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相信官营的生命力与拍卖风潮(2/2)

孙可望严肃道:“比起银矿有一个关乎你前程的事情,民朝在新大陆建立了三个藩国,大都督和元首商议之后,想要再建立三个总督府,护卫这三个藩国,我举荐了你,现在大都督和元首正在商议此事。”

说来很无奈,去新大陆的民朝百姓有五分之一的都是蒙古人,尤其是这段时间的移民,蒙古人更占了一半,这就极其需要有一个蒙古籍的将领去新大陆,协调双方之间的问题。

吴克善听完大喜,都护府都督在民朝挂将军衔,算是正式踏入了大同军的最高层。

自从他领兵帮助大同社以来,一直挂大校衔,这都快过去20年了,但他也没什么不满,一来他知道自己是外人。二来能成为将军的,都是大同军当中赫赫有名的将军,他比比资历比功劳也比不过,再加上他明白自己的根基是科尔沁草原,所以也没什么不满。

当然他在这个位置一待就待了近20年,失落总是有一点。

孙可旺继续道:“但到将军之后限制也很多,亲属不能经商,你的财产各方面都要公开。”

吴克善笑道:“多大的事,过几天我就去找父亲,让他把产业分给族人。”

民朝此时如日中天,国土面积前所谓的广大,国家前所未有的富裕,更关键的是对他们蒙古人也不区别对待。民朝高层有大量的蒙古籍的官员将领,每年还有300多万的财政转移分给大漠部落。

对这些草原的部落首领来说,现在的民朝就和当年的大唐是一样,所以他们也积极拥抱加入这个朝廷。

而他成为将军就代表自己的家族正式踏入了民朝的高层,对比获得的政治利益,区区一点经济利益那又算了什么。

孙可望点头道:“有你这话就好了,你是蒙古人当中军衔最高的,立下了战功,威望也足够,再加上这些的积累,我估计你是最有可能成为都督的,过两天庶务部就会找你谈话,你要做好准备。”

吴克善喜道:“多谢妹夫的推荐。”

果然五天之后,庶务部工作人员找到他,统计了他的财产数量,说了他家人要退出商社的股份。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10月7日,京城,三司使官署。

大漠,关中,西域豪商,辽东,河北,中原,江南的富商,欧罗巴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全部汇聚一堂。

这次的拍卖会极其正式,想要取得拍卖资格,需要到民朝下属钱庄有有100万元的存款证明,才有获得拍卖的资格。

于是整个民朝商贾纷纷把自己的存款,存进大同钱庄,四海钱庄,工业钱庄等国营钱庄当中。

这其中还有不少欧罗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他们把整个东南亚的钱财全部存进去了。

这些欧罗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他们此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没想到他们都有资格拍卖这些银矿。

以前他们只能羡慕着看着西班牙人挖银矿,最多只能打劫白银舰队,这里重点点名英格兰海盗,现在终于能购买一个这样的银矿。

拍卖会三司使李富主持,为了准备这场拍卖会,李富做了很多准备。

新大陆银矿附近的沙盘,还有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过来,银矿近20年的产出数据,这些做成的数据图册,分发给所有拍卖的商贾,能让所有人都直观的看到银矿的样子,和近20年的产出。

拍卖会进行的极其激烈,这次拍卖的138座银矿,每一座叫价都极其激烈,价钱最高的一座银矿,被河套商社,西域商社,关中商社不断叫叫,价钱超过500万之后,已经是斗气了,根本不管产出能不能覆盖成本,最终被河套商社以58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这座银矿。

现场的人都带着一丝羡慕妒忌,加嘲讽的意味,看着河套商社的总掌柜温益,580万元买一座银矿,只怕挖30年都未必能回本。

罗汝才擦了额头的冷汗道:“俺老罗这些年真骄傲自大,以为自己经营天竺商社,在民朝不算顶级富商,但也相差无几,但比起老牌的商社,我不过是一个有钱点的富人。”

他最开始还叫了两轮,后面他就插不上话了,只能看着这些老牌商色不断的加高筹码。

韦富不解道:“580万拍银矿,拍下也赚不到钱,河套商社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

罗汝才想了想道:“不是为了利,那就是为名,如果后面没有叫价更高的银矿,那这座银矿就是价格最高的,能拍一下这座银矿的商社,天下人都要高看他们一眼,大家和他们做生意,知道这事也会安心,能拿出近600万元的商社,还用担心他没钱吗?”

韦富恍然大悟:“原来河套商社是要争夺天下第一商社的名声。”

后面叫价虽然依旧激烈,但大家都非常理智,不会把价钱抬到赚不到钱的情。

罗汝才了135万元拍下了一个小银矿的30年产权。

他激动对韦富道:“让商社的船全准备,运人运物资,我们去挖银矿。”

韦富激动道:“我这就去通知大户。”

而后罗汝才对自己小弟李虎道:“你去通知兄弟们,大家后半辈子是吃糠喝稀,还是大鱼大肉,就看这一次了,想发财的就跟我去新大陆。大家劲往一处使,不能让外人占了我们的便宜。”

罗汝才知道新大陆就是无法无天之地,没有值得信任的兄弟看场子,哪怕有银矿,只怕也未必能挖出多少银子。

李虎道:“我这就去通知兄弟。”

这场拍卖会持续了一天,一共拍出了1亿3200元,轰动了整个京城,整个民朝,民朝百姓第一次看到了这些富商居然如此。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新大陆银矿居然如此多,居然有138个之多。

新大陆的热潮再次占据整个民朝热点,大街小巷,酒馆茶馆都在议论着新大陆的金矿银,议论的这些富商富可敌国的财富,与买下这些银矿。

说的多了形成了羊群效应,再加上那些拍一下银矿的商人钱在报纸上推波助澜,引爆热点,不少原本想过安稳日子,也起了想发财的念,纷纷到州县官署报名前往新大陆。

拍卖会之后,报名前往新大陆的移民,增加了十几倍,这个意外之喜倒是谁也没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