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南朝(2/2)

万碲询问道:“那若是真的,孤王可否去一趟山农国。”

顾宜之迅速道:“殿下万金之躯,怎可涉险?若是山农族起了歹意,必成国耻!”

万碲皮笑肉不笑的笑了笑,明显是不以为意。

国耻什么的,他真不在乎。

万碲被自己父亲快要逼疯了。

在场最年轻的是万碲的儿子万启真。

二十二岁的万启真开口道:“儿臣愿意过去看看,如今距离送婚之日还有四个月,到时候儿臣护送姑姑过去可好?”

万碲点了点头,“你现在收拾一下,先行过去商议婚事,等我让你回来时,你再回来。”

众人都沉默不语。

太子接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也算是跟着打过仗监军,也参与过大量政治决断。

如今太子让儿子过去山农国,并且非命令不要回来,明显是提防着皇帝清算这一系。

万启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低下头道:“是!父王。”

万碲看向其余人,“武王想要秦地,你们觉得如何?”

东宫禁卫指挥秦阳说道:“如今燕赵齐鲁,整个晋州都被他拿走了,再给秦地,以后是否连洛阳都给了他?”

万碲已经不把文朝当自己家了,随意道:“父皇从黄河去了淮河,又过了长江以南,如今洛阳距离晋城运城也就两百里,大军一日即到,现在皇帝去了南边避难,满朝文武都想着投降,再让一地又有何妨?”

“再说了,如今秦地起义不断,哪还有兵力去镇压关中叛乱,让出去后,秦人也能安静下来,免了匪盗之苦。”

万家坐稳天下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之后就不稳了。

因为得天下的时间不长,割让土地也没有大一统王朝那样阻力重重。

尤其是去年才把秦晋两地祸害到人烟稀绝的地步,今年整个北方都受灾严重,干旱的关中地区也没逃过蝗虫的反复收割。

走西口的不仅是青州莱州齐州等地的人,也有关中地区活不下去的流民。

不是山农族的话,这些人就会投靠蒙古人和突厥人。

文朝的官员都在忙着去江南圈地占位,没人去关心淮北豫北地区那些人的受灾状况,也没有人去关心老秦人。

几人正在商讨事情的时候,一个太监迅速跑了进来。

太监跪在地上,哭喊道:“殿下!圣上他……驾崩了!使者说圣上遗诏,立秦王万怙为新君!”

太子万碲握紧了拳头,很快道:“写信给武王!朕将秦地赠与武王,向武王借兵五万!”

“启真,你立刻带庐州公主去山农国求助,其余人立刻整备城中守军,朕才是文朝新君!!”

众人见太子终于振作起来要当皇帝,立刻全心辅佐新君。

“是!陛下!”

太子若是一心求死,谁来了都扶不起来。

但他振作起来不肯等死,直接不认皇帝的遗诏,那众人跟着太子造反也名正言顺!

信使快马加鞭把书信传送到了两百里外的晋城,正在这里主持农耕工作和田地划分工作的北极武思考数秒后,很快写了回信。

【兄长的书信已经收到,最近都在忙着耕种种粮之事,山中人口本就少,只有五十万,这些人要么是忙着种地,要么是忙着驱逐鞑虏,实在抽调不出五万闲人。

但是洛阳之事小弟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派两千铁骑和五千骑兵过去支援,这些人过去三个月就要回来,三个月时间内我派几个军官过去帮你练兵,洛阳城内应有不少军官子弟,三个月内足可成军。

需要的刀剑盔甲,可按照市价出售运往洛阳,战马和粮食若有需求,也会按照市价八成低价售卖。

近日若无要事,小弟都会在晋城处理事情,有事情可书信联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