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亡国之兆(1/2)

第183章 亡国之兆

当各地都在关注世袭千户和封地农民之间的战争状况时,北极武发布了新一年的粮食报告。

“黄淮省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7.05亿亩),共有耕地5亿亩,其中公田3亿亩,今年耕种0.5亿亩土地,其余休耕种植大豆牧草蔬菜改良土地。”

“黄淮省公田收小麦300万吨,平均亩产120斤,因灾害有所减产,可够黄淮省百姓五百万人吃三年。”

“山农省公田粮食产量668.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48.2万吨,秋粮产量420.5万吨。”

“平原省公田粮食产量102万吨,因旱灾水灾蝗灾受损严重。”

“北方三省猪牛羊禽肉产量58.6万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猪肉产量10.2万吨,增长9.7%;牛肉产量31.7万吨,增长14.0%;羊肉产量12.8万吨,增长6.7%;禽肉产量3.9万吨,增长100.3%,牛奶产量6.1万吨,人均消耗肉类97.6斤。”

“监察御史经过核对,今年各地官员和平均发放肉类百斤,士兵三天一顿肉,公共户口随机抽查中每月均有一次吃肉记录,数据基本符合。”

“年末北三省耕牛存栏871.5万头,马匹500万,羊约2000万只。(未计入辽东部、西疆部、归化部、云中部牛羊马数量。)”

“明年各省粮食会逐步恢复生产,山农族将在吃饱的前提下,保证吃好,提高肉蛋奶等产出。”

“武王批注:各个地区世袭太守与千户万户等领主,应该鼓励农业生产,亲身参与劳动,学习山农人精神为百姓谋福利,如此才能长治久安,而不是把子民当作奴隶使唤。”

“全国年产铁56万吨,用于农具、武器、军械、日常民用商用等。”

“马拉收割机:15亩型号年产6万台,40亩型号年产2万台,今年因为战时耽误了机械制作,预计明年九号十号机械厂投入生产,钢铁与机械数量都会明显提升。”

“截至秋末月,全年累计发放军饷2021万贯,平原省粮食自足率305%。”

“全年累计发放官吏俸禄(含山农人干部)一千七百万贯。”

“全年累计赈灾款400万贯(不完的用于补贴),支援南方600万贯。”

“全年累计奖赏100万两,用于武王赏赐和单独救济。”

“全年财政收入1亿4000万贯。”

“今日开始,不再为各地世袭军户所统领军户发放俸禄,各千户万户与太守及其亲属非公务不得离开领地,违者除籍。”

“武王批注:给予各领主之封地,皆为良田沃土,亩产甚多,又给银数万建屋盖房,如今天下太平,尔等投降至今,六年内未立寸功,却得钱上万两,又给予世袭之荣耀,如今带着一起站岗赶路,东奔西走的同僚携牛羊车马回乡享福,又有何冤屈可言?”

“凡是六年来投降后打过仗的,除了投降被俘者,其余不论胜败都继续在军中效力,其余人回乡享太平,领地所产出之米麦将由各省会按照市价收购。”

“为选拔人才,今年以【行政】为题目接受山农省,平原省,黄淮省,蜀地投稿。”

“今后科举与各种事务由总督府负责。”

***

山农国的粮食产量突破了千万吨,并且多余的粮食会拿来酿酒养猪喂鸡,以后要吃肉喝酒!

除了各地的世袭户不高兴之外,整个山农国的公共户都非常高兴。

虽然今年没有提涨工资的事情稍微有些遗憾,但这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洛阳城的几个千户万户没有退休回家,被指派回家休息一阵子,年后出去清剿南方的山贼。

维持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很重要,北方归农部的胡人军队,南方和中原地区还有西域也都要有一支强军。

不过手下真的找不出几个能打的人,总觉得都是一群废物。

北极武正想着让谁带军的时候,滕禾提醒说:“圣上,到了接见辽东部辽王的时候了。”

北极武点了点头,随意说:“让他进来。”

“是。”小太监出去喊人。

不一会儿,耶律保才和三个契丹人进来。

“拜年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跪下行礼的契丹人,北极武觉得他们和汉人也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剪了头发,换了衣服裤子后,区别已经很小了。

“平身。”北极武说道:“坐下说吧,我既然要求你们放了奴隶,自然也不会把你们当成奴隶对待,目前我们算是盟友,只是我稍微厉害一些,接受山农人的文化也没有什么坏处。”

太监搬来了四把椅子。

四人齐声道:“谢圣上!”

在坐下后,大家就隔着三米远开始说话。

“今年小麦产量提高了不少,以后我按照比市价低一文钱的价格供应辽东部麦子。”

“酒的话也可以每斤少十文。”

耶律保才为难的说:“如今市价混乱,我虽知道洛阳的市价,但是辽东地方贫瘠寒冷,不似中原地大物博,我辽东部如今除了人就没有别的了。”

牛羊都属于北极武,金银珠宝也几乎都献给了北极武,连土地和人口都是北极武的。

北极武微笑说:“我要了所有的土地和牛羊不假,但是你们吃些也无妨,我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才都要了,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放心好了,我需要一批人帮我修路,愿意伐木修路的,自然能赚到足够养活一家十口的粮食,想喝酒吃肉还是要去打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