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民意(1/2)

第216章 民意

“淑儿所说种种,朕何尝不知,只是朕还是觉得有些不安!”

“孩儿明白母亲的担心,但母亲不是陛下,只是佐助辅政,姑父也只是臣子,还做不到一言九鼎,母亲之所以同意让三老投票不也是这个原因吗?”

邓绥又羞又恼,让身边的人都下去,寢宫无人,太后怒道,“淑儿总有一天会坐到朕的位置,就不怕养虎为患吗?”

“孩儿也怕,不过孩儿更怕民意这张牌被土人完全抢走,到时候动輒被人指责,现在这般做,至少我等完全可以主导,议题是我等制定的,选拔三老的规则是我等制定的,接下来如何投票,如何计票的规则也是我等制定的.“”

“朕知道前两条,第三个是何意?”

“同样一张票,退休三老、大汉的皇亲国戚和只在郡县有些名气的人能一样吗?为什么不分成甲乙丙三等票呢?若是出现不利於朝廷的方案,完全可以让某一些人一票顶几票,而且孩儿也没说王公列侯、朝中大员、议郎等不可以参加投票!

为了让三老们知道母亲的想法,投票前,母亲也可以前往非常投下庄严一票,並对外展示,而投票之后,如何唱票也有说法,有公开唱票,也可以由尚书台主持唱票,办法多得很,母亲著急什么—”

寇淑慢悠悠的说道,“母亲,今天可以让天下人討论如何释放奴婢,明天就可以让天下人投票决定重臣犯罪之后如何处置,想来没有一个三老会愿意看到辅政大臣被夷灭三族,连累几千家被族灭这样的惨剧重现!”

邓绥彻底轻鬆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就是淑儿口中的民意?”

“士人可以按照自已的想法解释圣人之言,只要某个士人有影响力,哪怕他胡说八道,也有人会说香气扑鼻!

土人能为,孩儿凭什么不能为?要论起来,孩儿比他们高尚多了,最起码孩儿没有歪曲圣人之言,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一些规则!”

邓绥忍不住笑了起来,“若是未来之君不愿意召开三老会议呢?”

“母亲,大汉应该没有人想出现孝武这样的人,但我等又要致君尧舜上,在孩儿看来,首先要教育好陛下,一定要让陛下知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陛下一人的天下,

陛下的责任是服务天下人,那等把天下人当成奴婢的独夫民贼,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但光光说教还不成,也一定有约束,三老会议是约束,三公九卿既是协助,也是约束,当然了,大汉天子的威严也很重要,所以京师兵权必须掌握在拥护天子的外戚手中,

外戚必须是与大汉休戚与共的列侯出身,且必须是三老会议成员!”

“孩儿曾经说过三角形是世间最稳固的图形,治国也是如此,过去大汉频繁出事的根源是制度问题,陛下和大臣之间,代理陛下权利的太后、外戚和大臣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总会斗来斗去,此时再多一个三老会议就稳固多了!

王莽篡汉,天下大汉,丁口减少过半,无数家族家破人亡,想来三老们肯定不希望出现王莽,大汉的旗帜自然可以长久飘扬!

有三老会议约束,三公九卿等朝臣哪怕权倾四海也会犹豫重重,而陛下就算有些事不能隨心所欲,但於江山社稷何尝不是幸事!

而一旦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外戚家族游走於三者之间,三者都能接受,天子幼年时,皇太后摄政,外戚秉政;天子亲政后,外戚退居三老会议,为陛下主持三老会议。

孩儿相信只要这样的会议连续举行多次,天下人都会习惯,后世肯定有皇帝不喜欢的,不过想来不会太过违眾人的愿望—.”

邓绥琢磨片刻后,不满意的责问道,“淑儿此前为甚不说清楚?”

“孩儿以为母亲早就明白了,自然没必要说!”

“淑儿肯定早有预谋!”邓绥想了想说道,“淑儿肯定还有他想,一併说出来!”

“果然聪慧莫过於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