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工匠社会与湖广艰难的转型(1/2)

第513章 ,工匠社会与湖广艰难的转型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7月25日,南直隶。

李文兵又在金陵巡视几天,金陵原本是江南的经济中心,这些年发展虽然不慢,但已经比不上扬州。

但李文兵更喜欢金陵的环境,扬州富虽然富,但却是繁着锦,烈火烹油之感,根本不是他想象当中的大同世界。

在扬州富商豪奢,工匠疲惫,每个人都忙忙碌碌,为金钱而奔波,整个环境充满了拜金的气氛。

但金陵虽然人口不如扬州多,富裕也差一点,但这里的工匠不用那么行色匆匆,更加从容自信。

这里的富商也没有扬州那么多,豪奢,这里没有大量的勾栏瓦舍,酒池肉林的场景。

却有大量服务普通工匠的酒馆茶馆说书馆,以及街道旁大量的足球场,在金陵有种江南水乡的从容。

产业的发展,也是分散在南直隶多个州县当中,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所以南直隶的百姓只用待在自己家乡,或者是家乡的县城打工即可,既不用千里奔波去大城市赚钱,也不会出现赚到钱,却因为难以在打工的地方立足而感到不满,这里的主角不再是那些豪奢的商人了,而是一个个普普通通,忙忙碌碌的工匠。

金陵的傍晚,整座城市才像是活过来了一样,工匠们呼朋引伴,三三两两,或是去戏院,或是去茶馆,要不找旁厂区旁边的空地,踢一场足球赛消遣娱乐。

李文兵看着这些从容自信的工匠道:“你做的很好,难怪元首继续让你留在南直隶,这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

这几年大同社的将军巡抚,每年都会调动一两位,防止他们形成山头,只有李岩的南直隶巡抚,却没有被调动,徐晨给的理由是南直隶在进行一场社会实验,让他们给予一定的帮助,今天他终于看到这场社会实践的成果了。

李岩苦笑道:“我努力了十几年,官营体系也就接纳了三十万,能影响百万工匠,但对比整个南直隶2000多万人口,依旧是杯水车薪,想要建成大同世界,需要努力上百年。”

李文兵笑道:“事情不是一代人就能做的完的,你这个模式就很好,我们一点点复制到其他行省,一点点的往着大同世界前进,让天朝文明走出治乱轮回,我等也算是不虚此生。”

“砰砰砰!”忽然一个足球飞了过来,落在他们脚底下。

一个中年的汉子走过来抱歉道:“我等的足球没有砸到你们吧。”

“没有!”李文兵笑道。

“李执政!!”来人惊愕的说不出话来,整个人也紧张的不知道该干什么好。

李文兵看着这个略显肥胖的中年道:“你倒是有点面熟,你是我们大同社的社员?”

这个时候潘旻惊讶道:“李巡抚。”

李岩笑道:“这位是我们大同社的总理大臣。”

潘旻马上道:“李执政好。”

李文兵笑道:“你们这是在踢足球赛?”

潘旻从容道:“工友之间的友谊赛。”

李文兵笑道:“踢足球赛好,既能锻炼组织力,又能团结工友,社长就说过,足球赛是属于我们工友独有的文化生活,现在各个行省都有自己的联赛,弄的也是如火如荼,我看机会成熟的时候,可以搞一个各个行省的冠军联赛,让各个行省的总冠军,去京城踢足球,加大各行省工友之间的流。”

李岩笑道:“执政您这个提议好,我的也想见识见识其他行省工友的球技。”

李文兵看着还有点紧张的孔晨笑道:“不用这么紧张,我也不吃人,你叫什么名字,你们工厂是做什么的?”

潘旻看到紧张咋说不出话的孔晨道:“他是我们厂长,叫孔晨,我们厂是生产蒸汽抽水机。”

“孔晨?”李文兵终于有点想起他了。

“你不是在扬州开工厂,怎么来金陵了?”

孔晨苦着脸道:“扬州竞争激烈,我把厂子搬迁到金陵,加入官营体系了。”

李文兵脸色这才稍微好了一些道:“能知错能改,也算是善莫大焉。”

孔晨马上道:“我一定谨记执政的教诲,我大同时间添砖加瓦。”

这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李文兵的好心情,他在南直隶考察半个月之后,踏上了北返的轮船,他要回去组织一年一度的公民议会。

话分两头,相比一路考察的李文兵,李富和刘宗敏却是一路做恶人,他们牢记刘永的话,对那些资不抵债的作坊,生产效率差的作坊该关的,关,该发卖的,发卖,工匠能安置的安置。

这一路从北到南各州府官吏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好脸色,把他们看成丧门星,对关闭的作坊,他们用尽各种方法拖,甚至请他们向元首求情,但都被两人坚决的拒绝了,这口子开了,他们后面的事情还要不要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