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太子行踪(1/2)

刘景早已没有了那往日身为储君贵胄的轩昂神色,只剩下一片槁木死灰般的淒凉。

身侧相伴的季夫人也是面容憔悴,玉减香消,毫无往日的风情绝色。

夫妻二人一步步逼近断头台,刘景望著台下一片群情激愤的面庞,唇边掠过一丝苦涩,转而喟然长嘆。

驀然间,他忽然看到了几道熟悉的身影。

只见王浩和小青忽然出现在了人群当中,小青怀中的襁褓,令刘景讶然万分,心中那丝重担也隨之释然。

转头过去,刘景恍惚间从季夫人嘴角看见一丝微笑,仿佛是在向王浩和小青致谢。

或是察觉到了刘景的目光,季夫人也是转头看向刘景,嘴角依旧带著那抹笑容。

隨后,传音入耳。

是那道熟悉的声音。

“放心地走吧,你们的孩子,我会照顾好的!”

刘景也是微微一笑,又望向王浩他俩,心中默念一句“谢谢”,隨后,刽子手的鬼头大刀一挥而下。

咕咚一声。

人头霎时间滚落在地。

半晌,另一颗人头也落在了旁边。

纵使怀中婴儿仍在呼呼大睡,小青依旧替他捂住了双眸。

王浩默然不语,在送別刘景这一程后,便拉著小青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

京畿一带。

东湖县。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

农人万寧肩挑微沉的扁担,步履匆匆转进自家小院。

回身掩上那扇吱呀作响的柴门,动作轻悄,犹不放心,又於门缝间探身,屏息凝神,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四周。

寂静无人,只有晚风呼呼,虫鸣点点,没有半分可疑的行跡。

万寧放下心来,將扁担卸下,转身踏过门槛,只见昏黯的堂屋里,有著一道伟岸的身影。

布衣难掩往日风尘,那双眼中沉淀著威严。

在他身旁,还有著几位腰带佩刀的武师,都是对其死心塌地的门客隨从。

万寧心头一凛,当即纳头便拜,恭敬道:“太子殿下金安,草民万寧来迟,还望殿下恕罪。”

刘兀见恩人如此大礼,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自他兵败逃亡,亲朋皆散,好在有一门客万寧仍旧不离不弃,將他们一行人藏匿於自家农舍。

他急趋两步,伸出双手,欲將万寧搀起:“恩公何须多礼!快快请起!此番落难,蒙先生不惧牵连,慨然收留,已是再造之恩,兀感念肺腑,何敢言『殿下』之称?”

万寧却不起身,愈发赤诚起来:“殿下所言乃是折煞草民!殿下昔日执政,励精图治,泽被四方。在饥荒时,賑灾济粮,如今殿下龙困浅滩,收留殿下一行人,乃是我万寧的荣幸,实不敢当『恩公』二字!”

刘兀唏嘘不已,自己沦落这般田地,全靠那江奇的一手攛掇。

江奇业已身死,刘兀纵使再仇恨也无法挽回一切。

万寧家徒四壁,本就难以维生,如今家中又添上几张待哺的嘴,境遇更是每况愈下。

一家人全靠万寧日夜不停地编织草鞋拿去售卖,才能勉强换得几枚铜板度日,有时行情不行,甚至一个铜板也捞不著。

刘兀思索片刻后,终於开口,声音低沉又带有一丝果决:“万寧恩公,如此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我想起一人,他是我故交好友符贵。早些年他家中落难,我曾倾力相助,助他度过寒冬,这才有了他今日在东湖县的家业声望。我深知其秉性,念及旧情,或许他会收留庇护我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