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康健(1/2)

第288章 康健

面对皇后的抱怨,荀淑並没有爭论什么,荀家老祖宗荀子和法家有特殊的关係,他本人也对现在儒学的一些问题很不满意,他现在做得更多的是格物学和荀家家学的结合,这也是很多士人家族正在做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格物学已经变成了大汉最受瞩目的学问,毕竟实实在在的成果摆在那里,造纸,印刷术,,多种新式药物,还有最新的火药,都证明了巨大的价值,此时的儒学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连诸子百家有不少人研究,更不要说无比耀眼的格物学。

格物学崛起的同时,逻辑学也迅速崛起,然后一大堆人就发现儒学经典存在著严重的逻辑问题,相反,很多法条之间又存在看逻辑关係,儒法之间的关係又隱隱出现了一些变化,所以听到皇后这般说,荀淑更感到未来的道统之爭会更加的激烈——“

偏偏这中间还夹杂看权力之爭,虽然荀淑不明白朝中发生了什么,但邓寇两后都有大权,邓寇两族一內一外,这种平衡的局面又能维持多久?偏偏他不是虞谢,他和寇家的关係绑得太死了!

虽然荀淑相信未来的胜利者必定是天子,但是不是当今的天子,还真说不准,天子的身体实在不怎么样,万一天不假年,以后的事情就说不准了!

荀淑刚刚想到了天子,小皇帝刘胜就出来了,寇淑站起来,迎了上去,“陛下,荀师过来覲见了!”

“荀师回来了?朕等这一天很久了!”

荀淑连忙向皇帝行礼,刘胜连说免礼,免礼,然后三人又交谈起来,刘胜问长问短了一番,最后有些感慨地说道,“邓少傅已经兼任了虎賁中郎將,十分忙碌,日后荀师可多入宫,朕有很多疑难要请教!”

天子这般热情,荀淑自然非常感动,连续说了一圈感激的话,然后又关心的询问天子的身体如何了?

刘胜看了一眼寇淑,然后抓著寇淑的手,放在手上说道,“朕身上的疾虽在,但已经不太生病了,这都是皇后照料的功劳,再过两年,朕恢復得差不多了,就会和皇后圆房,再生下几个小皇子,到时候还让荀师教导!”

寇淑脸上自然掛不住,老脸红了起来,硬生生抽回手,“陛下不要乱说!”

“当著荀师的面有什么不能说的?”刘胜得意洋洋的问道,“皇后问过荀师下一步的安排吗?是留在朝中,还是出外?可要和太后好好说说,就算出外也不要离京太远!”

“陛下,臣妾刚刚和荀师说过,荀师很谦虚,只想为一个千石官员,臣妾想著让荀师担任光禄丞,为陛下简拔一些人才!”

“光禄丞?是不是小了一些?荀师完全可任三独坐!”

目前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都刚刚安排,能调整的就是尚书令,而尚书台是什么机构?

不要说尚书令,哪怕是尚书僕射和六曹尚书,他都不敢碰,这要是皇帝提及,立刻就有大麻烦,所以他立刻推辞。

刘胜的表情本来有些兴致勃勃,见荀淑推辞就有些不高兴,荀师如此,还不是畏惧邓氏?虽然他按照皇后的建议选择关键时刻站在太后一边,获得了不少回报,但邓氏对洛阳的控制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大將军控制著北军五校,邓惶为城门校尉,邓弘为虎賁中郎將,邓豹为司隶校尉,可以说京师兵权基本都操纵在邓氏手中,虽然邓氏还守著人臣礼,但他又如何能安心,可没办法,哪怕经营了好几年,能用的人实在太少了寇淑察言观色,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她立刻笑著说道,“荀师为光禄丞,可以选拔那些才德兼具的郎中,这些人好好培养,陛下以后亲政了,也不会担心无人!”

刘胜虽然不舒服,但仔细想想也只能如此,他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问起荀淑在益州的见闻,荀淑一一匯报,寇淑想起了清代的云南地区產铜,她就询问起益州的南方可有铜料產出?

荀淑报告確实有,不过处在瘴病之地,益州官府也不知道在哪里?寇淑想了想说道,“我朝现在的铁料布產出越来越多,或可令少府的商贾往去交易!”

“如此甚好!”皇帝给出了肯定的答覆,然后又抱怨道,“现如今少府名下的公田十不存二三,少府还年年拨出钱粮与大司农,府库已然空虚,皇后招募皇商,竟然还有大臣上书阻拦,真是气煞朕也,难不成只能大臣经商,皇后就不能经商?这是何道理?”

寇淑一点都不奇怪,微笑看安慰皇帝,“陛下知道臣妾的辛苦就好,臣会和大臣们解释清楚的!”

“他们才不会听呢!”

抱怨了几句后,皇帝又问了一番,荀淑这才告退,帝后送到殿门口,目送他离开,可谓恩遇到极点,等荀淑离开,寇淑才询问皇帝今天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皇帝低声说,“朕总觉得少傅所说不如皇后讲得有道理———“”

寇淑捂著嘴笑著说道,“听陛下此说,臣妾忍不住就想起了邹忌讽齐王纳諫一文!”

“朕並不是偏爱皇后,实在是皇后说得更有道理!”说完,皇帝把今天邓弘所说的一段西汉故事告诉了皇后,恰好寇淑说过,两人的评价有所不同,自然引起了皇帝的思考,

他觉得皇后说的更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