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皇后詔书(2/2)

到时候肯定有人会上书要求严厉惩罚他,母亲和孩儿还要为他说一说好话,死罪可免,但活罪一定不能饶,邓氏在荆州开垦,遇到了一些麻烦,可以让许敬前往荆州屯垦,

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大汉的忠诚!”

“就按照淑儿说的办!”

邓绥搞宫斗,那是出了名的白莲,她一听就明白寇淑的玩法,这是她最擅长的,她当然认可,立刻指示曹大家撰写这篇文章,一定要道理说清楚!

她在指示中,要求曹大家一定要说清楚皇帝身体虽然已经大有好转,但先天不足,不能太过劳累,鑑於许敬这样大胆妄为的臣子在,为汉家天下的未来著想,她这个皇太后临朝和皇后垂帘將一直继续!

寇淑想了想说道,“最好不要说得太直接,避免引发多余的爭论,可以用扶上马,送一程,直到陛下的身体能够承担繁重的国事为止,什么时候能够做到,自然是太后说得算!”

邓绥脸上露出了微笑,“扶上马,送一程,这样说不错,真是不错!”

班昭低头不语,心中多少为小皇帝担心,碰到这样一个太后,一个皇后,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同时她也相当头疼,她负责撰写文章,反击许敬,外界肯定知晓,班氏、曹氏必然得罪一堆人,不过这也没办法,袁安已经死了十几年,袁也被赶下台,汝南士人的好日子到头了,不乘著这一波机会努力一把,班曹两族如何上升?

几人商量一番后,寇淑首先以皇后的名义下了一封詔书,公开反驳许敬的种种说辞,

与无数詔书不同,这一次寇淑的詔书相当直白,她首先澄清不存在寻找长生不老药之事,

她所的钱都是私房钱和从身边人筹集到的钱,没用到少府一分钱。

许敬说有人谣传是效仿秦皇汉武出海求什么长生不老药,请他说清楚到底是谁谣传?

同时质疑许敬朝会时也在场,他有疑虑当时为什么当时不问?事后查封,这是臣子该做的事情吗?

寇淑在詔书中说,自己研究的是格物学,派遣船队出使三韩倭国,不仅仅经商,更想收集属国的物种。

寇淑很谦虚的表示她发现永元稻只是偶然,但偶然也有必然,那就是边僻之地未必没有大汉所需要的东西。

詔书上说,倭国三韩等地广种水稻,寇淑想她寻找耐寒的水稻品种,若是有,她想尝试在幽冀推广,水稻的產量要比小麦粟米都要多!

寇淑还提到经过行船发现三韩倭国多山,凡山多之国大多含有各种矿石,若是可以发现金银铜矿,对大汉也有帮助。

寇淑还反驳经商贱业论,指出高皇帝重农抑商,乃是因为商人喜欢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不利於民生,但她不同,乃是那种剩余之物交换属国宝物,东朝鲜公司交换所得之各种物是都增加了大汉的財富,这是有利於我大汉之事许胜查抄东朝鲜公司,皇后反应迅速,立刻下詔反驳,这不算奇怪,但奇怪的是皇后竟然说倭国三韩等地有可能存在耐寒的水稻品种,而这种水稻竟然可以在辽东种植,这是真是假?若是其他人说,大傢伙可以立刻斥责,但寇淑说就不一样了!

人的名,树的影,这两年大汉的日子为什么过得不错,说到底不就是推广永元稻和吗?这两样谁搞出来的?皇后!

什么是德,这就是最大的德,所以皇后说有可能存在耐寒的水稻,即便没有,那也值得找一找,万一找到了呢?是种水稻划算,还是种粟米划算,这还用说吗?

在皇后公开表示不是为求长生不老药远洋,说没朝廷的钱,用词也比较宽和,所以朝臣们的疑虑就消失得差不多。

许敬上书抓人是一整套的行为,太傅张禹等四府重臣虽然很不爽,但也没办法,司隶校尉的执法权太过强大,他们也不好公开干预,哪怕他们心里很不以为然。

等看到皇后詔书后,太傅张禹就让人叫来了许敬,要求他赶紧把东朝鲜公司的人放了,同时文批评了他一顿,皇后的质疑很有道理,你有担心,为什么不在朝会上说清楚?

而且你说那么多捕风捉影的东西做什么?

在批评许敬鲁莽的同时,张禹还告诉他,不仅仅寇標立下灭国大功,皇后族兄寇安在芜湖县的屯垦已经有所收穫,其屯垦的规划相当成功,这给大汉找到了一条解决流民的好办法,接下来朝廷组织的官屯將会扩张到江南,这一切都是外戚所为最后张禹给出的结论是外戚有好有坏,你不能一棍子打死,把谁都看成是竇宪那样的人,现在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两家专心国事的外戚,我们要乘机说服他们,解决掉一些棘手的问题,怎么能对著干呢?

张禹还有一句话没说,就算你要找外戚的麻烦,你也应该找邓氏,你找寇后完全不符合朝臣集团的利益,邓寇越是和睦,朝臣越是要拉拢寇氏,而不是打击,你对著寇后下手,不是败坏文臣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吗?这简直是帮倒忙!

张禹这番话已经算相当客气,更多的是回护许胜,毕竟这是一个品行不错的官员,虽然鲁莽了一些,但也没必要太过分。

张禹小批评,大帮忙,许敬当然知道,而自从知道皇后的詔书后,许敬就知道自己棋差一著,皇后打著寻找新物种的旗號,他就没办法了,他立刻下令释放了东朝鲜公司被关押的人,归还了相关物是,並上表辩解了一番,算是认栽!

不过张禹想捣糍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许敬想轻描淡写,哪有那么容易,朝臣內部同样有倾轧,汝南郡与南阳接壤,汝南士人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大,这自然惹得其他州郡的大臣们不满。

许敬又是司隶校尉,得罪了不少人,所以皇后澄清后,自然不断有御史上书弹劾许敬,想著赶他下台,顺便再清理一番余党!

但即便如此,这也仅仅是朝臣们的內斗,各种说辞往往点到为止,以赶人下台为首要目的,在很多人看来,实际统治大汉的邓氏一直没有表態,皇后只是下詔书澄清,应该没什么大事。

不过就在很多人表態后,早就压抑不住愤怒的邓后出招了,这帮子朝臣搞来搞去都在打浆糊,迴避原则问题,可见已经抱团了,这要是不收拾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