚上,张南坐在房间內的书桌前,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没多久,两首歌曲的歌词被他完整的默写了出来。
放下手中的笔,拿起笔记本,他满意的笑了。
对於这两场戏份,陈铭章的打算是隨便走个过场,后期再把歌曲配上去。
什么选曲啊版权啊,都不在拍摄过程去浪费时间了。
而张南在明知《浪漫满屋》能火的前提下,就產生了其他想法。
他一开始定的计划就是等三位女主演的剧在明年播出后再售卖《浪漫满屋》的播放权。
而一部能火的剧不仅具备捧红演员的能力,同样也能带红剧中出现的歌曲。
在明年五月份,移动將会推出彩铃的概念,並於十月份在部分地区试行,隨后全国推广。
张南很清楚彩铃是一份多么大蛋糕,他很难不意动。
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绝佳途径,有不少歌手都吃到了彩铃的红利,隨之一飞冲天。
如果他能通过《浪漫满屋》先打响歌曲的知名度,那么在彩铃业务开展后,他无疑是可以吃到红利的。
虽然他並不是太看重钱,但彩铃能带来的收益实在是太惊人了,数额大到他根本无法忽视。
在彩铃最火爆的年代里,甚至有人单凭一首歌曲就豪取了上亿元的收入。
张南对这些歌曲实在太熟悉不过,说是听吐了都毫不夸张。
郑原的一首《一万个理由》创下了彩铃销售神话,单曲下载量超过一亿两千万次。
要知道那时候全国手机普及程度还不到四亿,也就是说將近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用这首歌作为彩铃。
这首歌也將郑原推上了神坛,拿奖拿到手软,数钱数到手抽筋。
庞瀧的《两只蝴蝶》,让他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光是这首歌的版权就赚了几个亿。
杨晨刚的《老鼠爱大米》,据传他单是接商演都赚了一个小目標。
还有《第一次爱的人》《秋天不回来》《求佛》等歌曲,都拿到了令人眼红的成绩。
只不过张南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没有光看成绩去选歌。
诚然这些歌曲的吸金能力都很强,但从长远来看,並不利於他去树立自己在外界的个人形象。
考虑到《浪漫满屋》是一部爱情剧,他便把目光放到了情歌当中。
首选的就是2005年收听率排名第一的歌曲——《童话》。
这首歌讲述了一个悲伤而感人的爱情故事,歌词深入人心,传唱度极广。
即使在多年后,也依旧在华语乐坛保有一席之地,是一代人的情感寄託和集体记忆。
第二首他选的是《说谎》,虽然不如童话那么爆火,但同样也不可小覷。
在音乐奖项中获得过多项荣誉,歌手林佑嘉也是凭藉这首歌曲从而声名大噪。
张南將笔记本郑重的收好,他很期待这两首歌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惊喜。
不过,仅仅有歌词且会唱还只是第一步,他后期还是要找专业的音乐人去编曲、录製。
目前也只能是在拍摄现场清唱一下,像陈铭章所想的那样走个过场。
洗完澡后,张南躺在床上琢磨起如何才能在彩铃业务上吃到更多的蛋糕。
那些脑子里的歌,他不愿意唱,並不代表不能拿出来给別人唱。
想到这,他当即定下了一个大概的方案,便在无限畅想中沉沉睡去。
两日后,张南的个人秀拍摄场景已经搭设完毕。
都是在同一个场地,只不过会根据舞台和音乐会的区別再做出调整。
连那些当观眾的群演都不要换人,只需要换服装即可。
“各部门注意,准备,开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