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武朝文治(2/2)

地方的军官和县令太守也反对,他们当父母官是为了领取朝廷俸禄,不是为了扎根乡土。

就算是本地的乡绅也反对分封制,分封了就不能名正言顺的收税了。

没有皇权背书,大家管不住下面人。

尤其是北极武发了武器装备和战马,把训练了两三个月的受教育民兵遣散回家后,各地太守豪强头皮发麻。

大家也想过不做事情逼迫北极武收税放权,可北极武真就不管他们死活,也不管他们怎么折腾。

有胆子就私自收税吧,看看下面人敢不敢杀人。

他们杀人就杀人,北极武不管。

他们不杀人,那也是活该被欺负,北极武同样不管。

北极武不压迫汉人,也不压迫其余胡人,山农人自己养自己,不从黎民百姓那里索取。

分封出去就自己过,不分封的就跟着武王过。

如今已经是武朝六年快七年了,各地世家和乡绅的家底都快吃光了,都想着吃公家饭!

各地早就乱了,北极武看不到就是没有,如今各地都是一两万人,越来越多的人不把太守当回事了。

世袭官员不给手下家丁发工资,手下人早就怨声载道了。

所有人都在压着火气,等着杀官投降,变成公家户。

当武王的奴才,当武王的家丁,也好过当地方的普通老百姓。

跟着京城权贵才能吃饱吃好的道理,大家都清楚。

世袭和贫穷快画上等号了。

如今整个武朝的分封千户也都逐渐意识到了麻烦事。

问题不是粮食价格,也不是世袭,而是武王免税这个事情!

只要朝廷征税,那这个过程就一定有油水可以摸,就像是京城这次从南方征兵,结果南方一群人终于吃饱了一顿。

武王不光是免税,他还什么事情都不干!

不征税,不选秀,不大兴土木从各地收集材料盖房子,不集邮集,也不好字画古玩。

可怎么劝啊…

国库年年有余,朝廷官员的工资也都富的流油,难道说百姓想要交税?

再说现在天下太平,明年军费也要削,世袭千户随时会停发工资调回封地养老一辈子。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但所有人都因为山农人开创性的独特福利体系,搞不清楚怎么办。

历史上从未有过这种事情,根本找不到参考。

各地太守千户相当于一个镇长,一个不存在工资和财政拨款,也没收税权利的镇长,更没有任何上级文件和任务要他们处理。

那还有啥用?真以为村民那么好听话?

山高皇帝远的的地方,出贼兵和刁民的概率可不低。

有一群手下没错,可如今最多的危险就来自这些心有怨言的手下,根本不敢对他们摆上级威风。

北极武还不怕他们摆烂,你摆烂五六年也无所谓,根本不过问一句。

想造反那就更简单了,杀。

世袭把所有人的晋升之路都堵死了,如今没有一个世袭千户万户太守得到晋升,武王只用他的公共户成员,并且重用能随时调用的治理性文官。

一开始大家认为的世袭是子子孙孙都是贵族。

实际上则是子孙后人里只有一个继承爵位田产的贵族,其余都是这个孩子的手下,或者农奴。

不能随便离开领地,也不能去朝廷为官,一辈子都要在领地里当个贵族亲戚。

粮食只能自己吃,根本不存在卖出去的渠道,盐铁茶酒之类的还要从外面买。

这和东北蛮夷有什么区别?

文官体系已经废了,都被安置在了官城,没有北极武的允许不能离开郑城。

洛阳的官员领着的是高官厚禄,和各地世袭太守就不是一个圈子的。

但也有一个例外。

文朝聪明人不少,在陷入困境后不断地寻找对策,很快就有人在武朝简短的六年历史里找到了一个好例子!

信阳太守,张伟仓!!

张伟仓原本是世袭太守,但是早早的请辞了世袭太守一职,升职为了信仰水稻茶叶公司的世袭公共户。

张伟仓不是百户,也不是千户万户,他手下没有世袭的军户和土地,所以手下人的工资依旧是北极武发放,同时自己也可以领取官职工资,还可以把这个职位世袭下去。

理论上,张伟仓就是北极武收下的世代家奴,以后代代人都属于北极武的奴仆。

这恰恰正是官僚集团和军事集团所想走的道路,大家只想寄生在国家身上,而不是出去开荒。

自立山头也要吃皇粮,如今黄粮吃不上,资金被断,无人跟随,身边还都是一群饥饿贪婪又心怀怨恨的禽兽。

再说天灾连续了快两百年了,按照今年的救灾力度来看,距离越远的地方越倒霉,等人到了早就死了。

山农族从来都是优先救助自己人,粮食多了才多管一些人。

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白字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优先自己人!!

相比起自称是马上打天下,以文治国的文朝。

还是以武征服天下,以文治理国家的武朝,更符合这个设定。

武朝不论是力度,还是文度,都激烈的厉害。

武朝的文官武将们,都开始动脑子苦思冥想,茶饭不思的思考着未来的出路。

而不是刚打完了天下,就开始享乐。

没有一个从战争中获得红利的文臣武将,也没有几个人因此发了财,升了官,自然就没有享乐的人群。

武朝的官员不论文武,都分成了四个阶层。

第一阶层

北极武认为:坐镇各省的有用官员,高官厚禄养全家,放心做事,无后顾之忧。

其余人认为:世代皇仆,世代尽忠

第二阶层

北极武认为:地方要员,坐镇洛阳和各省首府协助处理事情,监察地方,工资由当地发放,省的钱粮周转了,为了能培养出对应懂技术的人员,也为了他们能珍惜岗位清廉为政,允许择优世袭。

其余人认为:山农人

第三阶层

北极武认为:流官,总要有个人管事,随便应付一下吧,好的就用,不好的就撤。

其余人认为:汉官

第四阶层

北极武认为:投降快又没本事的人,在眼前太碍事,回家乡自己种地养老去。

其余人认为:土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