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皇家慈善会(2/2)

皇后突然搞出了三条圣旨,然后各项事务迅速启动起来,根据皇后的命令,取缔或者减少了多项费,一大堆奢靡的物品也不再要求上贡,同时大规模出售宫中收纳的贡品,

所得钱財全部用於賑灾。

皇后还同时决定將洛阳修建的一些少府房產对外出售,各地的离宫、別馆转赠给诸王,同时提供一批贡品,当然了,赠只是名义,诸王接收到这么多好处之后,理所当然要为朝廷賑灾捐赠一些钱粮,说白了,就是卖,而且是强卖。

而且未来皇帝如果要出行,当然也可以住在离宫、別馆中,所以诸王等於是了一大笔钱,找来了一个活祖宗供著,不过寇淑对诸王的羊毛一点都不担心,这帮人的威胁相对有限,而且朝廷不行,他们第一个倒霉,敢不配合就收拾。

而第二条也有筹钱的想法,皇家大医院和皇家医学院以太医署为基础组建,日后太医们在给皇家坐诊的同时,也可以为天下人治疗,並大规模培养医学人才,这是济民之策。

寇淑也不会白白给钱,皇家大医院对外坐诊,卖药都要收费,而且收费不会,不过以前大傢伙享受不到太医的就诊,现在可以了,太医们不仅在皇家大医院坐诊,还会定期巡视天下。

当然了,必须多收费,朝廷提供舞台,自然也要有提成,同时也可以藉机把一些特殊的药品,比如玄参对外高价出售,这一块已经很名了!

而筹款的大头则是皇家慈善会,按照寇淑的搞法,由太后、皇帝亲任名誉会长,两位將军为会长和第一副会长,太后堂兄邓康、中常侍张慎、皇后的兄长黄门侍郎寇勛等为副会长,负责实际管理。

慈善会成立后,立刻得到邓寇班和宫中宦官们4000万钱的捐赠,有了一万万钱的捐赠,慈善会对外公开將从南方买米三十万石,並派人分赴灾区賑济。

皇家慈善会还在洛阳城外设置多个粥铺,並且要求各家凡是有心施粥的铺子需要统一用皇家慈善会的標誌,寇勛则带著门客们巡视了一番慈善会还鼓励天下有志於賑济灾民,但又有种种顾忌的人可以与各州郡县的慈善会联繫,以慈善会之会賑灾,慈善会决定在各州设立分支机构接受捐赠。

凡捐赠金额在百万钱以上,各州郡慈善会会长、副会长接见,得某地慈善会理事之名,授予证书;一千方钱以上者,慈善会副会长可接见,得大汉慈善会理事之名,授予证书、牌匾;凡捐赠五千万钱以上者,帝后接见,得慈善会终身理事之名,可以建立牌坊等,並以圣旨的名义颁布。

对於各地报上来的孝廉,寇淑也放出风声,凡是家族颇有家產者的,若是没有捐赠记录,那接下来,朝廷就要好好酌量一番,你就算做了郎中又如何?被授予什么样的官员,

还是要看朝廷的!

根据寇淑的估计,这一连串操作下来,汉廷应该能够搞到一大笔钱,而且还能落一个不错的名声,毕竟这不是卖官,而是做慈善,帝后可以得贤名,捐赠之人得名,朝廷得利,大家都有好处!

也就在皇家慈善会忙乎之际,离別朝堂好几年的袁返回到了洛阳,一路上他就看到了好些个慈善会的粥棚,他相当的感慨,连连天灾,又遇到战事,太后和皇后这两个女人还真是有些办法!

皇家慈善会这个法子既可以让天下人敢於做一些好事,而有了皇家慈善会的招牌,又不至於出现田氏窃国那一类的担心,可以说两全其美。

但就在袁上京的同时,汉军在凉州遭遇到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失败,虽然汉军凭藉著火器取得了对羌人的好几次胜利,但羌骑跑起来飞快,汉军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任尚著急之下,违反了朝廷的命令,分兵出击,羌人抓住了机会,成功围歼了一部汉军,甚至连火器都去失了,消息传到洛阳,汉廷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