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蜀地投诚(2/2)
“好!”小孩子接住了一枚银子,开心的跑了出去。
等小孩子走后,北极武笑道:“来,边吃边说,我自从入城后就没有学有钱人的规矩,太过麻烦了,天气也热,面子什么的我倒是不在乎。”
万碲知道自己不是北极武的对手,也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尽快说。
“圣上,臣此次前来是为了送还蜀中之地,让天下一统,百姓不再受苦,还请圣上接受臣等归降!”
万碲没有下跪,而是双手作揖低下头求降。
北极武立刻道:“兄长坐下说话,我接受就是。”
听到北极武如此……不客气的就接了投降,万碲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原本还以为他会推辞几次,自己都想好了各种诚恳的规劝话语,此时都不好说了。
为啥南方投降不要,自己投降就要了?
万碲想不明白,却也没有时间思考了。
“谢圣上!”万碲窘迫的道谢,又诚恳道:“蜀中早就有人说天意不可违,若是圣上不接受臣的投降,或者臣不愿意投降,必遭天谴。”
北极武一脸的不在乎,“天灾就是天灾,黄河几乎年年出事情,我来的时候照样发大水,如今本就是多灾的时期,兄长不必在意那些风言风语,都是一些心智不坚定的人贪生怕死,总要找点什么依靠。”
“山农人根据四时规律种地务农,水灾来了救人躲灾,水灾退了补救庄稼,平时预防各种灾害,而不是未卜先知,得天眷顾。”
万碲小心道:“是。”
北极武叹息道:“我见过宫中不少被万家抓进去的各地方美女,有的是更早之前的皇室贵女,也有的各地的女俘虏。”
“基本上都是女人留下,男人死。”
“我也知道前朝人的处境,不如兄长就在洛阳担任洛阳太守一职如何?”
万碲立刻拒绝道:“我何德何能?只想着无事一身轻,做一个闲散平民就好了。”
北极武不会让万碲当普通人。
“山农国不设王爷,我的子嗣也只有一个人成为王,其余都降低为万户,所以我给兄长和启真各一万户。”
“兄长乃是仁义之人,我和兄长也不说假话,如今汉人和山农人的问题我不好处置,山农人种地养活汉人,又负责出生入死打仗的事情,我是想让大家都平平安安过日子,但是生活中总会有摩擦。”
“有了兄长处理,事情就会好办很多,我以后对汉人和山农人一视同仁,山农人和汉人统称山农国人。”
“再有就是有些人以后打着万家的名头造反也不好,有了兄长你在,他们就没有了大义,不至于随便找个万家人就说是万家血脉。”
“蜀中的事情我也不熟悉,既然兄长觉得在洛阳不适合,那就由兄长继续在蜀中施政,我暂时不会往那边派兵,一切照旧,蜀中自给自足即可,遇到了事情我会帮忙。”
“兄长依旧是蜀王,但是蜀王就不传下去了,启真在我这里帮忙做点事情,有事情的话你随时可以叫回去。”
万碲知道北极武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
“谢圣上!臣遵谨遵圣上旨意!”
至此蜀地和平归降,而云贵山区不需要管理也会进入版图中。
附近都是汉人或者山农人,而且是有刀剑和弓弩,以及集体组织的汉人。
***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天下一统!蜀地归降!”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武王有令:驱逐虎豹豺狼,剿匪杀盗,私自设关卡收钱者,杀之无罪。”
万碲走在街上,看到有女孩在喊着卖报纸,就买了一份。
四九八快速喊住他,“喂,还没找你钱呢!”
万碲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剪了头发,头发长度只到肩膀,而且还分在了两边。
“赏你了。”万碲回头走出去,没有在意剩下995文钱。
四九八快步跟上,“我可不收你的赏钱!还给你!”
万碲心中一惊,仔细看着四九八,“你认识我?”
四九八露出嫌弃的表情,“谁认识你!干活就知道要赏钱,以后还怎么干活?光给你们这种打赏的干活,那不就成你们家的奴才了!我可是公共户!”
四九八伸手抓住万碲的手,直接把一两银子放在他手里。
“我找不开钱!这五文钱算我给你的,以后不带钱别来我这里买报纸!”
四九八骂了他一句,这才不高兴的回去继续卖报纸。
万碲看着手里的银子,又看着那个与众不同的山农人少女,感觉文朝输的一点都不冤。
回到万启真过来洛阳时居住的府邸后,万碲一个人在堂屋看报纸,其余人在准备过几天出发上任的事情。
学着北极武不带那么多仆人后,生活反而没有那么多麻烦,自由轻松了不少。
“黄淮省今年民田收小麦20万吨,比去年下降百分之十四。公田收小麦200万吨,增产128万吨。民田产粟1万吨,公田收30万吨。民田产豆0.5万吨,公田收105万吨。”
“黄淮省累计公粮335万吨,可供两千万人吃一年。”
“另有高粱蔬菜等农作物难以计量,暂时未纳入统计。”
“山农国牛肉马肉产量1.9万吨,羊肉产量3万吨,略有提升。”
“北方各省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增产,已经预留十万军队两年用粮。”
“全国粮食丰收,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为保护生态和治理河道需要,人口过亿之前,耕地面积维持在三亿亩足可。”
“全国产铁量增加百分之百,年产铁50万吨,用于农具、武器、军械、日常民用商用等。”
“截至秋末月,全年累计发放军饷658万贯,累计收购粮食四十万吨,从平原省各军户领地原地购粮用于支援边军。”
“全年累计发放官吏俸禄(含山农人干部)1600万贯。”
“全年累计发放补贴抚94万贯,支援南方425万贯,用于赈济救灾,发放工钱。”
“全年累计奖赏100万两,用于武王赏赐和单独救济。”
“全年财政收入2714万贯,其中旧钱2004万贯,白银17万两。”
“累计支出2219万贯,其中新钱200万贯,财政盈余495万贯。”
“国库剩余白银924万两,铜钱9800万贯。”
“为减轻民众负担,使千万民众休养生息,三省和新加入的蜀地百姓享受同等待遇,继续免税两年。”
“两年后(武朝六年开始)非世袭领主所管辖之户,每年每户每人正常交税。”
“世袭千户万户内民众,以自身所属领地政策为主,明年年后不再为各地世袭军户所统领军户发放俸禄。”
“为选拔人才,今年以【土地】为题目接收各地投稿,可自行或者委托旁人交送答卷于洛阳宫门前,文章尾部注明姓名籍贯,截至至入冬结束。”
***
万碲看到秋收数据后心中剧烈的震动了起来。
“世袭的领地要自己给下面人发军饷俸禄?一人每年六十两,一万户就是六十万两,谁发的起这钱?”
万碲只知道工资,燕双礼薛崇虎等人却知道每个士兵身上至少要百两银子。
一旦让他们自己发工资,手下人必定要求回归公共户。
民户世袭可以,军户根本不行。
种地种粮需要牛马耕具,目前粮食价格又低的厉害,五十万亩土地的产出没有那么高,生产队的几十万人都是给北极武种地,而不是自己种地。
大家的钱根本养不起士兵和战马,要么自己想办法搞钱安稳手下,要么就是取消世袭一起吃朝廷俸禄。
是留在帝都过好日子搞大一统,还是打完仗后带着一群弟兄回去乡下地方种地务农搞分封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