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麦收(2/2)
其余人顿时不敢说话了,这娘们的官威比那些百户千户都大。
至少那些百户千户,可不敢在北极武面前扯虎皮耍威风。
云土妹这种懂点知识的女人,偏偏就敢做这种大老爷们不敢做的事情。
北极武随意道:“工作时间干工作,领工资的事情等十五号专门去做就行了,继续干活。”
北极武刚说完,云土妹就对着刚才说话的女人骂道:“快点干活!在族长面前还敢偷懒,你们这些人一点都不忠心,以后不让你们当家奴了,一家子都给你们分出去!”
其余人顿时都不敢抬头了,赶紧低着头干活。
户口从公共户口里分出去,就要去乡下种地,接受千户们的管理。
工厂里的人经常去给各个村社送工具,对当地的生活很了解,也对自己等人投靠这里以前过的苦日子有深刻记忆。
一旦从家奴队伍里分出去,那以后就吃不到北极武直发的福利了。
北极武走到哪里儿,哪里儿就是皇城根儿!
看到其余人都老老实实服气了之后,不知死活,也胆子很大的女青年云土妹就又高兴的跪在北极武面前。
“族长,这个月的生产任务保证完成!别说是一个月九百台,就算是一千八百台,我们也能完成!”
云土妹竭尽全力地讨好北极武,幻想着得到北极武的重视,能当北极武的直属女奴。
北极武淡定的说:“一千台就行了,我在这里看过,太多了不切实际,也无法长远,你继续保持努力就行了。”
“偷懒逃工,或者干活不行的,迁户口去乡里,正好前阵子损失了约莫百户,正好需要补充。”
云土妹迅速道:“是!主人!”
北极武纠正说:“喊族长,不要擅自使用称呼,以后非千户和我身边干活服侍的人,不许自称奴才,以后再犯,直接取消当前职务!”
云土妹这下子老实了,“是!族长!”
云土妹还没有资格当北极武的奴才,现在还算是奴隶,当然也是乡下人眼里的城里人。
在多个农具厂和建设队伍的努力下,全郡大半年内建设五百台水车脱粒机,以及大量可以在晒谷场使用的人力木头脱粒机。
五百多台水车遍布九州多个地区,全都是沿河而建。
好在境内的河流不光是桑干河一条,还有十多条大河可以利用,借助着山势的落差,遍布各个村社。
东西五百里的疆域内,每个沿河村社都搞了一个。
七月下旬的时候,山北五千农家口人带着镰刀斗笠,骑着马跑了四五天,来到山南麦田开始干活收麦。
三十多万人需要收获一百五十万亩麦,这些都是北极武的公田,北极武还有一百五十万亩的粟米地。
今年规定的四百万亩地,北极武自己搞三百万亩,其余的领主自己管自己家的地,但是派人过来帮忙的话,可以给钱算工资。
三十万人每天收麦不到二十五万亩,从南到北一周时间收完了一百五十万亩麦。
北极武自己去田地里检查了一下,也和家里女人一起收了五亩地,大致摸清楚了如今的产量。
***
13110生产队,四号成员桑羊安正在晒谷场干活。
妻子已经怀孕十个月,这几天就是要生孩子的时候。
为了养活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也为了有钱请接生大夫,桑羊安主动担任了村子里的读书先生。
村社里识字的不多,桑羊安凭借能读公告和报纸,成为了村子里少数做体面工作的闲人。
此时在一群人的注视下,桑羊安拿起昨天的报纸开始读。
“今年小麦收获工作圆满结束,共收一百五十五万八千亩小麦田,收获入库粮食……”桑羊安顿了顿,数了数数字,“收获入库粮食24930万斤,小麦亩产150斤。”
“这些小麦足够全山农郡五十万人吃一年的!”
“而我们的邻居晋州,因为大旱多地受灾,雁门关后一个县有旱地28万亩,年均产量约1800万斤,亩产仅65斤,更南边的晋南地区,颗粒无收,庄稼死绝,朝廷赈灾款迟迟不到。”
“根据山农族族长的最高指示,凡是作奸犯科,婚外通奸,总是心心念念想要回家的人,一律遣送至雁门关,交由南边雁门关守将处置。”
“距离粟米收获还有不到十天时间,要求各个千户村社做好粟米收获入库工作,明年开始,族长将不再对千户村社进行干涉,各个村落应自行按照今年经验育种,耕种,收获。”
“从明年开始,不再对非公共户口集体发放粮食,工具,耕牛,各个千户应该肩负起领导责任,如果觉得自己没能力,可以辞职。”
全村数千人眨巴着眼睛看着,眼神里可能看不到桑羊安,但是脑子里都是桑羊安说的话。
不光是13110生产队,其余千户和村民也都感觉情况很不好了起来。
整个山农郡刚分封了不到一年,突然之间就滋生出大一统的期望了。
就像是乡下地区的民企员工希望变成国企一样,乡下小老板也同样希望寄生在国家体制里。
士大夫集团比皇帝更希望大一统,只有大一统,朝廷里的官员才能掌握插手各个地区的影响力。
虽然也有人想要继续分封,像是草原部落首领一样当山大王,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在大一统王朝里,上层军事贵族能够获得的资源远超过自身封地的收入。
千户相当于镇长,农业时代管理一千户人,还要负责自备武器战马打仗交税的镇长,肯定不如大一统王朝的一个地方官员捞的多。
北极武的分封制很不得人心,这种把功臣排除在国家待遇之外,还让功臣自己养人养马购买武器粮食上阵杀敌的封赏,时间久了肯定会有人想造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