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洗牌(2/2)
“司隶校尉惯用文法吏,压制权贵不假,但司隶校尉只是刀把子,持刀的人是天子,
什么时候刀把子可以自作主张了?
周章起这样的心思,威胁的不仅仅是太后,同样威胁了天子和本宫,也威胁了尔等奴婢的亲族,必须严厉整治,穷治余党,否则天下就要乱套了!
大长秋可去稟告太后本宫这番话,就说本宫坚决拥护太后启用邓豹,也希望太后儘快拜车骑將军邓鷺为大將军,此等事直接下詔即可,没必要问来问去,反倒助长了文法吏的囂张气焰!”
说到这里,寇淑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蔡伦,“大长秋身为宫中宦官的领袖人物,立场一定要正,別被文法吏说几句不著边际的话欺骗了!
在本宫眼中,怎么决策治国,是天子、太后、皇后和外戚自家人坐在一起商议,尔等宦官、宫人作为皇家奴婢也可以查漏补缺,文法吏等外人俯首执行即可,但不管那一条,
都还轮不到外人插手!
现在关东土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一边排挤关西土人,车骑將军率兵十万,迟迟平定不了羌乱,和关西土人的不配合有很大的关係。
当此危急之时,彼等不顾全大局,让出一些位置,反倒打著拥戴太子亲政的名头,谋取朝廷的决策权,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不过既然是三圣临朝,本宫也当推荐一些人,左將军寇鰲忠君爱国,巡视关东,整修汴渠多立功勋,可为行驃骑將军,继续巡视关东诸州,督运南方钱粮!
本宫兄长寇安在扬州屯田,多有功劳,当此之时,可用其长处,可拜寇安为侍中,行少府事,兼任左尚方令,前益州刺史荀淑可为议郎,琅琊令虞翊治地方有方,可为尚书..—
现如今尚方署管理纺织、冶铁、黑石等诸多事务,涉及金钱无数,大长秋既要负责宫廷事务,又要管辖尚方官署诸般事务,整天跑来跑去,本宫以为不妥。
大长秋可兼右尚方令,纺织、冶铁、兵器作坊等洛阳城內外事务,由大长秋负责;少府名下各官地种植、铁矿、黑石矿开採等需要跑来跑去的事务交给寇安来管!”
寇淑这番话一出,蔡伦才明白寇淑的心思,皇后这一手虽然出人意料,但胜在稳妥,
也符合她一贯看不上士人的性格,与其冒险联合士人,对付邓氏,还不如联合邓氏,一起压制土人,顺便给自己手下人升官,当此之时,太后也肯定乐意!
至於设置左右尚方令,他在內,寇安在外,看起来权力被压缩,但同样是蔡伦巴不得的事情,他这样的大宦官跑来跑去,並不適合,而现在尚方署涉及的钱实在太多了,蔡伦的压力也不少,有一个外戚顶在前面,他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蔡伦也知道,皇后设左右尚方令,也有相互牵制的意思,蔡伦管生產,但相应的原料开採却被寇安拿走,如此一来,有多少產出,皇帝根据两人的报告就能摸得差不多,很难欺骗她。
隨著接触的越来越多,蔡伦就发现皇后不仅仅善於观察,搞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而且也很善於用人,做事也更有条理。
皇后和喜欢亲自处理各种事务,时不时跑去监狱平反冤狱的太后不同,皇后因为要照料天子,基本不管具体事务,她会把事情一一分配给主要管事之人,然后又安排一些人监督,这些人有外戚,有宦官,也有皇后扶持的格物学者。
所有人都向她报告,有问题了,可以立刻找出责任人,而下面的人相互牵制,又被人监督,自然对皇后又敬又畏!
蔡伦点头称是,然后告辞拜见太后,看著他的身影,寇淑微微鬆了一口气,先设立左右尚方令,未来等一段时间,再拿走蔡伦的右尚方令,到时候做一些事情,寇安也可以把那些通过屯田得到锻链的寇氏子弟和门客子弟安排进来蔡伦是大长秋,理论上是皇后宫首席宦官,入宫后先拜见帝后,也不算奇怪,不过邓绥心里很不舒服,皇后的势力越来越大了,不过当她听到蔡伦的转述,原来的恼火立刻消失不见!
“去章德殿!”
太后驾临章德殿,与帝后相谈良久,太后和皇后母女此前的矛盾尽释,当天晚上,三圣招尚书令、尚书僕射和诸尚书擬詔,起草了一连串影响重大的人事调整。
张禹不愿意干,那就辞职吧,大汉不再设太傅了,同时汉廷也更换了太尉和司徒,除了新上任的司空,四府更换了三人。
邓鷺拜大將军,寇鰲拜驃骑將军,两人一在內,一在外,御史中丞换上了羊侵,司隶校尉安排了邓豹,寇坚拜为侍中,原来反对的大臣比如议郎袁转任济南相,何熙转任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