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同守(1/2)
第150章 同守
山海关外,契丹人皇帝耶律宗真亲率十万大军前来。
当十万大军陆陆续续聚集在山海关外,城墙上的守军也迅速集结起来。
“来了多少人?”
今天休息的牛志辅迅速登上城墙和几个当值千户询问。
几人都是在铁州休息,见到信号后立刻过来支援。
先过来的是骑兵队伍,后续的步兵和弓兵半天之内会陆续到达。
此时铁州各个地方也开始严防死守,军民开始有组织的进入城堡避难,侦察状况。
林常茂看着前方的大军说:“来了多少都不怕,我们这里守军五千五百人,后方还有铁州二十万军民,就算来了百万大军也守得住。”
牛志辅无奈道:“具体多少人?”
林常茂回答说:“不知道。”
牛志辅和他无话可说,看向了正在观察敌情的杨向云。
武州人数众多,又都是武州本地人,城市也都重新加固过,所以把杨向云调到了山海关防御契丹人。
武朝并不缺经常打仗的将军,也不缺兵。
因为位置多,机会也多,有能力的人很容易上位,也能把几个能打的人调到需要打仗的地方。
去年过年的时候北极武还要当救火队长去灭西夏,如今灭了西夏之后,突厥人蒙古人和西凉人都选择接受武王的册封。
朝廷的计划是五年灭了契丹人,实际上给下面人的准备时间只有四年,第五年北极武自己过来解决问题。
杨向云等人一直都是以稳妥为主,一是练兵,二是修建雄关,三是存粮,四是了解契丹人的位置,五是等待铁州制作更多的军械。
武王也给了众人足够的权限和时间。
军粮军饷给足,兵员也都重新调整,将不合格的拉回去种地,选了愿意打仗的北原人过来补充兵员。
“应有七八万人。”
杨向云给了自己的判断。
林常茂好奇道:“你怎么知道?”
杨向云回答说:“刚才去了山上看了一会儿。”
山海关选择在山与海之间修建要塞,在靠海的地方拥有一个海拔五百多米的制高点来进行射击和观察。
“将军!”
附近传来士兵的声音,林常茂和杨向云看过去,看到了两个万户和一个千户。
薛崇虎因为屡立战功,随北极武杀过蒙古人契丹人,帮北极武拿下了洛阳,幽州这边的城池建造工作他也全程参与,被封为万户不过份,大家都心服口服。
燕双礼平时负责练兵和驻防,立功的机会基本没有,但是安排的事情能顺利做好就封了万户,去年随着北极武灭了西夏国,万户才实至名归。
王象的铁骑兵有过几次立功机会,但是表现一般,至今没有封万户。
此时幽州一共七位万户,除了薛崇虎和燕双礼之外,还有孟和同,郎无病,杨向云三位都是随北极武出征作战,多次立功的万户。
五个万户都实至名归,还有两个万户属于工农万户。
杨向云看着过来的两个万户,走到附近一个床弩旁边踩着,笑道:“七个万户都到了,此战必胜!”
薛崇虎看了看附近,“不就五个吗?”
在场的将军不少,千户都十多个了,万户只有五个。
燕双礼替杨向云解释说:“这一百架射程一千五百米的床弩,还有这四十门投石机在,就等于干活的两个万户在了。”
杨向云点了点头,“圣上在全国封了五个工匠万户,分管同州、晋州、铁州、冀州、焦州五个国营铁厂,练了钢铁,制了重犁,日产精铁五百吨。”
自从同州投降后,同州的铁匠就获得了焦炭炼铁技术,自此就开始了忙碌的生产改进工作。
同州本身就是产煤区,也存在不少熟练铁匠。
真正迅猛发展的时候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晋城百姓投靠的时期,利用汾河的水流落差和境内丰富的煤矿资源,产量获得了飞跃性的提升,各方面也日益完善。
第二个时期是占据洛阳之后,当洛阳铁匠加入后,众多官营老铁匠就有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在新技术上发表了自己的理解,并通过迅速验证来采纳改进。
北极武打仗只靠莽,更多还是关注工农发展,铁匠们想要见到北极武,就可以让负责人联系到北极武。
这种重视所产生的巨大优势地位,让民间匠人积累多年的技术得到了用武之地。
最大的炼铁厂在邯郸,这里有煤铁和铁匠铺,也有大量熟练工人。
背靠漳河、滏阳河可驱动大型水排,效率比黄河支流更稳定。
武朝二年才开始正式发展这里,如今第三年秋天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每一个改进,每一个高炉和水车的建立,都会让产量明显提升一截。
生铁拿来打造农具和军械,熟铁制造精密工具和零件,铁器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多,军械也制造的极为迅速。
众人看向城墙上摆放的床弩和投石机,文朝一直都有这种武器,当初也被拿来攻打北原城。
只不过拿来对付北极武的时候用处不大,北极武从不守城。
其余人没有北极武那么勇。
作为守城立功的将军,杨向云和飞狐口守将林常茂都很清楚这种东西的杀伤力。
薛崇虎看着这些东西,笑着说:“最早见识这玩意儿的威力时,我还是一个小兵。”
应该说是俘虏,刚投降不久。
众将军都笑了笑,这里没有一个是纯正的山农人,都是被北极武打服的。
不投降就死,当初给的选择就是这个。
投降之后虽然也有一段失落时期,但是随着北极武帮忙把家里人接过来,又给安家分房分地,以及加入这边的“自己人”越来越多,也就不计较那个了。
尤其是当北极武入主中原后,也就不想这个了。
今日被薛崇虎再说起这个,众人谈笑间互相看了一圈,发现这里什么人都有,出身各不相同。
众人正在说笑的时候,旁边站岗的小兵立刻道:“将军!契丹人派人过来了!”
十多个将军听到后,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
“去看看。”杨向云说了一声,几个千户万户走到边上朝下看去。
因为刚修建一年多,这里虽然有地利优势,但是城墙高度和护城河深度宽度都不如几个著名要塞。
在七八百米的城墙上,每隔四五米放着一台床弩或者投石车。
一百架床弩和四十架投石车需要近一千人来控制,再搭配五六百个弓箭手,防御能力已经非常高了。
一线垛口可以直接对着城下射箭,后方的二线马道用来抛射,每隔十多米还有箭塔箭楼内的六名射手进行侦察和火力补充。
武朝军队有的军械,契丹人也有了一些。
城外两千米处集结了大量契丹人军队,在拥挤的队伍里专门腾出几片区域给投石车和床弩使用。
在契丹人的手里拥有五个投石车和五个床弩,都是今年春节时从武朝关口获得的战利品。
造成军械被夺的罪魁祸首,并没有死,反而骑着马来到了前方。
“城上的将军们,快开门投降吧,契丹大王乃是圣主,你们开门投降,好处不会少!”
曾经的燕国公此时换上了契丹人的衣服,除了剪过的头发没有完全长出来之外,看起来苍老了不少。
薛崇虎看着这个人还活着,大声怒骂道:“老畜生!你一错再错,丢了城池又送了精兵,圣上都留了你全家性命和富贵,只是停了三年俸禄!”
“你竟然投了契丹人?!契丹人给你们家百万亩田地,还是封你这老畜生为王了?!”
郎无病直接道:“莫要多说!放箭!射死这个老畜生!”
附近的士兵听了万户的命令,立刻瞄准燕国公放了一箭。
燕国公早就提防着上面,见识不妙就立刻拍马逃回了阵地。
“大王!”燕国公对着不远处的契丹大王献策道:“城内的守军都是一些不懂事的年轻人,这山海关刚建一年多时间,只要强攻必定能破!”
在燕国公对面的乃是契丹国皇帝和诸多名将。
契丹人皇帝耶律宗真还未说话,旁边的耶律大鹿就说道:“以前这里都是我们契丹人的地盘,没有什么山海关,今天也要让这里的汉人山农人,都和这山海关一起沉入海里!”
耶律宗真也没有把山海关放在眼里。
曾经的幽州可是契丹人的地盘,只是被北极武抢夺了这片土地。
“进攻!踏平这座山海关!劫掠半月!”
随着耶律宗真下达了进攻命令,其余契丹人将领陆续展开行动。
劫掠半月并不是胡乱说的话。
这一次主要是为了洗劫,暂时没有守城的打算。
北极武一日灭一国的事情已经通过蒙古人传到了契丹人和北方草原各个部落那里。
这种事情印证了北极武一日屠掉契丹人五万骑兵的真实性,也印证了北极武一日杀了鞑靼人近两万骑兵,鞑靼人投降的足够快才没有被全杀了的传闻。
面对北极武这种顶级战斗力,契丹人没有鱼死网破的打算,只是偷偷摸摸的过来洗劫一番再跑回草原去。
一日灭杀五万骑兵的战力太过辉煌,不论当时的文朝皇帝还是契丹皇帝,都不想和北极武再打了。
尤其是当时屡战屡败的文朝皇帝,早就被打崩了。
北极武的存在让契丹人没有占领土地的打算,但是贫穷和利益,驱使着契丹人必须要南下劫掠。
燕国公手里举着长刀,骑在马上高声喊道:“往前走!停者杀!!”
在燕国公身后是一排弓箭手,在他前方五十米处,则是被契丹人和汉人驱赶过来的汉人。
这些汉人多为女人和老人,有如乞丐一般的老婆婆,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子,多数都是老人和妇孺。
衣衫褴褛的汉人俘虏在身后利器的威胁下,哭喊着朝着城墙靠近。
城墙上的人都在等候命令,这个时候已经不想自己做决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