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2/2)

骂的江充,委屈的想哭。

“陛下,此事与臣绝无半点干係。”

“没有干係,何以这般辩解。若在以前,没有干係你会主动要朕追查,

可现在”

“臣,臣何必杀害石德?

臣虽与太子有些许矛盾,但不至於此,不至於此啊!”

但是看了奏疏之后,江充又有点怀疑。

莫非,石德真的是我派人刺杀的?

没有啊!

他最近一直在忙著追查別的案子。

而且石德或者,便是太子头上的紧箍咒。

他有病了,才会主动把杀死石德。

刘进的奏疏里,也没有提及和江充有关。

但袁安欠江青翟钱,千真万確。

江青翟找袁安追债,也確有其事。

就那么巧?

你江青翟借给袁安钱,袁安的祖宅就被石嵩强占,他一怒之下就跑去刺杀了石德?

都太巧了,巧的彼其母婢之。

被汉帝骂的浑浑噩噩,並且命他留在长安,隨时听候调查。

估摸著,这件事还没完。

等江充走出未央宫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刘据。

刘据看到江充,眼都红了。

他推开李禹,衝上去就抓住了江充。

江充身高体壮,比刘据强壮不少。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被刘据追著抱头鼠窜。

他的扈从想要阻拦,却被李禹和无且出面拦阻。

两人,在宫门外都拔出了宝剑。

正好刘屈与侍郎马通有事求见汉帝,见状忙出面阻止。

他二人,明显是想要帮著江充。

可谁料想,暴胜之和司直田仁路过,见刘据落在下风,立刻上前和江充等人扭打在一起。

消息传到了宫中,汉帝破口大骂。

隨即,他命郭调集未央宫卫前来,把几个人全部拿下。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看看殿前衣冠不整,鼻青脸肿的眾人,汉帝直觉气冲头顶。

“尔等不是朕的太子,便是朕的大臣。

刘屈麓,你参合什么?太子和江充有误会,他二人自己可以解决。暴胜之,还有你,田仁,与你二人又有什么关係?几个人加起来超过二百岁,在朕的宫门外大打出手,与那田舍翁有何区別?你们,你们便不能用心做事,

整日与朕添乱?”

一顿破口大骂之后,汉帝做出了惩罚。

太子刘据禁闭太子宫十日,除俸禄一年。

江充闭门思过,罚俸禄一年。

刘屈麓、莽通、暴胜之和田仁,皆罚俸禄一年。

眾人各有想法,却又不敢反驳,乖乖的领旨,而后灰溜溜的走了。

待他们离开之后,汉帝立刻带著郭走了。

而霍光等人留在宣室殿的偏殿里,窃窃私语起来,一个个都显得兴致勃勃·—.—·

“皇后,你儿子学会与人打架了。』

汉帝气冲冲走进了椒房殿,见到卫子夫,就大声吼道。

只是吼完了,他却突然噗笑出声来。

“仁安和谁打架?”

“还能有谁,江充——-你儿子长能耐了,追著江充在未央宫宫门外打。

后来刘屈麓、莽通还有暴胜之和田仁也加入其中。打的那叫一个热闹,只怕用不得太久,便要传遍长安。朕的脸面,朕的脸面-—---都快要被你那个儿子,给丟尽了。”

卫子夫给了汉帝一个嫵媚的白眼,昔年风情犹在。

“便是臣妾的儿子,不也是陛下的儿子吗?』

汉帝想了想,点了点头。

他走到案前,从桌案上捻起一枚浆果入口。

酸酸甜甜·

“这是甚浆果?”

“桑葚,西域所產。进也不知是从何处找来的浆果,臣妾觉得不错。”

“为何只与你,朕却没有。”

“是啊,进虽无有浆果供奉,却交了两万四千金。”

“可朕不是赏赐他了五万金吗?”

“祖父赏赐孙儿,天经地义;祖父找孙儿要钱,却是臣妾头一次听闻。

汉帝打了个隔,嘿嘿笑了起来。

“话说,仁安从未打过架,今日怎地会找了江充?”

“还不是石德之死。”

“与江充有关?”

“应该没有,只不过恰逢其会罢了。”

“妾身记得,仁安上次与人动手,还是二十多年前吧。那次他见刘旦欺负,想要阻拦,却被刘旦和刘胥两人联手打了一顿。从那之后,就未听过他与人动手。”

说完,卫子夫好奇问道:“贏了,输了?”

“吃了点亏,但估计是占了便宜。朕当时太过恼怒,以至於忘了询问战果。”

说到这里,汉帝忍不住又笑了。

“总觉得,仁安还没有长大似地。”

他的脸上,流露出一抹罕见的温情。

一旁的卫子夫闻听,也不禁低下头,笑出声来。

“对了,进这次离开,多久回来?”

“怕是短期之內,回不来。”

“直凭忙吗?”

“他也是个好折腾的性子。练兵就练兵,交给赵破奴他们负责就是-——

偏偏自己鼓捣出了一个什么操典出来。我听他说,此次大操典要持续一月,

到下月十五日结束。他说他身为主將,自然不可缺席,所以一定要从头到尾,跟著才行。”

“他行吗?”

卫子夫露出了担忧之色。

“他那身子骨——·

“皇后可別说他身子骨了,也不知道吃了什么,个头是赠赠赠的长,已经比我高出半个头还多。那小子的体魄,我看不比胥弱。弄不好,我刘家又要出一员猛將了。”

“做甚猛將,好好读书,在家里不好吗?”

“男儿的事情,你一妇道人家懂什么-朕就喜欢他那种好折腾的劲儿。”

“陛下喜欢就好,陛下喜欢就好!”

“不过,朕也是奇怪,他怎能有恁多奇思妙想。

他这次做出的操典,朕以为颇有章法。只是消耗太大—---他那虎豹营骑一年下来,怕是耗费几亿钱,甚至更多。好是真好,可却无法在军中普及,

有些可惜。”

按照刘进的计划,虎豹营骑成军,需费三万金,逾五亿钱。

他这一营,可比之两个长水胡骑。

“这孩子,拿来恁多钱?”

“你可別小看了他,进在赚钱上,还是颇有些头脑的。“

“臣妾只是担心—-他忙於军务,会不会怠慢了姝娘和翁须?『

“他可不会,没见他又弄了个胡姬,如今在候府照顾呢。”

“胡姬?哪里的胡姬?”

汉帝露出了不虞之色。

“是司马老贼的义女。』

卫子夫一愣,脱口而出道:“进何时与那老贼混在一起?”

看得出,卫子夫对司马迁也是恨之入骨,否则绝无可能隨著汉帝一起咒骂司马迁。

也难怪她如此。

她看过司马迁对她的描述。

说的她好像个不知羞耻的小三一样勾引了汉帝。

嗯!

虽然事实接近,却过於直白。

卫子夫曾找人试图让他修改美化一下,结果被司马迁严词拒绝。

反正,从李陵归降匈奴,司马迁腐刑赎死之后,双方便埋下了恩怨汉帝对司马迁美化项羽的文章不满,更不满他把项羽列入本纪。他有些阻止,但司马迁寧死不改。口口声声此史官本份,如果你要我修改,那不如把我杀了。

汉帝,还真有些下不去手。

矛盾越来越深。

司马迁的笔,也越来越锋利。

以至於汉帝很司马迁入骨,卫子夫同样如此。

你给李广写了个《李將军列传》。

却给卫青霍去病弄了个《卫將军驃骑列传》。

我弟弟卫青便不值得单独列传?

我外甥霍去病,不值得单独列传?

论军功,论能力,论名气,论官位,他李广算什么东西,能和我弟弟外甥相提並论?

也是汉帝和卫子夫还算是通情达理。

换个人,司马迁死不死不知道,但他的《史记》一定会尸骨无存。

如今听说司马迁献女,卫子夫就不痛快。

汉帝也是如此。

夫妻二人忍不住在椒房殿里,你一言我一语,大骂司马迁。

也让门外的郭和倚华,觉得很尷尬。

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两人只能你看我,我看你,摇头苦笑连连。

“郭翁也知此事?”

“喏!”

“那胡姬,美哉?”

“瘦骨鳞,何来美之说。”

“我觉得郭翁怕是偏见了————.-平舆候的眼光,应该不差。“

倚华对郭的评价不是很满意。

於是和他討论起了女人。

郭有点想骂人!

我特么———·

我一个太监,你和我谈女人?

要不要脸啊!

可他又不好得罪倚华。

毕竟,倚华是卫子夫的心腹,汉帝对她也颇为讚赏。

她在宫中的地位,就如同他在汉帝面前的地位——“

“对了,怎不见之前陪郭翁那小黄门?”

“谁?”

“就是之前总跟在郭翁身边,驾车的车士。”

“弘恭?”

“我不太清楚。”

“那就是弘恭了,他这两日患了风寒。”

郭眼珠子一转,突然笑道:“长御怎地问他?”

“也没什么,只是觉得那小黄门,颇有些俊俏呢。”

“哈哈哈!”

郭闻听,也就放下心来。

“俊俏倒算不上,不过还算机灵。若长御喜欢,老臣便让他来椒房殿服侍?”

只看郭那一脸猥琐的笑容,倚华就知道,这老货一定是想歪了。

她强忍著怒气,笑著拒绝道:“算了,我就不夺郭翁所爱-—--况且椒房殿乃后宫,进出之人需要严查,手续繁琐。我不是说他不可信,只是觉得没什么必要。”

“也是,老臣也听说,皇后最近在后宫里立下了不少规矩。”

“你也知道,之前—...“

“老臣明白,老臣明白。”

郭当然清楚倚华说的是什么。

那算是,丑闻吧!

便是郭,也不敢轻易提及。

“其实这样很好,老臣近来也在思索,是否应效仿长御,把身边的人也清查一下。

有些人啊,总是不愿陛下过的高兴。“

“正应如此。”

倚华想了想,突然开口道:“特別是那些身怀异术之人。”

“异术?”

“我也是听別人说的,不晓得当不当真。西域有一种眩术,可藉助药物之类,令人在不知不觉中入眠,而后干扰人的思绪,令人紧张或者焦虑。此前,宫中发生了巫蛊之事,万一有人学会这种异术,只怕会让刚平静下来的宫里,再起波澜。”

“嘶!”

郭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眩术,不免有些心惊。

沉吟许久,他说道:“多谢长御提醒,老臣会留意此事。”

与此同时.·

大殿里,突然传来了汉帝和皇后的欢声笑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伴隨著进入隆冬时节,天气越来越冷。

11月21日朝议,右丞相刘屈麓,突然弹劾左丞相公孙贺,言他教子无方。

公孙贺,面无表情。

他知道,汉帝的耐心已经用尽。

於是,他主动请罪。

汉帝並未斥责,只是命廷尉依律处置公孙敬声。

挪用1900万钱,钱不多,但性质恶劣。

哪怕公孙贺把这钱补交上来,公孙敬声身为太僕,也罪责难逃。

九卿之一啊!

你得多缺钱,才会去挪用北军的军餉?

发生了这种事情,便是公孙贺身边的人,也无法站出来为公孙敬声开脱。

好在,公孙敬声早已经被秘密送入詔狱。

否则他若此时站在朝堂之上,估摸著公孙贺想死的心都有。太彼母婢之的丟人了!

丞相府,缺钱吗?

就算丞相府缺钱,也可以找卫府借嘛。

你要是挪用个几亿钱,也算你的本事—·

偏偏,1900万钱。

我公孙贺缺这1900万钱吗?

一场朝议,公孙贺始终都低著头,一言不发。

最终,汉帝下旨,除公孙贺左丞相之职,闭门思过。

无汉帝旨意,不可踏出丞相府大门一步。

公孙贺,落寞的离开了未央宫!

司直田仁,暂领太僕一职。

也有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过,反响不是很大。

倒是看向刘据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警惕。

特別是刘屈麓,皮里阳秋的恭喜了刘据几句。

而刘据则一脸茫然表情,似乎对田仁暂领太僕这件事情,一无所知。

你变了!

刘屈心里暗自咒骂。

石德死后,刘据变化很大。

不再似以前那样唯唯诺诺,而且还学会了装疯卖傻。

他,好像变得有点不太好对付了——·“·

刘屈麓退朝之后,在宫门外拦住了江充。

“太子羽翼越发丰满,且变得越来越古怪,当如何是好?”

意思就是:你得加把劲啊,不让刘据成势了,以后可就不好对付了。

江充冷遮脸,默默看了刘屈一眼。

你真母婢之的不要脸。

老子现在这种情况下,敢乱来吗?

石德之死虽然已经结案,可事情並未结束。

汉帝一日不吐口此事和江充无关,那么江充的嫌疑就在,就会受到各方的监察。

江充相信,他这会儿和刘屈说话,只怕很快就会传入汉帝耳中。

不止汉帝,还有那个平舆候!

司隶校尉的人员,越来越整齐了。

八从事尚有一个职位出缺,不过据说已经预定了王贺。

王贺,可是江充当年的仇人。

一俟他就位,绝对会撕咬江充。

与此同时,十二假佐又增添了两个人。

一个名叫田延年,原阳陵尉。

也不知怎地就入了刘进的眼,一下子从三百石的阳陵尉,变成了六百石的假佐。

还有一个田千秋,长陵人。

本战国时田齐后裔,后隨先人迁徙至长陵。

此前,为高寢郎。

就是供奉高陵陵寢的官员。

此人年纪不小,已五十多岁。

身高八尺-—..-嗯,齐鲁大地之人的標配身高。

容貌伟岸奕丽,处事极为老辣。

田千秋之所以能被司隶校尉徵辟,盖因他和樊胜客是老乡。

刘进此前返回长安时,有一次在家中閒聊,感嘆身边可用之人太少。

樊胜客的妻子仲氏女正好在照顾李姝和王翁须两女,於是便顺口提起了田千秋。

说这个人很有本事,只可惜没有门路。

刘进返回奉明之后,又询问了樊胜客。

樊胜客对田千秋也是极为推崇,认为他做事很乾练,也非常老辣,更通晓人情世故。

司隶校尉,监察七郡。

若没有这种通晓人情世故的,还真不行。

於是在打探了一番情况之后,刘进便命人把田千秋调来司隶校尉任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此前司隶校尉活力有余,稳重不足。

虽然有黄霸坐镇,但其他人大都年轻。

有了一个田千秋过来,正好能有所补益。

田千秋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便赶来长安··

司隶校尉的人手,不断在增加。

吏员也变得充足起来,增加至一百三十人。

再加上千二徒隶,使得司隶校尉结构不断趋於完满,其势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江充,已经感受到了司隶校尉带来的压力。

司隶校尉的存在,不断压缩绣衣使者在京师的生存空间。

加之朱安世至今音讯全无。

江充不得不谨慎起来。

言行之中,再无之前那种囂张跋扈的气焰。

“右丞相,太子成长,乃是好事———-与陛下而言,太子成熟起来,正可排忧解难。”

我暂时动不得,还是你来吧。

否则,等陛下真的与太子放权,咱们都难办。

刘屈深吸一口气,不再囉嗦,便转身登上了车仗。

12月初九,长安再次喧囂。

燕王刘旦率部曲返回长安,准备参加岁末祭天大典。

又两日,广陵王刘胥也回来了。

河间王刘庆因身体不適,抱病未能前来。

中山王刘辅,也就是中山靖王的孙子,第三代中山王,也因为月前摔断了腿,无法前来。

无奈之下,只能派陆城候刘贞代表刘辅前来参加祭拜。

嗯,刘贞。

即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先祖。

各路藩王,或亲自前来,或派遣代表。

12月16日,鲁王世子刘庆忌,在漫天大雪中,一路风尘僕僕,隨车仗进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