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远征(1/2)
第175章 远征
从乡绅到百姓,再到早就开始学习山农文字的官宦人家,公子王孙。
有太子万碲献出川蜀归降武朝的例子在那里,南朝不少人也都希望文王能让大江南北的人重归于好,共属圣主。
但是文王可不会答应这种事情,就和他爹一样,万家人选择了最现实的处理手段。
“禁止阅读武朝报纸!禁止商人带回武朝报纸!违者重罪!”
文王万怙以拉拢少部分人为主掌握了军队,再加上武朝不想打仗,自然可以继续当自己的快活皇帝,不会像是傻子万碲那样自己投降丢了王位。
江南乃是繁华之地,万怙等人没有了北边的威胁,自然愿意一边给北边上贡,一边和士大夫群体一起享受江南一两千万人的效命。
等武朝打过来再投降也不晚,如今多享受一天是一天。
在这种心态下,南朝人的日子自然不会好。
为了不让南朝人北上,文朝开始严禁各地的流民移动,并且逐渐收回了各个城池的军权,设置流官。
就算是有人造反,依靠着江南的粮草和军队也能迅速镇压,换去自己人管理。
民意不能代表什么,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才是常态。
北极武没心思管江南的事情,幽州的军情让北极武很不高兴。
“契丹人因辽东寒冷西迁,从辽阳迁往临近草原的上京。”
“郎无病,王象得到情报后,率四千人过去偷袭,被人抓了。”
殿下五个文人听到后,都感觉有诈。
“圣上,是否是契丹人故意设了陷阱?”
严伯言觉得多半是中了埋伏,郎无病和王象都挺冒进的。
北极武生气道:“四千人打三千人也叫中了埋伏?”
严伯言等人都低头不语,等待北极武的决断。
武朝的幕僚大部分都是辅佐执政官,并不影响北极武的个人决定。
北极武气的没心情过年了。
“王象和郎无病冲的太前被抓住后,其余人被截了阵型无法冲刺,又恐契丹人援军过来,再加上天气严寒不适应当地作战。”
“跑回来了两千多人,我早就说过没有本事就别冲那么前,被俘虏了后影响军队士气!”
“我已经命其余几人继续防守,不得再出去犯蠢!”
“你去一趟铁州,调查清楚这次的事情,若是契丹人愿意放人,就把人赎回来,给些粮食盐茶都可以。”
“其余人继续协助治水的事情,趁着上游黄河结冰的时候加固河道,过几日差不多了就防止凌汛。”
“利用天然湖泊或洼地蓄纳凌汛期的溢流,减轻主河道压力。”
“加速兴修水利设施,应对旱涝。”
北极武说到政务的事情后就又冷静了下来。
“今年依旧以农耕为主,发展冀州平原。”
“在民间征募一千养鸭人,于春暖开之日在黄淮省东部水泽,冀州南北河川附近各养鸭十万只,养的鸭子各城会进行收购,平时用于防治蝗虫,春夏以流动放牧为主。”
施文远询问:“圣上,契丹人那边怎么办?是否派大军征讨?”
北极武不在意道:“以农事为主,内部不乱,外面终归只是小打小闹,去年黄河刚冲出了新的河道,今年不好好治理,新旧两个河道的河水不知道会泛滥哪个。”
“我已经命人在黄土高原恢复生态,减少泥沙下流,但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要几百年才能起效。”
“打输了就是打输了,该登报就登报,对山农国没什么影响,等明年我会亲自过去解决掉这个麻烦。”
北极武说到这里还是有些生气。
“登报!如实说就是!再补一条,明年春耕后我亲自率兵北伐山海关以东以北千里之地,武朝六年之前可前来投降安家,给田给地给宅,不举家前来降者,尽杀!!”
众人齐声道:“臣遵旨!”
北极武等这些人走后,又看着草原冬寒地干请求南迁的奏折。
大西北地区荒芜一片,就算是有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也隔三岔五出点事情。
北极武暂时不统治那里,也不需要为那边负责。
目前最需要管的就是坐着的这片土地,当初要不是文朝自己让出了洛阳,北极武的宏图也就是冀州和青州。
山东地区受灾次数属于北方最低。
北极武对比了几个地区,越发感觉洛阳附近不适合人口聚集。
洛阳府是水、旱、蝗三灾迭加最严重的地区,主因黄河改道与气候波动。
黄河决口引发水灾,旱灾引发蝗灾。
水灾(极高),旱灾(极高),蝗灾(极高)。
晋州旱灾最频繁,引发次级蝗灾,但水灾较少,黄土高原排水快。
江宁府水灾频繁,但旱灾和蝗灾弱于华北。
川蜀水旱灾害交替明显,蝗灾较少,盆地封闭性抑制蝗群迁移。
东北地区整体灾害频次最低,但局部洪涝和春旱仍存在,天气寒冷反而是正常事情,一直就没怎么热过。
“越来越感觉我像是坐在了一个马桶上,不管怎么治理,这黄河和干旱该来就是会来。”
“如今天时不好,气候就是频繁灾难时期,我一直都在洛阳坐着,人口压力很快就达到极限了。”
“这片不稳定的地区不适合拿来当首都,必须要找一个气候稳定的地方当首都。”
北极武看了百年日志,发现就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
要么是没有记载,而不是没有灾害。
最好的土地就是江南!!
北极武眉头一皱。
黄河后妈把北极武折腾了好几年,北极武思考着要不要把江南打了。
那边水患虽然频繁,也经常台风天,偶尔也有极寒冰冻,但是肯定比三高的洛阳好太多了。
北极武正想着事情时,管信鸽业务的童喜快步进来。
“启禀圣上,长安陇西都护府传来军情,吐蕃十二万大军东进占领了鄯州。”
北极武露出难受的表情,北面还没有处理好,西南边又开始乱了。
“烦死人。”北极武叹了口气。
童喜低头不敢说话,如今武王看起来就很生气。
北极武确实是很生气,从未瞧的上吐蕃那边高地,也不想骑马三四个月去高原吸氧。
“飞鸽传书给同州,通知归化部和云中突厥部立刻南下汇聚鄯州,各率领五千精兵前往鄯州。”
“命蜀中军队听候差遣,命第九万队抽出五千人向西修路架桥,第十万户队抽一万人运粮,从洛阳和晋南运粮一万吨前往鄯州!”
旁边伺候的执笔太监谷米福忙道:“圣上,鄯州已经被叛军攻占了。”
北极武淡漠道:“我会拿回来,都下去办事吧。”
众人应道:“遵旨!”
北极武查了一下地图和距离,很快难受的要死。
从洛阳到长安七百里,从洛阳到陇南一千五六百里,从洛阳到鄯州要两千三四百里,若是爬山去吐蕃首都的话,真的是要累死。
北极武带领一百禁卫出发,沿着刚修没两年的马路快速前往前线。
洛阳的事情暂时由桑羊安和施文远、严伯言等人负责。
北极武出发三四天后,阿岱海来到了洛阳,见状就只能先在使馆住下,游历这座繁华热闹的大城市。
阿史那并真和孛儿只金得到北极武的指令后也不敢耽误,都迅速从各个部落召人。
北极武一路向西,沿途经过长安、岐州、秦州、熙州、了二十天到达兰州。
此时鄯州已经被吐蕃人占领了,北极武身边只有五百余人,马匹千只。
双方在兰州相遇,吐蕃人的先行骑兵很快被灭掉,北极武则是原地休息吃饭,陆续灭了吐蕃人过来的几千人。
除了北极武的两匹马之外,其余人的马都沿途换了几批。
手下带的也有认识路的西夏降兵和西域胡人,只要能找到或者问出对方的主力,那就能杀。
在直入军营杀了数千人后,剩下的十多万军民很快溃逃。
因为语言不通,就没有接受投降。
看到穿吐蕃军服的就杀。
跪下的因为人手不够,就没杀。
北极武主要去追杀敌方大部队,多是直接去城里和营帐里乱杀,手下人则是和向导翻译等人在后面接收俘虏。
五六天之后,孛儿只金等人来到了鄯州城外,地上到处都是尸体。
短发的人正在收拾尸体,看到骑兵们过来后也没有逃跑。
孛儿只金带着一群手下来到几个干活的民夫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