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镇北(1/2)
第120章 镇北
雁门关的攻克难度远大于飞狐口,属于古代地形和军事工程的典范。
北极武将南边的事情交给了雁门关守将,自己带着人前往同州。
石山口多半挡不住契丹人,如今契丹大王派了北院大王耶律颜基带五万骑兵南下。
农家口西边是蒙古人,北面和东北面大草原都是契丹人,防守的要塞是石山口。
北极武到达同州后,直接面见了等候已久的阿岱海。
阿岱海的身边跟着两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三人见到北极武后就跪下。
“族长!孛儿只金氏族并无毁坏盟约的意思,也不会听从南朝皇帝的话攻打您,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山农族赠送了我们过冬的茶叶盐巴和炭火。”
“巴图达吩咐他的两个孩子在这里作为人质,证明我们没有听从南朝皇帝的话。”
北极武点了点头,“好,山农族会记住这些,今年塞上草原水草会比往年肥美,之前你们借用的债务我宣布取消,今年我也会借给你们粮食盐巴和铁器茶叶,利息依旧是每年十分之一。”
阿岱海感激道:“谢谢您,如果您需要勇士,归化城的草原男儿愿意与山农族一起作战!”
北极武已经休息够了,站起来朝着门外走去。
“今契丹人带了五万骑兵过来,你们三个回去,告诉孛儿只金,让所有战士去契丹人那里。”
“我会击败契丹人,但是可能没时间去收拾逃跑的人,你们拿到的东西和人可以带回去十分一,剩下的送到农家口就行了。”
说完,北极武就带着手下人走了。
阿岱海看着北极武离去的身影,站起来对着两个丈夫的儿子翻译北极武的话。
两个蒙古人都知道北极武的神勇,立刻着急的回去通知孛儿只金。
在蒙古人骑兵从蒙古草原前往草原天路时,北极武已经从修好的土路上快速到达了农家口。
“石山口守住了吗?”
北极武直接询问。
吕思明回答说:“应该还没有到,集结五万骑兵需要不少时间,估计就是这几天了。”
北极武正要去石山口,吕思明提醒说:“主人,石山口的守卫是杨向云,他那个人实力还不错,应该能守住一阵子,就是长城屯那边有些不好说。”
“高时勉这个人,臣也不知道他有多少能耐。”
北极武对自己几个手下多少了解一些,“之前蒙古人过来打的时候,石山口和长城屯不都防御住了吗?”
手下人不是菜鸟,都是真正阻挡过草原骑兵的人。
吕思明不好意思说:“长城屯缺乏飞狐口和石山口那样的天险,高时勉这个人唯唯诺诺,看起来容易上当受骗。”
高时勉就是被吕思明骗了之后才投降的,确实是被骗过。
北极武无所谓,“我去长城屯,孟和同去增援石山口,郎无病和薛崇虎跟着我,王象带着铁骑兵在石山口等着,如果我杀出去了,立刻出城夹击!”
众人齐声道:“是!族长!”
北极武带着三千轻骑出发,进入西北草原,孟和同带着步兵,王象带着铁骑兵去增援石山口。
同州武州等地,依旧是防范西方的蒙古人,免得家被偷了。
打仗的就三万男丁,其余人负责种地和后勤。
虽然很多女人都怀孕了,很多男人也要忙着打仗守城,但是种地的工作并没有耽误。
女人也可以驾驶牛和马耕地,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力气和耐力。
新加入的四万人也加入了后勤工作,负水利设施和制作箭簇草鞋绷带等工作。
蒙古人也在为北极武放马牧羊,将所剩不多的羊儿带去草原进行恢复。
因为积雪融化,屋檐下到处都是积水。
粮草运输困难,数万大军聚集在河谷盆地后显得极为拥挤,又因为大部分穷人都被杀光了,想要从本地征调民夫和女人,也变得困难了许多。
城外的村子里找不到钱和女人,自然就从城里找。
大军一波接着一波从城里路过,刮了一层又一层。
山涧的水流挡住了南方的大军,也阻滞了草原骑兵的速度。
石山口外,北院大王耶律颜基看着前方的城池,直接下达了命令。
“进攻!南朝军队已经从三路夹击,此城防守薄弱,立刻拿下!”
没有劝降,直接进攻。
数万大军一起攻城,能够行为极为恐怖的威慑力。
用心理战攻破士卒百姓的抵抗心理,就会让他们变得只会逃跑,不敢反抗。
可惜附近到处都是泥浆,无法扬起土尘,不然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过来,就能形成巨大的烟尘,营造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五万大军只出动了一万,其余人负责清扫附近的村庄,掳掠人和物资当军粮。
前方的骑兵刚到五十米内,城上的弓箭手直接从垛口冒出,松开箭矢又迅速消失不见。
箭雨一轮接一轮的射下,骑兵们也不断地往前冲。
在五米宽的护城河前面,骑兵们就算是跳过去也无可奈何。
刀枪撞不开城门。
城墙下的骑兵很快被射杀干净,在死了一百多骑兵后,先锋官很快过来喊话。
“山农族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尔等若是投降,我主愿意给你们高官厚禄!”
回答他的是一阵密集的箭雨。
不需要杨向云回答,其余人就替他做了回答。
没有投降可言。
山农族的发型一开始看不惯,但是时间长了也觉得短发好,洗头睡觉戴帽子都方便。
契丹人的发行就难看至极,比起骑马抢劫的契丹人,大部分还是更愿意接受农耕为主的山农族。
最重要的是谁敢说投降,下面人都可以杀了稳定军心。
打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众人并不怕外面的五万大军。
“用力射!”杨向云笑着喊道:“等族长来了,就没我们立功的机会了!多杀些!”
城墙上的弓箭手笑着说:“我也想多杀几个,这帮胡狗都跑了!”
契丹人已经退到了后方,南院大王耶律颜基对着副将耶律洪哥下令。
“去将附近的汉人都抓过来,让他们去叫门,若是不开就拿他们填河。”
耶律洪哥回答说:“已经去了,附近的村庄都已经没有人了,应该是提前知道我们过来。”
耶律颜基平静道:“继续找,一定有不听话,不知道躲进去的汉人。”
“是!”耶律洪哥安排手下继续去找。
按照契丹人自古以来对汉人的印象,汉人不会集中住在一起,肯定会有不少住在外面地方。
他们没有县里的田地,只有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才能有一些土地耕种居住。
这些人往往势单力薄,就算是有村子也形不成抵抗力。
只是山农族并非如此,山农族有着极为高效的组织能力,最低也是旗长,一个人管十个人,而且旗长通常在村子里担任联络和记录工作。
田地为集体耕种模式,居住也是集体村庄,吃饭干活一起,房子互相帮忙盖,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石山口是杨向云的领地,北极武很早就给了杨向云自由处理这边的权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