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女主之心(2/2)

未来就算陛下有子,也是庶子,肯定会排在胜儿之后,若是有那狂妄之人敢有非分之想,本宫绝不会坐视不理!”

寇淑自然不相信邓绥所说,不过人家说了这种话,他们当然要感谢,先谢恩,然后寇淑才说道,“母亲,大王和孩儿是真心的,並不是以退为进,大王是皇族,孩儿是王妃,所作所为应当符合刘氏皇族的共同利益。

司徒鲁恭这个人孩儿听说过,传说他有三大特异之处,可以让蝗虫不入境、

德化禽兽,並让竖子有仁心。

第三条孩儿不敢说一定做不到,但孩儿搞的是格物,知道前两条是绝无可能的,不客气的说,他是在欺瞒世人,孩儿不明白这样一个人如何可以成为国家的司徒?

此人明知道大王年幼,身体不好,精力有限,却说出那等容易让人误解的话,很可能別有用心,或许想看乘机架空皇权,陛下和母亲千万不要被他干扰了!”

邓绥听完,立刻愣住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寇淑会说出这么一席话,她竟然毫不犹豫的拋弃了主动靠拢的鲁恭,她到底想干什么?

就在她琢磨寇淑用意之时,寇淑丟出了更大的炸弹,“大王的身体虽有好转,但幼时亏欠太多,不可劳累过度,而陛下这些年那般劳累,大王又都看在眼里,知道皇帝的位置不仅仅是尊荣,更肩负著千千钧重担。

大王一直希望陛下能诞育一康健的弟弟,未来好为陛下分忧,只是拖延至今,大王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若未来宫中有人真得诞育出康健之子,还请母亲收养为子,有朝一日好辅佐登基,若母亲觉得有所亏欠,给平原王国多一些封地,让大王可以过得舒服,让孩子可以有钱搞一些格物学研究就行了!

若果真天意在大王,不管是何时,都请母亲临朝听政,代替大王处理国家大事,让大王可以修心养性,千秋万载,孩儿知道,母亲一向喜欢阅读经史,又有曹大家和姑父诸兄弟协助,肯定可以处理好国事!

我们寇家人丁单薄,父侯与孩儿那儿个叔叔不甚和睦,很难承担起辅佐天子的重任,若果真有那么一天,给父侯少府这一类的肥差,同时让寇氏恢復祖上的两县封地,孩儿就很满意了!

孩儿喜欢格物,一直想在广成苑开设一所学堂,邀请天下精通格物之人为博士教授,传授各种格物学,並与孩儿交流,前次和陛下提及,但陛下並没有应许,到时候也希望母亲能够成就孩儿的愿望—

既然说到这一步,寇淑乾脆摊牌,给邓绥开出了条件,你想临朝听政,长期执政,独揽大权没有问题,我们主动让步,让你不至於有后顾之忧,只要你满足我说的几条都可以。

寇淑的要求很简单,给寇淑少府卿这个不掌握关键权力,但很有油水的岗位,恢復寇家两县封地,这是邓绥完全可以一口答应的。

开设广成学堂,成批成批的培养更多的格物学者,虽然难了一些,但有永元稻这样的好东西在,只要推广有效果,邓绥乘势推动办学也不难。

寇淑非常清楚,格物学才刚刚起步,搞格物学的土人也就三瓜两枣,根本斗不过庞大的土人集团,要想在夹缝中生长,发展壮大,就一定要联合皇族、外戚和列侯这些人,获得他们的认可,鲁恭和她又不是一路人,寇淑干嘛要理踩他,

有多远滚多远!

联合皇亲国戚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大量培养格物人才,只有格物学者成批出现,她有足够的人手,她才可能真正改变东汉。

要不然她顶多是变成第二个邓绥,辛辛苦苦帮著东汉渡过了一连串的天灾战乱,结果汉安帝没用几年就败坏的差不多了,寇淑吃饱撑著干这样的活。

寇淑的如意算盘是让邓绥在前面劳心劳力忙活,她躲在广成苑安安心心培养人才,反正歷史上的邓绥也就活了四十多岁,她比邓绥小十几岁,完全等得起。

对寇淑的摊牌,一开始邓绥还有些不太相信,但后来她完全听懂了,再结合寇淑在广成苑对皇帝所说种种,邓绥自然明白了寇淑之心,这个孩子的野心比她还要大,她竟然想培养一批自己人,好彻底改造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