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懿文太子(2/2)

即便已经知道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乾的很不错,还被后人给了个永乐大帝的尊称。

但在朱標未死的时空中,朱元璋却还是没有动摇要把皇位传给朱棣的念头。

朱元璋自信这个由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將来上位之后一定不会比老四要差!

况且这后人这话说的也的確很有道理,要是標儿能够顺利继位,就可以给后人开一个好头。

唐太宗李世民何等的雄才伟略,一出玄武门之变,搞的后人有样学样,皇位的更迭全部要宫变进行。

这也就是运气好没闹出什么乱子,这一个不好,就会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到动盪之中。

“標儿啊,你看到后人说的话没有,也不要因为老四这兔崽子的成就妄自菲薄了,保重好身体,这位置你坐了绝对不会比老四要差,还反了他了。”

朱元璋用力拍了拍朱標的肩膀,他之前就在奇怪老四是怎么將这天下拿下来的,有那么多大將,还有蓝玉那些杀才在,这老四成了精不成。

现在这么一看原来还有他的功劳在里面。

朱標有些苦涩的点了点头,这后人对他如此高看,老四又如此有能为,倒是让他肩膀上压力大了不少。

蓝玉等一眾淮西勛贵看著天幕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这蓝玉案又是怎么回事啊。

太子爷你可一定要保重好身子啊,你要是死了我们也没得活了!

【我也更认同朱標一点,主要是朱標这个太子跟其他人不一样。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对於太子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个绝大的难题,一方面皇帝希望看到一个优秀的接班人,另一方面接班人如果太优秀,那又会对於自己的位置有威胁。

这就造成一种皇帝对於太子处於非常拧巴的状態,既培养又打压,而懿文太子就不同了,朱元璋对他的这个儿子几乎没有任何防备,自己开国打天下的班子都可以跟朱標共用,满朝文武数来数去全部都是太子党。

朱標在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行使了部分皇帝的职责了。

举个例子,朱元璋在批阅奏摺的时候,朱標也是一起的,甚至可以说这些奏摺都是朱標先看,看了之后再给朱元璋看,这种待遇要是被其他太子知道,估计能羡慕的哭出来。

而朱標的能力手腕心性也不用多说,洪武四大案,朱標亲手办理了三个,满朝文武还都夸讚太子温纯善良,这种手段你就学吧,一学一个不吱声。】

【朱標继位在当时真的就是最优解了,哪怕他的能力比不上朱棣,但是对於当时大明来说,发展是一定要比在朱棣手中要好的

一方面政权可以平稳过渡,没有靖难四年的內战,另一方面一方面淮西勛贵不会被大清洗,这些能打的將领,再加上一个能征善战的朱棣,我都不敢想蒙古那边的压力有多大

而且朱標威望手腕可以压住所有人,我怎么想也不认为会比永乐要差。】

天幕下,各朝各代的太子们看著朱標的待遇,羡慕的都要哭出来了。

不是,这样的待遇是真的存在的吗?

唐朝前期的太子们心里酸的像是喝了一整瓶醋,他们別说能和老爹共用一个班子了,能安稳的活下去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

这破太子他们是真不想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