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苟和(2/2)
万业没有别的选择。
鞑靼人过去劫掠,直接被屠了近两万人,幸好投降快才没有都死掉。
契丹人去进攻,五万人全灭,一天死了五万骑兵,国本都被动摇了,再也无力南下一统中原。
文朝大军屡战屡败,去一次死数万人,次次损兵折将,越死越多。
上哪里再凑三十万大军去送死?
真要是再聚集大军北上讨伐山农族,朝中大臣根本不会同意,各地也会接连造反。
议和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不然就要亡国。
文朝就是实力不够,就是打不过。
又过了四五天,北极武在同州城见到了王明允。
“启禀武王,陛下同意了议和之事,只要武王发誓不再南下进犯文朝疆土,文朝愿意每年支付十万银,流放女眷两千人,每年上贡美女十人,让晋州,冀州,幽州,鲁地,以邯郸,齐州,青州,莱州等地划分,南北各治。”
北极武真没有想到文朝会这么容易割地求和。
“好,本王同意了。”
北极武平静的点头,“今年我就不过去了,给这些地方的百姓一年时间选择,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等麦子熟了再去南方谋生。”
“今年山农国不会向外再发一兵一卒,你回去复命时可让你们皇上派人去管理秩序,免得徒增无谓的混乱,防止有些宵小趁乱打劫。”
“还有就是既然和平共处,我也不会再接受文朝的君臣投降,过来避难的我还是会收下,但是不会再给官爵,也不会给土地,免得伤了和气。”
如今已经是快六月份了,北极武自己的事情忙不过来,没心思这个时候去接管大片土地。
冀州三镇的情况非常复杂,里面的十几万士卒可不是吃素的,安置起来太麻烦。
北极武不希望那些人投降,那些人杀人杀了太多,嗜主的次数也超过了十多次。
这些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清理干净。
王明允感激道:“武王陛下宽宏大量,臣甚是敬佩!”
北极武笑道:“让你们的军队和民众有序撤离吧,收了麦子,等到下雪时再走也来得及,免得路上饿肚子。”
“是!”王明允高兴道:“那和亲之事,武王觉得什么时候合适?”
北极武坦荡说:“明年春耕过后,就送公主过来吧,最好选一个漂亮的,如果我看的顺眼的话就当妻子,如果实在是不喜欢,那也养在家里。”
王明允小心道:“是!”
漂亮不漂亮,王明允还真不知道,也没办法下保证。
等王明允回去后,北极武叫来了手下幕僚和将军们说起了这个事情。
刚投降的王道济和李元让迅速跪下。
王道济高兴的喊道:“恭喜主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其余人也都兴奋的跪下,“恭喜主人!”
北极武没有那么高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今年先保农业生产,新地方先不要过去,所有人都在山农国里老实待着,非任务出去者,逐出门户!”
高来顺非常不解,“主人,奴才不明白,为何等一年才要那些地方?如今直接过去的话,那里的人和粮食,还有金银珠宝,府邸宅子都是主人您的!”
北极武摇了摇头,叹息道:“他们几个刚过来的,或者打仗的莽夫不懂也就算了,你平时负责的是内政事情,怎么也这么急功近利?”
高来顺跪在地上叩首,“奴才知罪!”
北极武没好气的说:“都起来吧,以后超过十个人就以臣子自称就可,我说下今年的任务。”
“谢陛下!”众人齐声道谢,又差不多的一起起身站好。
如今北极武麾下文臣武将超过了千人,商议事情也就不到五十人。
“今年气候依旧恶劣,三四月份整个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都极少下雨。”
“小麦三四月份时正是关键的拔节期,这个时候灌溉不上,干旱能减产可达七成。”
郎无病说:“我们这里不是下了大雪,今年灌溉都省事了吗?”
北极武解释道:“地方大了,西北下雪,华北地区可没有下,去年整个北方都是大旱了一年,冀州上下泉涸鸟绝,今年蝗虫必定活跃。”
“我们这里有太行山阻挡,应该没有事情,东边平原就等明年再说。”
“今年若是无事,百姓定不会背井离乡,我们过去接管也容易。”
“今年若是有事情,我们明年过去也是仁义之师,留下来的百姓乡绅对我们山农族也没有太多敌意。”
“些许金银珠宝不足为奇,我们想要长治久安,多等一年两年也无妨,先把山农国治理好,储备好应对灾情的粮食,优先保障我们自己人!”
众人见北极武高瞻远瞩,就知道跟对人了。
“陛下圣明!”
众人都齐声称赞北极武的智慧。
虽然也可以过去后收敛财富,不管那些灾民,但那样的话,造反的就多了,需要更多的人去管理和镇压。
如今南朝皇帝割地赔款,北极武也就不需要各个地方的守军和当地王公贵族投降,不需要再赏赐什么了。
其余国公们再难以获得王家李家这种近乎王爵的封赏。
北极武也不是多善良,肯代代派男人出去打仗,领地世袭自治都没问题。
不肯去打仗流血送命,或者打败仗了,那就有的是手段整治。
只要有本事,又给为自己办事情,荣华富贵当然给得起,北极武不介意别人过上好日子,成为人上人。
***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武王下旨:明年开始,所有分封千户可得银千两,作为军费自行使用!”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今年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大旱,粮价上涨!一斤小麦6文钱,一斤小米四文钱!”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修养三月,备战夏收!”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武王有令,粮食先顾自己人!”
同州城内,报童们在街上开始走街串巷,挥舞着报纸吆喝着主要内容。
王道济家的奴婢很快走过来,喊道:“多少钱一份?”
报童回答道:“五文钱一份,五张报纸。”
玉门看这女报童可怜,直接给了一两银子,“来二十份,剩下的以后每天送报纸到街头大宅子门口。”
“你要是没饭吃了,就到我家,我们家正好缺人,可以让你当个丫鬟。”
玉门笑着给了这个卖报的小丫头一个活命的机会,去大户人家里当丫鬟。
卖报纸的小女孩听到后笑了笑,“我才不去,我是公共户口。”
玉门倒是对公共户口有所耳闻,知道是北极武直属的奴才。
“那到好了,我还以为你没人照顾,没饭吃呢。”
玉门笑着和她说话。
报童数了数报纸,“都给你,一共一百文钱,你要报纸糊墙是吧?”
玉门笑道:“不是,我家两百多口人呢,以后还会更多,说不定能有一千人。”
“原来你家是千户啊。”报童把报纸递过去,“我是115,498,十五千户队,第四百户队九十八号,你叫我四九八就行了,队里人都这么叫的。”
玉门觉得非常有趣,“好,四九八。”
四九八非常高兴别人喊她四九八,开心的将银子收好,放进了怀里内衬口袋里。
玉门询问:“你这卖一份报纸能挣几个钱?”
四九八开心的回答说:“一份赚半个铜钱,一天卖一百份就能赚五十个铜钱,一个月就是一两多银子。”
玉门笑道:“那敢情好,一两半银子不少了,比我赚的都多,你天天都能卖一百份?”
四九八以为她是真心实意的夸奖自己,骄傲的点头。
“这几天买报纸的多了,一百份很快就卖完了,每天城里就卖五千份报纸,九个城就是四万多份,这同州城里卖报纸的都是我们队的!”
玉门和这个四九八又聊了一会儿,这才拿着厚厚的报纸回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