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江南风浪大(1/2)

第535章 江南风浪大

两人就这么结下了虚假的情谊。

许宣尚且不知道老家被人摸了进来。

尽管他在周边布置了很多手段,还有于公以及白素贞坐镇。

但修行界的手段繁多,有心算无心之下只能被动应对。

他现在的正在分析大晋的消息。

自己在变,世界也在变,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随着个人心意而转变。

从陆学长和诸多教授那里得知今年朝堂变迁非常大。

主要就在于晋帝挨了一巴掌后就没有再回丹房修仙。

先是砍了几十个人的脑袋,又赐予了国师更多的权限。

接着正式回归朝堂,似乎有励精图治之样。

那么分散的权利如何收回,以及和臣子之间的博弈就是今年最主要的问题。

几方势力都在疯狂洗牌。

有依附皇权的,有依附世家的,还有几位王爷也在折腾。

这九州突然就因为天子要振作而乱了起来,当真是讽刺。

江东,西南,还有北地权贵已经开始了暗斗。

陆学长的两个兄长作为江东陆氏的代表已经入帝都交游权贵门第,拜访名士造势,准备出任。

学长自己也可能会在年中离开扬州,前往帝都为家族增势。

这样许宣就要在扬州重新寻找一个靠得住的官员来合作。

原本桐庐的西门县令因为铲除水神庙,机缘巧合还镇压了白莲起事,加上背靠白鹿书院的关系本来准备升迁州里担任重要职务。

可惜去年年底因为疫鬼祸心,出了子弑父的大案,吃了挂落,反倒是被摁在了桐庐不得动弹。

其中最凶险的是西门县令竟然给弑父之人上了陈情,这份勇气很了不得,随后的结局也是预料之中。

案子的内情中什么父亲做的多过分,多没有人性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因为此案可以说是在明面上挑战了自汉代以来以孝治国的体系。

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就是司马家也是希望底下人都是忠义孝顺之辈。

白鹿书院在这件事上拼尽全力也只是保住了西门县令的官职不变,升迁.以后就不要想了。

仕途无望,前途暗淡,这样的境地让许宣有点想要去发展发展对方。

毕竟这位是真正的谦谦君子,还被圣父打碎过三观,做事也很有章法。

是个可以争取的人才。

如此西门县令的名字就被记在了小本本上,感谢朝廷的馈赠。

然后是钱塘县令暂时空缺,由宋郡守暂时代管。

作为大本营,许宣还是很关注的。

钱塘之所以会空缺是因为有两个顶级权贵的二代在争夺这个位置。

本来这点小官不至于,但谁叫碰上了呢,那就绝对不能相让。

说是孩子历练,实则是大人斗法。

其中一个叫做顾毗,顾荣之子。

出身江南大姓“吴郡顾氏”,算是个本地人。

顾荣算是当世名士之一,走的是世家之中的传统名臣路子,最是喜欢组合出道。

少年时和几位江南的俊杰组过“五俊”,前往洛阳后又和其他俊杰组了个“三俊”,可见此人对于俊的执念。

其子走的也是这个路线,只是目前没有合适的人选一同出道。

这样的人最是难办,也不好结交,因为他们真的认家世。

像许宣这样的再有才华也是理都不理,除非去当人家家臣,就算在家臣里也是最底层。

而且顾家和师教授也有些恩怨。

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既是形容他才情出众、品德高尚,如同琴瑟之音般和谐美妙,又如同龙章般五彩斑斓、尊贵吉祥。

又有赞扬其声乐之道的精深。

师教授偏偏看不上这种世家互相吹捧的音乐大家,二人曾经因此交恶。

当然也有师教授和沈山长这对好兄弟乃是草根出身的原因,这种鄙视链在上层非常明显。

所以顾毗想当钱塘县令,许宣是不愿意的。

而另一个二代也很麻烦。

荀勖之子,荀辑。

他爹也是个厉害人物,善于逢迎,被时人比作倾覆国家、搅乱时局的贰臣。

和贾充,冯谿组成朋党,算是半个皇权派,以及半个后宫派。

但其为人谨慎,每有参预的国家大政,都闭口不言,不愿让别人知道他参与其中。

可见心思有多阴沉,咬人的狗不叫啊。

当然这位和师教授也有点恩怨。

其人掌管乐事时,又修正律吕,曾研制笛律12支。

这次的恩怨在于对方典校图书时把师教授留下的曲子没有排列进去,而且还多有鄙薄之语。

认为固守圣皇之曲或者惊鬼神之曲都是哗众取宠之辈。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师教授和他的好兄弟草根出身,和颍川荀氏根本没得比,也是一个看家世的。

目前钱塘县令之位暂时空置,等到二大世家斗法完成再说。

这.一地之百姓就这么被人放弃。这魔改的大晋,早晚要完。

而师教授得知两个仇人的儿子要来钱塘当县令,最近都没有脱衣服了,可见心情有多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