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刘景顺(1/2)

第187章 刘景顺

东北部的问题解决后,北极武很快从手下人那里发现林邑国那里问题极为严重。

若是之前北极武说不定就撤退了,毕竟对安南省没有那么大的热情。

但是这一次不能退,都死了也不能退,不然已经在前线的人绝对都说打不了要撤退。

“看看古人是如何对付这边的,速战速决,不要带女人,谁带女人就留下过一辈子别回来。”

“必须打下来!直到胜利之前,我不会停下往那里投入兵力,不论是山农省还是黄淮省,实在不行从郑城征兵过去!”

“命兵部尚书亲自过去督战!”

北极武把上次闲着没事说要打林邑国的人摘出来。

宝贝多少不重要,现在必须要有人去承担责任!

其余人都没有意见,兵部尚书只能硬着头皮低着头答应。

“臣遵旨!”

朝廷又不缺钱,也不缺土地,闲着没事去打那片自古就是烂地的地方做什么?

北极武看向一个工匠,“鲁成,你带五千人和一百门炮,三千炮弹过去,我记得那边毒虫遍地,容易感染疟疾,记得多喝热水,少走林子,找些当地人向导。”

鲁成是四十多岁的工匠万户,主要负责钢铁火药和农具的产出,而且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被北极武委以重任后,鲁成跪下磕头道,“奴才遵旨!”

其余人纷纷侧目。

北极武也没有纠正,又看向其余人,“可有谁愿意当安南省总督?那里我记得毒虫遍地,容易生病,而且语言和我们不一样,气候常年闷热,为了稳定那边至少要当二十年的安南总督,可有人愿意?”

信阳太守张伟仓跪下说:“臣听闻安南多水稻,如今信阳多地已经稳定,臣愿意辞信仰太守一职,为圣上效力,开拓安南荒土!”

北极武其实更需要张伟仓去管理南方茶稻种植园,不过见张伟仓愿意去安南省,就点头同意了。

“好,你自行决定是否带家人过去,今后以一省总督之位领取待遇,此位置不世袭,今后子孙若是有能力出众者,可优先重用,过去后记得不要去南边,先在靠近岭南的地方处理事情,仔细观察。”

张伟仓叩谢道:“谢圣上!臣谨记圣上教导!”

孟和同请命道:“圣上!末将愿意前往征讨林邑国!”

北极武没有同意,“你带兵去南方剿匪,整合南方各地民兵一起恢复南方道路畅通,百姓安定。”

孟和同也磕头道:“谢圣上隆恩!”

北极武又对着万启真说:“启真,你带着三千铁骑去一趟临安府,若是再有米粮商人把我送过去的救济粮沉入海里,务必把他们和他们身后之人的全家都杀了。”

万启真忙应道:“臣遵旨!”

北极武的脸色冷漠的很,“我不是不爱惜名声之人,也不是特别在乎名声的人,从未想过把商人当成是贱户,也没有打压抑制商人正常做生意的想法。”

“但有些缺德的奸商非要挑衅我的威严,那就一定要死!过去之后把上次沉我赈灾粮食的幕后之人找出来,凑够一千人杀了!”

“幕后那个人和南边云粮官士卒以及他们的家人不够就杀家仆,家仆不够就杀办事之人的全家!还不够就从他们的亲戚朋友里找!总之凑够一千人!我要让这帮贱种知道什么是血流成河!”

众人没一个敢替那些人说话的。

谁都知道武王的武字有多少含金量。

而且这种事情不光是钱的事情,直接上升到了动摇国本,挑衅帝皇威严的高度,不存在宽赦余地。

北极武心情很不好的看着一群人。

“退朝吧,小事情自己解决,别来烦我。”

李承仁站出来说:“启禀圣上,如今国库充足,年年有盈余,圣上自入洛阳来未选召过宫女入宫,臣斗胆请求圣上充盈后宫,让皇家子嗣枝繁叶茂!”

北极武没好气的说:“如今宫中宫女已经足够多了,南边北边都送了不少,不需要再劳民伤财,滋扰民间休息。”

“此事不必再说,我再说最后一遍,我的家事你们不要管,也别参与皇子妃子的事情里,我会处理好我的家事,你们也安安静静忙你们的事情。”

“我不是会胡乱杀人的人,参与干扰皇家事情,放在哪一个皇帝眼里都是死罪,我能提醒你们一句已经是在克制我了,不要不识好歹,不知死活!”

“下次谁再干预我的家事,当天就会死!”

今天的北极武,格外的火大。

李承仁赶紧跪下,“臣遵旨!臣万万不敢!”

北极武想了两秒钟,很快说道:“钱确实是不完,黄河修了几年也没多少用,让万怙和万碲还有各地太守总督都找找看有没有能修河道的人才。”

“开山修路也不了太多钱,都是山农人自己在做,总之快点把通往岭南的公路铁路修好。”

北极武最钱得地方就是修河道了,因为一直都是汉人汉官在管,反而修路因为是自己人在做事情,钱并不多。

黄河治理了五六年了,几乎是年年有问题。

“登报招一百个河道人才,其余管理人员一律从山农人里指派,从用料到施工,都由山农人负责统筹,包括给工人发工资,以及招募工人。”

“大致就这些事情,退朝吧。”

北极武不想多说了。

万启真抬起头看着台阶:“启禀圣上!”

其余人正要跪安,见万启真说话就都等着。

北极武刚站起来又坐下了,随意道:“说吧。”

万启真继续道:“川蜀之南有南诏国,境内毒虫遍地,也遍布各种异族,如今圣上要剿灭林邑国,何不顺势也灭了南诏国?”

北极武爽快道:“也行,你先把江南的事情解决了,南诏的事情不着急,等我让吐蕃军和岭南安南三路进攻就可。”

万启真想到了南诏国附近的地区。

“圣上,南诏国东部地区应该有十万西南夷,语言十几种,都为山中子民,不服管教。”

在万启真看来,这些可能是山农人的同族,都是山里人。

北极武随意道:“不服教化者,就没有管教价值,我时间那么忙,哪有时间陪他们打来打去。”

“断了那边的贸易,他们在山里想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若是出来闹事抓捕附近百姓,就都杀了。”

西南地区不产盐铁,一旦断了盐铁和粮食珠宝,内部必定会出问题。

不需要打仗,只需要经济制裁就行。

今后的粮食贸易也是一样,一旦禁止粮食贸易,百万人以上的国家很容易出大乱子。

粮食越依赖进口,问题就越严重。

本来西南地区都没事的,但是北极武因为生气就把本来不严重的山中百夷给顺便解决了。

大国,就是这么随意。

大家也都没把西南几个小国当回事。

打赢了正常,几百万人口的吐蕃都被几个月灭了。

打输了也正常,武朝军队的战斗力一直都不高,打谁都是输多赢少。

包括武朝军队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他们战斗力低不中用。

但实际上主要是没斗志的边军老兵太多了。

这帮人的投降意志太强,导致明明装备了最好的武器防具,吃饱穿暖依旧是发挥不出来战斗力。

这帮老兵整天就知道等下班,就知道整天吹牛逼,遇到事情就知道推卸责任,躲在后面。

蒙古人契丹人和女真人里很少有这种,一般都是早就被杀了。

北极武因为很少带兵,再加上提拔的都是一些年轻不懂事,或者是本身就带着这群老兵的老将,导致缺乏冲锋能力。

王象的铁骑反而是最敢冲的,可运气不好总是面对同等精锐。

打北极武的时候被北极武打崩了。

第一次打契丹人的时候对阵契丹人精锐,损失了一部分,导致必须要从其余杂牌军那里补充人员。

第二次打契丹人的时候被自己人坑了。

薛崇虎从基层起步,知道谁不敢拼命。

燕双礼是受过军事教育的世家名将,知道如何挑选亲军。

北极武这一次就淘汰了不肯打仗,没打过仗的老兵,就连北伐的时候也从未想过再让这群废物混功勋。

北极武还是启用了王象和郎无病,不过要重新从小兵做起了。

东北是老兵的问题,西南就真的是气候地形的问题了,没有一个人坐镇那里世袭下去,就算是都杀了也会刷新出新的土著。

***

在死了很多人之后,林邑国终于被灭了。

“轰!!!”

刘景顺呆呆地看着前方,他们陆军打了一个月没有拿下的城池,被山农人轰开了!

山农人的船队一天之内就把林邑人的木船轰入了江河大海里。

那些铁器所发出的剧烈轰鸣声,让象郡人引以为傲的战象仓皇逃窜,阵型迅速乱起了起来。

不论是海战还是陆战,再或者是守城战斗,只要遇到了山农人就像是小羊遇到了老虎,没有半点反抗力。

众人趁着过年期间天气寒冷,快速进军。

很快击杀数十万人,将匪首和叛军头领的脑袋拿回去交差。

山农人只拿金银珠宝和粮食,不要女人。

土地和女人还有部分珠宝,很快就都是陆军的了。

林邑国一个小县城里,如今这里改名为占城郡,林邑县。

已经五十多岁的王子翼在两个儿子和上百个家丁的保护下,站在另外两百人面前说着义正言辞的话。

“总督说了,留你们在这里只是暂时的,我们都可以回去,并不是一辈子都在这里屯田。”

附近的士兵都沉默不语,一群人也没有站队列,而是零零散散的站在寨子附近,堵着城门口冷眼看着这个太守。

王子翼知道自己必须要安抚这些人,不然可能会发生哗变。

不光是那些普通士兵,也要安抚自己的亲兵。

“你们的家人都在交州,只是先在这里驻防,等过几个月就有人过来替换你们了!”

王子翼不想废话,对着大儿子说:“真言,你带一百人在这里暂代县令一职,为父去找将军询问情况。”

王真言三十岁了,此时着急的厉害。

“父亲!此地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散发于上,赤脚于下,衣不蔽体,不知羞耻,孩儿请随父亲一起去交趾郡!”

他说的没错,这里确实是一群野人聚集之地。

这里不光是穷乡僻壤,还已经深入到了交州最南边的边境大山附近,危险系数非常强。

因为容易叛乱,再加上当地人不服从管理,历朝历代都是人走了就杀回来。

随着王真言的反驳,附近两百多士兵也都看着王子翼。

王子翼和他儿子都不肯留在这里,其余人凭什么留在这里吃苦头?

“逆子!你敢违抗军令不成?!”

王子翼对着儿子高声大喝,他领兵多年,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很不好。

如今也就是朝廷的约束,让这些人不当逃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