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天选之子(2/2)

“看似是养活了天下四千万人,实际上南方一直都是自己养自己,山农人养活的主要还是北方三省的一千多万人。”

“汉人们认为皇帝应该统御万民,结果历代都是死在了苛捐杂税引起的民怨中不知悔改。”

“为何苛捐杂税不断?实则是朝廷中什么都不干,整天天酒地享受男女奴仆侍奉的人太多了,这些人明明不事生产,也不劳动,却有着享受不完的美女佳人,身边跟随着大量奴仆走狗,大鱼大肉不说,还有着不完的钱。”

“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从土地上来的?不是,是从朝廷里来的,是用朝廷和皇帝的威信,逼迫百姓和更小的官吏上贡。”

“在座的有不少人都是官宦人家出身,我说的话对不对,你们都清楚。”

“世袭制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有些人带兵带城投降有功,那就和手下一群人继续过日子就行了。”

“当初不肯投降的,我也遇到过不少,他们都死了,也省得我处理如今这一类的麻烦。”

“世袭也不都是坏处,你们觉得委屈是一心想着成为最高处的人上人,都觉得投降之后就应该更上一层楼。”

“我手下那些喜欢世袭制的,都是一群以前没有土地,整天被欺压欺负的人,他们有了一片可以自己耕种的土地,还有一群认识的战友乡亲们一起回家安生,拿了不少钱才又不需要担心以后交税的事情,这对比前面几个朝代还不够好吗?”

“如今不外乎是贪恋洛阳城的荣华富贵,眼睛里都是高官厚禄。”

“一个村只需要一个村长,但是一个县若是安排一个县令,就要从打手师爷轿夫厨子都算起,你以为是需要三五百人就够了?错!至少上千人!”

“一个三四万人的县城,养活的起一千个不干活的人?”

“养不起!”

“所以不论是地主还是领主,该干活就要干活,但我若是安排朝廷官员下去,从府到州再到县,会一桶桶的把下面人的钱都捞上去供养最上层的人!”

“看看郑城那群官,问问他们不再管辖天下各州府事情后,过的是什么狗日子!”

李唐卿哑口无言,而郑城的一群官员也都沉默不语。

文书墨辩解道:“圣上,臣等吃的都是圣上给的俸禄,从始至终都在为圣上效忠!”

北极武冷漠道:“你们吃的都是我给的钱银,你家里的妻妾儿女,老父老母,奴仆门房,车夫马夫跑腿,亲戚好友,吃的也是我给的钱银吗?”

“为何这帮人少了?还不是这几年你们都只能吃俸禄!”

“你们只能吃俸禄,自然就养活不了一群妻妾奴仆,没办法再像是以往那样追求奢华的字画古董,也没有商人给你们送钱送银。”

“李唐卿,你老婆整天过的什么日子,穿着的是什么衣服,你眼瞎看不到吗?你老婆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能过上好日子,是因为你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心怀正义,还是因为你是一个掌握权力的大官?吃上了皇粮?!”

李唐卿如遭雷轰,脸色苍白无比。

李承仁和文书墨等人都看着地板不敢吭声,只感觉随时可能会死……

北极武并不在乎这点破事情,继续说起了世袭制。

“世袭不是舍弃一部分人,恰恰是减轻一部分人的负担。”

“这部分人可以不听从朝廷的大部分号令,可以自己在领地里发展,不需要巴结外面的官僚和守军,为各个边疆地区的民众提供一个对抗官僚和杂税的圈子。”

“自古边疆多乱的原因就是横征暴敛,致使百姓离心离德。”

“你们之中很多人整天担心边疆作乱,却不想想是谁把他们逼反的!”

“只要说同一种语言,写一样的文字,遵守一样的道德规矩,世袭就没有坏处。”

“历代村落没有朝廷管理的时候,一代代传承下去,难道都乱了不成?”

“你们这些人不要把自己想的多重要,你们要是对国家有用的话,我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北极武又一次把满朝文武的脸面撕破,而且毫不留情。

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

当初刚进洛阳的时候,北极武肯定不会这么狂妄。

如今已经过去七八年了,皇宫和洛阳几次换血,早就都换成了北极武的人。

北极武冷漠道:“对外依旧世袭,从军中百户和旗长里找人,凡是自愿报名者可前往各地生产队培训,带家人老小前往当地成为千户!”

北极武又看着三公六部的人。

“你们既然不喜欢世袭,也不愿意为我效力,那就不要世袭了!去边疆磨砺一阵子,是金子还是砂子,到时候自然明白。”

“不愿意去的,就不要当官了,全家流放安南!”

北极武手下不是只有眼前这群人。

独特的学习氛围和组织制度,让北极武可以各个生产队里获得各种人才。

像是桑羊安和薛崇虎,还有几个工匠千户万户,都是如此。

生产队里学习氛围非常强烈,因为晋升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会山农文字。

从认识到书写,都会进行考核,也不缺一些学习积极的人。

相比起已经有领地的千户万户,这些百户和旗长更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勇气。

郑城的官员里没有一个愿意去安南,最后宁愿去漠北和辽东,也没有一个肯去安南。

至少漠北辽东的寒冷都可以克服,去了还能回来。

去辽东的山农人几乎都回来了,去吐蕃和西域的也基本上都没事。

但是安南那破地方,去一万人能死六七千。

最能吃苦的山农人自己都不去,其余官员就更加不敢去了。

北极武不是完全放弃边疆地区,而是要打造一个认同感。

山农国就是所有人的认同,哪怕是各个封地领主自己当起了土皇帝,民众的认同也是山农国。

如何加强这种认同才是北极武在意的事情,而不是在意那点权力。

北极武的权力是杀出来的!

只要掌握晋冀两地,北极武就不担心南方和西北东北的琐碎事情。

世袭就是让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迅速繁衍下去,成为各个地区的贵族和文化传播者。

底层的死活北极武不在乎,南方那些人和北极武没有一毛钱关系,北极武的公共户也一直都是北方两省的人。

这些人更认同山农人的崇高地位,从纳税到工作,从服务北极武到上阵杀敌都是这群人在做,自然要给好处。

那些从未站在过北极武这边,没有帮忙做一点事情,还属于敌人投降后带来的南方百姓,北极武就是让他们继续过以前的日子。

***

在北极武整天忙着大事情的时候,在安南当弃子的刘景顺也死了最后一个汉人兄弟。

在最后一个汉人死后,刘景顺反而是松了口气。

“山农国!”

刘景顺爬到大象身上站好,对着已经聚集千人大喊道:“他们的灵魂!回归了山农人的故土!从今以后,山农人的先祖会庇佑我们这一片土地!”

“我是百户!是山农人的百户!!山农人庇佑着我!让我活了下来!百病不侵!!”

刘景顺到底是没敢自称是千户,说是百户已经很心虚了。

附近有林邑人,也有野人,还有被山农人无辜攻破的其余国家人。

山农国灭国无数,又是北方的霸主,如今一群人为了躲避山农人的追杀,再加上这边的首领不收重税还分配女人,于是一群黑不溜秋的大人小孩就都接受了山农人的统治。

刘景顺开始教导这些人打猎,帮助他们建造房屋,帮助辨别草药,治疗家畜动物。

凭借着在岭南山里生存获得的经验,以及山农人的威慑,尽管刘景顺还不识字,也不会写字,但还是坐稳了首领之位。

他心虚不敢联系北面的人,再加上之前的上级也忘记了这边,导致北极武和张伟仓都不知道还有这一号人,不然必定会提供大量援助过来。

北极武手下几千万人里,都找不到一个比当地人更适应热带雨林气候,更懂得防治蚊虫疟疾,更具污水和细菌抵抗力,也更愿意吃苦的安南王。

这种人一亿人里都不容易出一个,属于北极武压根就想不到还会存在的人类。

北极武自己都适应不了太热的气候,尤其是那种又热又湿,到处都是蚊虫,特别容易出汗,没有土路全都是水陆泥沙寄生虫的恶劣环境。

这些年北极武一直都是在偏寒冷干燥的地方活跃,并且都是开阔的平地或者没有碍事树木的山地作战。

安南到处都是茂密的丛林密林,道路松软使不出力气,道路上都是水陆和泥巴沼泽,干燥的地方极少。

本地人自己都没办法适应这种气候,死亡率极高,人口恢复速度也极慢。

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有些地方只有天选之子能适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