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公元盛世(2/2)
小瓜就是四九六,此时迅速说:“我去年前年今年卖了三十两的报纸。”
“怎么这么少?”金玉珍感觉太少了,“自武王给咱们照顾,允许多卖报纸和回收后,每年至少四五十两,你怎么两年才三十两?”
四九八回答说:“他上学要钱,还要买各种东西,队长你帮我问问谁家十二三岁的要娶媳妇,我妹妹过几年就嫁人了。”
金玉珍连忙摇头,“咱们队有户口的孩子可不缺老婆,人家要娶也是娶你这种有户口的姑娘,你妹妹除非嫁给城外人,不然不好嫁。”
很快一群人看着四九八,都开始关心起了四九八的人生大事。
“四九八,你看我家二娃怎么样?”
“我家三娃更听话,长得也高,他要是敢不听你的话,我帮你打他!”
“我家小儿子和你一样大,会干活,也会疼人!”
一群大老爷们都眼馋四九八自带的户口,都想要兼并这个户口。
然而四九八可瞧不起这群人和他们的孩子。
每个朝代都有很多不结婚的女人,大部分都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不愿意随便。
北极武能把女俘虏和女罪犯都分配下去,但是还不至于把手下未婚少女也给分配了。
不结婚就不结婚,北极武也不稀罕这些人生那么多孩子让洛阳变得拥挤。
生育主力还是普通人,为此北极武加大了耕种面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务工队伍里赚钱盖房子。
贷款不行,农民真的敢不还钱。
去农村要账是极难的,北极武清楚人性,还是用干活发钱的方式帮助乡镇人盖房子。
至少干活两年就能在让全家吃饱的同时,也给三个儿子盖好婚房,这已经很仁慈了。
一家五口人半年务工,假设是一个父亲三个成年儿子和一个妇女,一天能得工钱150~200文。
一个月能赚3~4两,一般春耕开始到秋耕结束后能赚20~30两。
吃饭免费,也提供农舍住宿,除了一部分杂乱销外,能存下20两左右。
冬天也可以找点杂活做,可以洗衣服做手工,也可以去修路修河道,或者去码头搬东西,造纸挖矿打铁,以及加入施工队搬砖头烧砖。
两年差不多就能筹集到一个三层楼的钱,解决三个儿子的问题。
儿子越多,干活赚钱盖房子的速度也越快。
因为血缘关系的存在,老大有了房子之后必定要扶持后面的弟弟。
如果家里儿子女儿多了的话,闺女可以留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其余人一家都出去干活赚钱。
生产队和百户一村的模式,可以形成有效的社区集体模式,共同抚养小孩。
虽然肯定无法做到一视同仁,但总归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模式了,比没人看管无法离开要好得多。
每年工作的地区和路线也都基本固定,除了新开垦的地区外基本上不会有变化,而且这事情属于武王安排的事情,一般只要不偷生产队的东西,生产队的人受制于纪律也不会没事找事。
公元八年。
大量汉官被派遣到各地进行教化工作。
大量山农人千户被集体安置到西疆西域西亚辽东南诏等地方。
超过九千万的农业人员投入到了农业、工业、建筑业、手工业等行业,为了子孙后代而努力赚钱。
主体人员依旧是北方,南方因为不怎么管的关系无法动员,但是在世袭制和免税免征的仁政保护下,各地的人口也在快速增幅。
北极武的功绩不光是超越了所有皇帝,最重要的是连续多年的免税免征政策,让很多人相信了山农人的仁政。
越来越多的山里人从山里走到平原地区,想办法混入了不要税还免费给地随便种的山农国领主手下。
各地的领主都需要人干活,朝廷会收购麦子水稻,而自己又不能干活,自然是希望手下人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一些心善的领主,也自己拿出了私田给子民盖房子居住。
北极武的福利政策没有波及到世袭领主的土地。
领主就和地主一样,需要和农民互相妥协,不然手下人都跑了。
官僚比地主更加可恨,地主需要农民种地,官僚不需要。
北极武的世袭制,制造的就是地主,只要领主还拥有土地当生产资料,就不能放弃那些干活的人。
而流官不会理这些,只会把锅甩给下一任。
地主肯定有不少坏人,但是流民就算没有自己的土地也可以依附在地主手下,一起对抗征税的官僚。
如今的世袭制单独不算什么好事情,只是配合多地太守和千户被杀而不被追究的事情,就让领主和农户们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北极武传递的意思很明显,不会让官僚集团对地主集团造成压迫和剥削,不允许官僚集团随便灭别人满门,但也要求地主集团做点人事,老老实实的赚钱。
王道济分女人土地给手下人的例子不是单独一个,北极武用自己的手段,告诉地主集团应该怎么做事情。
谁不当人,就别活了。
文官集团,外戚
宗室集团,全按住了,北极武早就把北极勇贬为了平民,不允许他再姓北极。
士族门阀集团,已经被拦腰断了根基,没了土地产出价值和官员庇佑,迟早会衰落下去。
宦官集团,重新培训,从小开始管教。
文官集团,打服了。
外戚集团,都老老实实的,以前是王的还是王,以前是农民的还是农民。
地方豪强集团,替换为世袭千户。
宗教集团,换成了太监宫女。
军功集团,换成了轮值千户万户,不再世袭,所有兵源为各地接受过正规培训和家庭教育的良家子。
商人集团,已经分成了官商,外商(外国商人),州商(晋商徽商等区域集团),流动商人(负责各地领主和省城之间的区域性固定贸易)
少民集团,正在消除,全部同文同轨,不论模样出身皆为山农人,但是等到正式立功才会给山农人户口。
归农省三部都在汉化,说汉语的孩子越来越多,将来各族的语言都会消失。
除了少数顽固份子和别有用心的人,其余人都很愿意成为山农人。
这一年从春耕到秋耕,中间没有一个地方出现天灾,全国各地都风调雨顺。
就算是沿海的台风,也因为海边没有人就没有死多少人。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在提供了安全保障,解决吃饭问题、又解决最后一环住房问题后,山农国的人口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火爆增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