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爭论(2/2)
寇淑提出了一个新方案,关中平原打陇山,属於仰攻,爬上去就累的气喘吁吁了,陇山又沟壑遍野,很容易被伏击,所以汉廷关东调过来的主力部队不能这么打了,要求稳。
寇淑的方案是效仿光武皇帝击败囂故智,关东军团主力守备在陇山一线的战略要地,修建城池,此时就算羌人骚扰,关中平原受到的衝击比较小。
他认为还要做两件事,一是让年龄合適的诸王和邓寇子弟娶凉州大族的女儿,让这些凉州大族没办法倒向羌人,与朝廷为敌。
二是提拔这段时间表现不错的凉州底层人土,任命他们为假司马,可以给一些武器,
授权他们招募几百凉州兵土,征伐羌人。
“对前者用联姻,也可任为关东郡县官员,但不能留在本地,也绝不与兵权,要让凉州士人群龙无首,避免其中的依者被拥戴成为朝廷的对手。
而后者在凉州並无声望,朝廷可大胆提拔任命,放手让他们与羌人廝杀,打得好的不客封侯,从而分化凉州汉人,使之没办法抱团!”
寇淑一固根本,二行分化,倒是不错的主意,虽然说拿出的筹码还是多了一些,但目前这种局面下,不给凉州土人好处是不行的,所以邓绥忍不住微微頜首,表示认可。
不过寇淑接下来的说法却让邓绥十分震惊,只听寇淑说道,“朝廷连遭大灾,家底已经空了,继续动数万大军征伐已经不现实,朝廷正好转攻为守,控制住关键地区。
朝廷有大炮,有坚固的城池,哪怕羌人动员重兵围攻,也別想冲入关中,只要关中不乱,朝廷就不至於动摇根本。
朝廷现在也给不了凉州立功將士太多的东西,能给的就是名位,那等红著眼睛想立功的底层將士需要拿著羌胡的脑袋和俘虏交换,朝廷可明码標价,比如杀一千羌胡与军司马,杀五千羌胡与校尉、关內侯,若是平定羌乱,与边郡太守,也可封侯!
而那些羌人俘虏,男子多少钱,女子孩童多少钱,由隨军商贾购买,变卖关东作为奴隶,朝廷整修漕渠也需要人干活,就让这些羌俘去干吧,死多少也不心疼!
羌胡与汉人杂居多年,本来就矛盾重重,一旦朝廷用此策,羌胡和汉人的矛盾將进一步激化,其必然到处袭击凉州汉人,让他们打个够,人死得差不多了,朝廷大军再西进,
阻力也会小很多!
而那些原来想靠著所谓的善抚羌胡,爭取朝堂地位的士人,此时必然是左右为难,逐步丧失威望,这等人才是朝廷治理凉州最大的麻烦,等到这种人没有了影响力,再寻罪处置,朝廷未来对凉州的统治也就彻底稳固了!”
邓绥忍不住说道,“一旦推行此策,凉州必然遍地血腥,太阴狠,太过阴狠了!”
“母亲欲再从关东徵调军士,损耗太大,朝廷扛不住,这才用兵一年,已经用了资財二十多亿,如此继续打下去,朝廷的家底被完全掏空,若是鲜卑、匈奴再叛乱怎么办?
若大规模启用凉州土人,彼辈必然成势,以后挟羌胡与朝廷討价还价,朝廷只要有一事让彼辈不满意,彼辈必然又会掀起叛乱!
若是朝廷摇摆不定,一会兴大军討伐,一会启用凉州士人安抚,则朝廷钱財光不说,凉州士人也会做大,若彼辈冲入关中,大汉的天下必然风雨飘摇!”
说到这里,寇淑也不干了,“大汉还有一些家底,母亲要面子,可以粉饰个几年、十几年,但可母亲好过了,陛下和孩儿就得背锅!
到时候陛下和孩儿內无钱粮,外有此起彼伏的叛乱,这不是逼著陛下和孩儿放弃祖宗陵寢之地吗?那样的话,到了地下,陛下和孩儿还有脸面见到高皇帝和光武皇帝吗?”
寇淑这番话一出,邓绥也不知道如何反驳,她猛然意识到一个大问题,她想的是坐稳执政太后的宝座,所以很多时候想的是粉饰太平。
但帝后则是另外一个思路,他们希望她这个太后在掌权时,解决掉一些大麻烦,他们需要她这个太后背锅,她要是不愿意,必然就会產生摩擦,若是翻脸,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