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召见一(2/2)

还有宫中负责具体看守宫门的中黄门,这些人才是关键,寇淑真正要做的是不动声色把自已的人安排到这些位置上。

寇淑明白她能够想到的,別人也可以想到,所以她搞了明暗两手,在行政系统中任职的人,她压根不在意,放在明面,但对军事系统的渗透,则悄无声息,绝不能让人察觉。

而她的重点也不是军队,而是那些看起来地位卑微的中黄门,前世的歷史告诉寇淑,

这帮人比那些军官们重要得多。

邓后虽然重视宦官集团,郑眾和蔡伦的地位很高,但事务繁忙的她不可能照顾到那么多宦官,而寇淑就不同了,她与宦官集团的接触非常多在接见前,寇淑和他们交谈起来,既是让他们知道商贾的重要性,又是给他们上上课,让他们知道寇淑的思路。

寇淑说起了张衡的名作《东京赋》,“北燮丁令,南谐越裳。西包大秦,东过乐浪,

重舌之人九译,金稽首而来王。”寇淑看向跪坐在远处的张衡,微笑著说道,“张卿这么说,本宫並不认可!

这些胡人来到大汉,可不是为了朝天子,而是为了牟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追逐利益的本能,利益大了,哪怕冒著杀头的风险,也会干!

有一些人说追逐利益是小人之举,本宫倒不是这么看,我朝有无数士人为了能够被举孝廉当官,那真是样出尽,他们想当官是为了践行圣人的仁义吗?

凉州的官员们给了本宫活生生的答案,如果不是他们乱来,又那般胆怯,羌人之乱会这般严重吗?!相比於贪官污吏,本宫更喜欢商贾,至少商贾谋利是写在脸上,而贪官污吏总是满口为国为民,干得却是祸国殃民的勾当!”

寇淑笑了笑,脸上却並无笑意,“世祖皇帝就看到了这一层,一直没有限制商业,虽然有人说此举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併,但在座的都是我朝精英,想来很清楚,商人没这份能量!

土地兼併同样也是人追逐利益的本能,朝廷光压是压不住的,前汉自武帝时期就开始压制,但还是没有压制,前汉后期甚至出现百万流民涌入关中之事。

以孝武皇帝之手腕,以光武皇帝之英明神武尚且解决不了,吾等更无力解决,在本宫看来,朝廷可以適当压制土地兼併,但更多的是做好两件事。

一是不断提高粮食布帛的產量,不断想办法开垦更多的土地,以安置兼併造成的流民,使得府库充盈,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天灾连连,都可以让天下人有的吃有的穿—

二是整修水利道路,方便交通,遇到天灾时,可以迅速调拨物资,而在各种运输中,

漕运比陆运更快,消耗更小;海运比漕运效率还要高。

海船已经越造越大,一条大船可以装载五千石粮食,现在东朝鲜公司已经在三韩之地屯垦,今年呈报已有存粮八万石,只需要十六条船,一个月间就可以运到青州的琅琊港。

左將军目下正在冀州、幽州沿海地区修建港口,未来河北、河南之地都可以水路连接,一旦出现灾荒,我朝就不仅仅依靠汴渠,也可以走其他路径,到时候抵抗天灾的能力就会强太多!

此时商贾就有不小的用处,交州以来多有人种植水稻,一年三熟,据说在南方的大海上,有一个很大的岛,岛上遍布火山,土地非常肥沃,种植水稻可以做到两年九熟。

若是我朝缺粮,商贾可浮海前往彼处购买粮食,运回我朝,商贾虽然得利,但我朝子民却可以获得大量粮食,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寇淑说完,张衡第一反应则是震惊,然后立刻稽首说道,“水稻两年九熟,这是什么地方,还请皇后明示!”

梁商等官员也同时稽首,“还请皇后明示!”

寇淑笑著说道,“诸位请起,本宫所说的地方乃是寇氏探险船队找到的地方,名为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