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沧海行记下(2/2)

码头上人潮涌动,商贾们的吆喝声、脚夫的號子声、水手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喧囂震天。空气中瀰漫著各种气味一一香料的馥郁、鱼虾的腥咸、热带水果的甜腻,甚至还有胡人身上浓郁的香料油味道,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令人头晕目眩。

“这—“法真一时语塞,“此地竟如此繁华?“

吴平哈哈大笑:“謁者,您可別小看这镇南岛。此地乃南海咽喉,西通天竺、大秦,北接林邑、扶南,东抵叶调、都元(爪哇、苏门答腊),海上商货,十之八九皆经此地周转!“

法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復心中的震撼。他本以为大汉的疆域最南不过交趾,却没想到,在这远离中原的孤岛上,朝廷的势力竟已扎根如此之深。

穿过码头,法真被引至一座巨大的堡垒前,它呈五角星形,外墙陡峭,稜角分明,城墙上布满了黑洞洞的射击孔,远远望去,宛如一只匍匐在海边的钢铁巨兽,城墙上的几门黑的金属管状物,没想到棱堡和火炮都搬到此地了!

“那是霹雳炮,“吴平看到法真看向火炮,得意道,“此乃少府研发的大炮,一发可破敌舰,

蛮夷商船若敢逃税,一炮就能让他们乖乖回来,不过只有少府和各公司舰船才会装备,朝廷严格管制,不允许外流!“

虽然知道大炮,但法真心中震撼不已,他从未想过它们已被实际部署在如此偏远的边疆。更令他惊讶的是,这座棱堡的守军,竟全部身著大汉禁卫军(少府护卫营扩充后的名字)的衣著,而非寻常郡兵。

“这些大汉禁军——是何时派驻至此的?“法真忍不住问道。

吴平神秘一笑:“要说起来,已经有四五年之久,謁者来自於朝廷,难道不知道吗?“

法真更加惊讶,朝廷在如此遥远的南方经营了二十年,而自己竟一无所知,他不知道,朝中大臣也不知道,太后到底隱瞒了多少事?

进入堡垒后,法真被引见给镇南岛的监税官一一一位名叫张胤的小黄门,法真难以置信,朝廷竟然在此处置有小黄门。

张胤面容精瘦,目光锐利,言谈间透著精明与干练。他热情地接待了法真,並带他参观了棱堡內的税署。

税署內,数十名书吏正忙碌地登记著各类商品的税收。令法真惊讶的是,他们使用的並非普通纸张,而是一种轻薄如蝉翼的“海纸“一一据说是用南洋某种树皮特製而成,不惧潮湿,便於长期保存。

“謁者,您看这个。“张胤笑著从案几上拿起一枚银光闪闪的圆幣,递给法真。

法真接过,发现这正是有太后头像的银幣,“这银幣竟在此地流通?

“何止流通,“张胤大笑,“胡商们抢著要呢!“

他带法真来到棱堡的市集,只见许多胡商正用金块、银锭甚至珍珠玛瑙,爭先恐后地兑换大汉的银幣和铜钱。

“他们为何如此热衷我朝钱幣?“法真不解。

张胤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南海诸国货幣杂乱,成色不一,交易起来极为麻烦。而我大汉钱幣,成色足、信誉好,胡商们带著它,从林邑到天竺,据说远至大秦,都能畅通无阻。久而久之,谁还愿意用他们本国的破烂钱?“

看到张胤志得意满,法真试探道,“此等交易,颇能得利?”

张胤嘿嘿尖笑了两声,“尚可,尚可!”

参观完市集后,张胤邀请法真至税署內厅用茶,茶是上等的蜀茶,水是镇南岛特產的甘泉,法真轻啜一口,顿觉神清气爽,但同时也相当吃惊,蜀地的茶叶都被拿过来,此等寺人必然无比奢侈!

“张黄门,“法真放下茶盏,忍不住问道,“此地每年税收几何?“

张胤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一千万钱?“法真猜测。

张胤摇头。

“.—·万万钱?“法真声音有些发颤。

“正是,“张胤点头,“去年镇南岛商税,折合五铁一万万有余。“

法真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一万万钱!这相当於中原一个上郡全年的赋税!而这,竟来自一座偏远的岛屿?

“此地..为何能收如此多的税?“法真难以置信。

张胤耐心解释道:“大人,您可知道,一船香料运到洛阳,价格能翻十倍?而一匹蜀锦卖到大秦,可换等重的黄金?南海贸易,利如山海。

少府在此设卡收税,十抽其一,积少成多,自然惊人,而税收只是少府所得的一部分,大头则来自於各种贸易——“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不瞒您说,如今少府在北方修建运河、賑济灾荒的钱,三成来自南洋贸易。“

法真彻底震惊了,他忽然明白,为何太后对儒学不甚看重,却对格物、商贸如此热衷一一因为这些东西,真的能带来实打实的財富,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帝国。

离开镇南岛后,船队沿著海岸线继续西行,海风渐渐变得湿热,空气中瀰漫著泥土与植被的浓鬱气息。法真站在甲板上,望著远处逐渐清晰的海岸线一一那里是諶离(今缅甸南部),一片被茂密丛林与广平原覆盖的土地。

海岸线向內延伸,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稻田如碧绿的海洋,隨风起伏。远处,几座低矮的丘陵点缀其间,更远处则是鬱鬱葱葱的热带雨林。

“此地..竟如此肥沃?“法真喃喃道吴平站在他身旁,笑道:“諶离之地,一年三熟,雨水充沛,无需灌溉,稻米自生。若大汉能在此屯田,何愁粮秣不足?更可喜的是,翻过此地连绵大山,可与昆明公司相连,只是山高路险,

到处都是瘴病,想沟通並不容易“

法真沉默不语,心中却掀起波澜,山高路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即可,逐步探索,总可以打通道路,而疫病虽是个难题,但並非无法解决,太后不也搞出了多个药物吗?

“朝廷若真要经营此地,可先派遣医官,研究当地草药,再逐步移民。“他思索道,“况且,

諶离部落林立,彼此爭斗不休,若能分而治之,扶持亲汉首领,必可一步步掌控。“

吴平眼中闪过一丝讚赏:“謁者高见,諶离诸部,有的亲近汉商,有的敌视,我们只需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久而久之,此地自然归汉。“

离开諶离后,船队继续向西航行,而天竺大平原的富庶,远超他的想像,广的大平原上,稻田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更令法真惊讶的是,田野间还种植著大片大片的,雪白的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天竺之,质地柔软,远胜中原,“吴平介绍道,“若能控制此地,大汉的纺织之利,將翻倍不止。“

法真伸手触摸那些,果然细腻柔软,“种可曾运到国內?”

“自然运过去,不过有些种不適合水土,需要不断培育!”

“无妨,大汉格物学院可以培育!

法真又看向那些田,在培育新物种的同时,若能將这些运回大汉,再结合中原的纺织技术,必然能够织出天下最精美的布匹!

而天竺最令法真震惊的,並非其物產,而是其政治格局,“天竺竟无统一王朝?“法真难以置信地问道。

吴平大笑:“謁者,天竺诸国,邦国林立,彼此攻伐不休。今日这个王称霸,明日那个国崛起,乱得很!“

“若能分而治之,扶持亲汉政权,再逐步蚕食大汉必將无比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