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高帝託梦(2/2)

四是太平之后,朝廷限制各侯爵的封地兵马,不允许隨意扩张封地,同时可以进行调整,那些能力强的可以入朝为官,只要给他们前途,这帮人吃饱撑著和朝廷对著干。

寇淑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寇淑又特別强调这样乾的好处,可以极大程度的动员汉地民间的人力物力自发乾活,大汉朝廷没钱,这些人是有钱的,现在朝廷扛不住,那就动员这帮人上!

两汉更迭,很多人號称的家承是有问题的,朝廷给机会,真正地位高,有学问的人不会应募,底层人士也做不到,应募的应该是那些有家產,但政治地位不高的寒门地主,他们有急迫改变现状的决心。

这些人读书不怎么样,但大多孔武有力,若是不给他们创造机会,他们就会变成社会不安定因素,那个蛊惑匈奴人叛乱的韩什么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而这些人去了凉州,朝廷腹地反倒不容易出乱子。

而羌乱迟迟未平和凉州世家大族不配合有很大的关係,光光安抚是不行的,

得往凉州塞人,这些所谓的新侯子弟到达凉州后,人生地不熟,必然更加依赖朝廷,天然与凉州人不对付,相互牵制,凉州未来就稳妥许多。

而有了这么多人加入,汉廷可以裁撤一些军队,逐步缓和財政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大批人脱颖而出,这些人都是寒门出身,也可以牵制真正的贵胃子弟和土人*陛下扶持一些侯爵,此时再乘机掌掉邓氏一些人的爵位,就不会引发列侯不安,邓氏三代积累,已经有十几个侯爵,每年可以拿走几万人的岁责,实在太多了,也招来了太多人的嫉妒!

陛下碍於太后顏面,邓氏兄弟不方便公开夺爵,只能减少封地,但对其他诸邓就没必要客气了,可以寻找这样那样的罪行,废除他们的爵位,然后逼看他们去边地打拼好恢復爵位,陛下要是不放心,可以让他们去秋黄岛,给陛下找黄金!”

皇帝听完之后,怦然心动,现在他最大的心病一是羌乱和频繁灾荒引发的財政危机,二是邓氏还是有不少人,他仍然有些不安,而寇淑的建议可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他想了想试探得问道,“驃骑將军会不会反对?”

“大汉中兴列侯早就大不如前,父侯巴不得多一些能干的侯爵好减轻压力,

真正有可能反对的是士人,这些新侯爵的出现,必然会抢走不少地方官职,影响到他们的地位,臣妾以为陛下可以梦见高皇帝—”

皇帝听完了寇淑的建议,连声叫好,得意洋洋地说道,“就这般做,高皇帝梦中传授治国之法,谁敢不从?”

寇淑见说动了皇帝,心中高兴,她摸了摸自己有些隆起的肚子,希望你是一个健康的男孩子,以后茁壮成长,以后我们母子率领大汉帝国走出一条新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必须大规模扩张呀!

次日一早,皇帝召见三公,抹看眼泪说道,“诸爱卿,昨天朕梦到了一个老者,老者把朕狼狼得斥责了一顿,说永兴以来,各种祸乱不断,就是因为大汉开国以来无数功臣子弟沦落为平民,以至於天怒人怨!

朕思前想后,那应该是高皇帝,就算不是高皇帝,也是文皇帝,朕有意恢復大汉开国以来,立下大功的列侯、关內侯后人的爵位—”

太尉鲁不现在岁数大了,颤巍巍的,似乎听得不甚清楚,司徒黄香就不同了,他立刻出列安慰皇帝一番,说大汉歷代皇帝都有恢復列侯的爵位,陛下一登基也是这么做的,所以这个人未必是高皇帝,或者文皇帝,您想多了!

司徒黄香当然不希望皇帝又莫名其妙的搞出了一大堆爵爷,那对大汉本就捉襟见肘的財政,是天大的麻烦,能节省一份也是好的。

刘胜立刻反驳,“朕也是这么向老者陈述的,朕还向老者说起现在朝廷不易,外有羌胡为患,內部灾荒频发,当此之时,朕绝不能再隨便封侯,没想到老者把朕反驳了一番,还给朕出了一个治理国家的主意—”

刘胜把寇淑所说种种告诉了黄香等人,然后大臣们都愣住了,竟然还能这么搞?他们迅速意识到皇帝哪里是什么高帝託梦,明显是巧立名目用这样的办法找来一帮子打白工的,好减轻朝廷负担,你还別说,这个办法还真可行。

大汉民风悍勇,多年积累之下,地方豪强有一大堆家业和一大堆宾客的人不再少数,其中託名为开国功臣之后的人不再少数。

这些人確实有能力自行招募兵士,自行准备钱粮,前往凉州打拼,而只要斩杀了一些羌胡,占据一块地方,朝廷就以恢復祖上爵位的名义给封侯。

凉州胡人占据的地方肯定很糟糕,但好列是一块封地,总能种一点东西,、放牧也不错,关键是还有政治上的好处,这些人的子嗣可以进入大汉列侯学堂,可以成为大汉帝国的军官,女儿可以进入大汉女学,未来有望入宫,这帮傢伙必然趋之如驁。

很明显,皇帝开闢了一条全新的升迁通道,在此时士人已经近乎垄断上升渠道的当下,大臣们自然不愿意多出这样一条要无赖的仕进之路。

偏偏皇帝拿著高帝託梦的名头,这让大傢伙怎么反对,你说不是高帝,皇帝说是高帝,难不成你还能跑到皇帝梦中?

就在此时皇帝说话了,“能够想出这等治国之策的人,能是一般人吗?朕梦见的老者不是高皇帝,也是是文皇帝!”

一直颤颤巍巍的鲁不,出来反对,“陛下还请三思,这等有家业,能自行招募兵士的人若是跑到了边疆,与羌胡勾搭在一起,立刻就是大汉之患—“

司空李修也表示反对,李修的理由是今年夏收应该很不错,朝廷府库就会充实,朝廷很快就要消灭羌胡,没必要使用这种多有后遗症的方案。

“朕也这么询问过老者,老者又斥责了朕一顿!”小皇帝见太尉和司空反对,相当吃惊,他立刻发言,避免黄香也反对。

皇帝又把寇淑的几条相应的措施说了出来,然后说道,“老者告诉朕,此法与大汉招纳安抚边疆胡部是相似之法,朝廷接纳胡部,不仅不收钱,还每年倒贴数亿钱。

尔等能容得下胡部,甚至於南匈奴叛乱,尔等还有不少人帮著说情,反对驃骑將军诛杀匈奴,说只要匈奴归顺,可以让他们继续守边。

既然居心回测的匈奴人都可以为大汉守边,尔等为甚容不下功臣之后为大汉守边?难不成大汉功臣之后还比不上胡部吗?”

黄香听完,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皇帝用高帝託梦的方式提出方案,现在文搞出了这么一套说辞,尤其是最后的反问,这要是流传出去,谁都扛不住,现在看来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想再对著干就难了!

黄香能够得到先帝的欣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迎合皇帝的意图,而且这个办法对帝国总体是好事,有这帮人加入,朝廷负担要少很多。

虽然这样干会得罪了不少士人,影响到他们的地位,但相比於得罪士人,他更怕得罪皇帝,他权衡一番后,选择了赞同,表示不管是不是高帝託梦,此法都有利於平乱·—

黄香选择了支持,皇帝另外一位老师邓弘,更加不敢得罪皇帝,自然也赞同,而太尉、司空见状也没再说话,他们都老了,没必要和皇帝对看干,既然黄香逢迎皇帝,背上了这个大锅,那他们就不管了!

获得黄香支持下,皇帝立刻下令颁布詔书,凡是两汉列侯、关內侯的后人,

只要愿意自討腰包前往西羌平乱,朝廷就给一块西羌侵扰之地作为封地,以后世世代代为朝廷镇守。

朝廷不收封地的租税和贡赋,只要做一件事,做好封地的防御,不让封地里面的羌胡叛乱,若是其他地方出现叛乱,也要根据汉廷的要求,立功了,可以增加封地。

同时朝廷又將四小侯学扩充为大汉列侯学堂,皇帝兼任列侯学堂校长,並正式设立大汉女学,天后为女学校长,凡是徵募队伍,得到朝廷认可的侯爵之后都可以儒学—

圣旨颁布后,立刻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儿乎就在圣旨颁布的当天,好些个洛阳城內的商贾就找到官府说,我是谁谁谁的后人,我愿意为天子效力!

而与此同时,大汉的太学就乱了套,太学生虽然有不少穷人,但能够在洛阳廝混的,大多有一些家底,寒门地主是大多数。

很多很多人强烈支持,这样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但同样有一些人不答应,我们家不是列侯后人呀,朝廷怎么能不用我们呢!

不过他们反应很快,我找一个西汉初期,曾经遭遇过劫难的家族不就可以了吗?我们是祖上遭难,改了姓氏,不管怎么说,试一试总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