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帝崩(2/2)
当以灾异为由,罢免其太傅、太尉之职。“
荀淑眉头一跳:“天后,黄公德高望重,突然罢免,恐怕———“
“荀师,“寇淑打断他,“陛下病重,太子年幼,黄香颇有號召力,若是他真做了什么,本宫后悔都来不及!“
荀淑立刻明白了寇淑的言外之意,不再多言,寇淑又展开第二份詔书:“其二,刚接到边关急报,鲜卑有入寇云中之態,当任命耿夔为镇北將军,坐镇云中城,专防胡人,协调幽并两州军事。“
寇鰲点头:“耿夔善战,確实合適,只是—————-为何突然调他北上?“
寇淑看了父亲一眼:“父亲以为呢?
寇鰲沉思片刻,恍然大悟:“天后是担心—朝中武將权力过大?
“如今梁懂重病,耿夔在军中威望无人能及,耿家又是世代將门,在军中影响力很大,本宫不得不防!“
寇淑淡淡道,“让镇北將军去云中,既显朝廷重视,又可“她没有说完,但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一一这是要將最有可能威胁皇权的武將调离中枢。
寇淑声音更加低沉:“其三,近来多有奏章指责与寇氏有亲的列侯子弟不法,为表朝廷公正,当加强执法,首先整顿与寇氏关係亲近的家族!不仅是寇氏、梁氏、贾氏、吴氏、臧氏、许氏,凡涉案者,一个不留!“
寇鰲闻言,脸色大变:“天后,梁氏也就罢了,这其他四姓都是寇氏姻亲————
“父亲,“寇淑目光坚定,“正人先正己。若要服眾,寇氏必须率先垂范,道理父侯都懂,孩儿就不多说了!“
寇鰲面露痛苦:“可这些都是多年的姻亲啊!天后,如此一来,寇氏在朝中將孤立无援,这也不利於太子—“
寇淑突然提高声音,“陛下突然病重,裕儿尚刚学会走路,现如今必须未雨绸繆,清理一些不安定因素的同时,爭取朝中有德行之士的鼎力支持!
至於父侯口中那些人的支持,压根毫无作用,父侯以为把他们安排到关键位置,他们就能起到作用,这帮人滑头的很!
当日臣妾带少府护卫入宫,一路上无人阻拦,若是有朝一日,別人也来这么一手,天知道寇氏和本宫母子是何下场!“
殿內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良久,寇鰲沉重地点了点头:“臣明白了。“
寇淑神色稍缓:“父侯放心,孩儿已有分寸。查办的这些人,虽有错处,但罪不至死。最多流放边地,过几年风头过去,再想办法召回。“
寇鰲沉默片刻,“天后似乎忘记了什么?”
“有些事不能主动做,只能后发制人,否则会丧失人心!”寇淑知道父侯所指,她摇摇头,然后看向荀淑,“尚书令有何补充?”
荀淑郑重行礼:“天后深谋远虑,臣无异议,只是许氏子弟———
1
“按照陛下先前的詔令,陛下病重期间,本宫代行国事,尚书令遵照执行即可!“寇淑语气坚决,“待陛下好转,本宫自会稟明对许氏子弟的处置!“
两日后,洛阳城內骤然紧张起来。一队队緹骑封锁了寇、梁、贾、吴、臧、许五姓在城內的主要宅院,司隶校尉府的緹骑拿著詔书,前往各处搜查。一时间,洛阳城內人心惶惶,许多与外戚有往来的权贵都若寒蝉。
第三日清晨,南宫前殿內气氛肃杀,司隶校尉法雄手持卷宗,向寇淑和尚书台、南书房大臣以及奉詔而来的御史中丞、九卿和河南尹详细匯报了调查结果。
“经查证,乐平侯梁安国、族人梁让、寇氏族人寇恭、寇简,贾氏族人贾霖、贾显,
吴氏族人吴荣、吴元,臧氏族人臧延、臧文,许氏族人许文等二十八人,涉嫌倚仗皇亲身份,横行不法,罪行累累。“
法雄声音沉稳,“其中最为恶劣者,当属梁安国、寇恭、贾霖三人勒索河南豪商、贩卖军中物资,吴荣强占民田两百余顷,臧延勾结匪徒,欺压百姓。“
寇淑面色沉静,听完匯报后,轻声道:“当如何处置?“
法雄抬头,目光坚定:“按律,当夺梁安国爵位,安国、寇恭、贾霖等十二人当弃市,其余流放三千里!“
寇淑指尖轻敲桌面,沉吟片刻:“尚书台擬旨!“
黄香和寇鰲领头答道,“诺!”
三日后,一份特別的圣旨传遍天下:梁安国、寇恭等十来人斩首示眾,余者流放边疆,詔书中特別强调,举凡寇、邓、梁、贾、吴、臧、许等与帝后有亲的家族,若是有犯法者,天下者可以上书!
在诛杀、流放这些人的同时,寇淑又进行了一番调整,她的基本原则是洛阳驻军檯面上的职务安排权贵,但军队核心的司马、军侯要么用亲近的军士,要么用无根无底,从边疆调过来的人。
寇淑也不断召见这些司马、军侯,赏赐的同时,与他们细谈,了解他们的疾苦,並再三强调纪律,要调动军队,必须是军监亲自宣布詔书,詔书上必须有天后之璽,其余一律都是矫詔,从而保证对军队的控制,只要军队不乱,她就稳当得很。
面对寇淑的强势,洛阳城中,眾多权贵若寒蝉,昔日那些仗著与外戚沾亲带故而横行不法的人,纷纷收敛锋芒。而各州郡传来的奏摺中,无不称颂天后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大义。
也就在其后的几天,耿夔前往北疆,在他出朝前,寇淑再次设宴,款待耿夔,询问耿氏各房的情况,听说耿氏各房儿女眾多,寇淑指著太子说道,“这孩子活泼可爱,长相应该也不差,耿侯应该可以满意吧!”
耿夔心怒放,连连说太子好话,寇淑笑著点点头,“耿家各房中,与太子年龄相近的女儿无论嫡庶,都要好好培养,一定要读书,也要锻链身体,未来好做裕儿的贤內助!”
寇淑当眾许婚,直接拉住了东汉第一武勛家族,然后又任命品行非常好的大臣司马苞为司空,而李修、马棱、司马苞这三个影响力一般的三公显然不至於挑战执政的寇氏。
至此,实权完全控制在寇氏父女和尚书台手中,而御史台则承担了繁重的监察任务,
汉廷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南宫前殿,寇淑看著痛苦不堪了很长时间,终於昏睡过去,鼾声震天的皇帝,心情极为复杂,虽然早就想到了这一天,但眼睁睁得看著这个孩子一步步走到人生的终点,寇淑也不好受。
虽然寇淑也知道皇帝这个生物太过复杂,哪怕这个孩子也是如此,但朝夕相处十几年,感情总是有的,虽然她並不后悔一些事情,但毕竟不道德,虽然对刘胜有利,他可以世世代代有血食,但寇淑也是人,內心多少有些歉意!
思前想后,寇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他守好江山,儘可能让汉廷多撑一些年,同时也给刘胜一个比较好的庙號和諡號。
庙號就叫哲宗,前世歷史上那位宋哲宗身体不好,也是少年早天,也有明君之资,寇淑觉得给刘胜这个庙號,还是可以的。
至於諡號就叫孝献皇帝,諡號献有贤德、聪慧、睿智等美好的含义,是对逝者一生品德与功绩的高度概括与褒扬大汉元兴九年似乎风水很不好,又是一年大旱,多州出现蝗灾,更糟糕的是,皇帝一直病著,幸好处置国事的天后寇氏十分果断,调集军队於要地,启动各种賑灾,虽然秋天之后,流民不少,但並没有明显的叛乱。
一直熬到元兴十年正月初七,缠绵病床將近一年的皇帝刘胜驾崩,遗詔总共涵盖五条:一、皇太子继位,天后寇氏临朝听政,处理国政二、废除多项酷刑,刑只五等答、杖、徒、流、死;死刑分为绞、斩、梟首、(梟首后肢解)四等;死刑需三覆奏;即便夷三族,低於15岁之男女可免死入宫,年过古稀不究。
三、薄葬,不得放金银铜玉等贵重之物,多刻碑文,记录平生奕就和当世名文,让皇帝到地下可以继续可严,同时规价王侯和担任过两千石官员的家庭必须效法,若是违反,
陪葬金银铜玉等贵重之物收官。
四、除贵人、美人入外,其余宫人一律赠金外放,可自行婚配,贵人、美人入观祭祀皇帝的同时,可以抚养孤女以娱余生,並以为后世子孙价制。
刘胜驾崩后,索岁四岁的皇帝刘裕继位,年亜元泰,尊祖母邓氏为太皇太后,母亲寇氏为皇太后,为有所区別,又给寇太后,上尊亜“承天”,故天下人皆称寇淑为承天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