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屯垦之初(2/2)
外戚上位提拔亲族和各个联姻家族,可不是简单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是相辅相成,没有诸寇以及联姻的亲戚之力,光凭寇氏父女如何坐稳位置?或许过不了几年,就会被人撕碎!
现在寇氏父女竟然让大傢伙冒险出海或者南下屯垦,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呢?哪怕是考验人,也不是这么考验的,哪有人把族人放在必死之地的道理!
这半年多以来,不断有寇氏族老带著族中精英子弟上京,既是劝说寇,也是想安排一个不错的职司,寇耳根子稍微有些软,多少被说动,寇淑则態度坚定,最后退了一步,你们嫌弃出海冒险,可以不出海,但必须到南方屯垦。
什么?南方水土不服,疫病眾多,那让你们去扬州当官,你们就没这个问题了?都是推辞,寇淑为了赌这些人的臭嘴,还特別赏赐了一些常山等药材,若是得了疫病,服用药物挺过这一关还是容易的,只要你愿意过去熬两年,有一些收穫,就算过关了!
寇淑坚持,寇只好听从,这可气煞了那些族老,除了寇安、寇標这两个已经得到好处的家族选择跟隨以外,其他族老一个个气呼呼的回家,据说回到上谷等地后,还有人大骂寇这般不亲睦亲族,绝不可能长久·
寇听说后,相当恼火,这等只想著共富贵,却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如何能放心任用?自然更加坚持,谁说也不听。
看到寇態度坚定,各家族老们没办法,又捨不得完全决裂,他们盼望权力已经很久了,最后与寇淑预料的一般,他们一边骂,一边挑选不受喜欢的旁支子弟。
这些个旁支子弟反正不受待见,最终选择赌一把,不就是垦两年土地吗?这又不是很难,若是能藉助这个机会获得一官半爵的,以后就不一样了。
就这样,陆续有一些寇淑远支子弟来到京中投奔寇鰲,几个月间前后有二十多人,都是年轻小伙子,寇考察了一番,发现都还不错,
与此同时,寇手下的门客子弟也有人报名,最后凑了五十多个人,而指挥他们,率领他们南下的人则是寇最亲密的门客赵宣,协助赵宣的是他其他两个儿子,还有多个有心屯垦的格物学者,他们也想走赵广那条路。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不管是赵宣父子,还是格物学者,亦或是寇家子弟都不可能真正干活,具体干活的人,寇家压根不需要担心,隨著寇淑成为皇后,愿意依附寇氏的人多如牛毛,这可是皇后之家,只要愿意多出一些钱,招揽一些人干活,哪怕是去苦地方干活,也有很多很多而具体屯垦的地方是寇淑选定的,长江边的丹阳郡芜湖县,具体位置就放在了濡须口对面,也就是后世的芜湖附近。
选择在此地屯垦,寇淑有好几点考虑,一是汉廷组织的官方屯垦安排在两淮地区,並没有到江南,原因很简单,江南卑湿,丈夫早天,又多百越,没几个人愿意过来,这就需要大地主们来做这种事。
二是丹阳出好兵,寇淑想乘机招揽一些丹阳宾客,未来掌权时,可以调入洛阳,手里没有一只属於自己的军事力量,寇淑总不放心,她想未来组建一只丹阳营,现在就需要培养一批人—
三是芜湖的位置很好,既可以发展长江水运,搞一搞海运,各类物资运输方便,未来有產出可以经濡须口运到合肥,然后再运到寿春,然后一路运到洛阳,全程都是水运,成本很低,未来可以一步步形成海船船队和漕运船队,有利於商业的发展。
四则是计划打造一个典型,寇淑准备让寇氏搞一大块圩田,开发的方式和太傅张禹得做法比较类似,在秋收之后,组织修建大型的土堤坝,將整个区域围起来,然后在土堤坝包围的区域內开垦农田。
这样一来,周围河流、湖泊的地势就比农田还高了,梅雨季节,堤坝阻挡洪水进入农田,平时则可以利用周围的河流和湖泊进行灌溉。
不过要想搞这么大的工程,普通农民根本做不了,必须是官府或者大地主来做,寇淑相信只要寇氏搞出了成果,不管是汉廷,还是各大家族都会在南方大规模屯垦。
早在三月份,寇淑就將自己的方案和邓氏兄妹匯报了一番,同时希望改其父的商乡侯为芜湖某地的乡侯,邓绥也想看看寇淑的做法能不能成功,就很爽快的答应了,不过並没有改封,寇氏总要封侯的,到时候封芜湖县侯不就行了吗?至於土地,看重那一块,让地方官划给寇家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