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荔枝号(1/2)
第210章 荔枝号
五月是收麦的季节。
山农省的总督王庆和省内几个万户队长开会了解情况。
“今年全国小麦收割机大概是220万台,每个工厂通过流水线加工组装,年产量在十万台左右。”
“三省一共五个机械厂,实际上数量应该超过了220万台。”
“这两年的改进了收割和打捆设计,解决了之前打捆影响收割效率的问题,每天可以收40~50亩麦子。”
慕容星汉好奇道:“现在可以一天收一亿亩麦子?”
220万台机械就算是按照最低40亩来算,一天也能收割近九千万亩麦子,稍微努力一下就是一亿亩。
“不能。”王庆实事求是,给了一个很低的回答,“正常应该是每天五千万亩。”
这个数字太低了,让各个掌管生产队的队长都感觉不对劲。
负责山农省几个生产队收粮工作的杨林江迅速问出了疑惑。
“这数字不对吧?我在田地里工作好几年了,也带领生产队收过几次麦子,我们一个万队一天就可以收五六十万亩小麦。”
其余人都点了点头,都是一样的看法。
王庆回答说:“你们都是公共户,负责的都是公家田地。”
杨林江迅速反问:“谁负责的不是公田?我们每年都只统计公田,给圣上种地的不都是公共户?”
这个回答让王庆有些不知道怎么好辩解了。
在想了一下后,王庆才回答说:“可能我算错了,具体看今年多少天能收完。”
慕容星汉想到了什么,替王庆解释这里的事情。
“我们这边种地的热情和效率比外面高出很多,每年种地收粮都是为国家干活,全家老小都上阵帮忙。”
“每个万户队至少能用五六万人一起干活,捡取麦捆运去建好的打谷场用机器脱粒入库。”
“别的地方没有那么多设备,也没有那么多人,220万台机器一起动的话就需要驾驶员和管马的,还有后面收麦子运麦子的人,至少一组要六七个人。”
“全国现在能干活的人肯定没有一千四五百万人,实际上的效率肯定比这个低不少。”
慕容星汉的解释让其余人都理解了王庆的算法。
杨林江笑着说:“还是孩子少了,我家大儿子现在已经会驾马了,等以后家里小孩子多了,干活就轻松了,以后圣上那么多地肯定要人种。”
附近的万户队长也跟着点头赞同。
“是啊,圣上手里十几亿亩耕地,今年只种了一亿亩麦子。”
“按照亩产200斤来算,十亩一吨,今年就一千万吨粮食。”
“一千万吨粮食也足够四五千万人吃了,平均下来一人三四百斤麦,再加上豆子和米,吃饱饭没有问题。”
“还有肉呢!今年马肉便宜了不少,没多人买,大家都吃羊肉牛肉。”
“一亿亩小麦是公田,不少世袭领地收了麦子就会拿出去卖,实际上山农人也就几百万人。”
王庆对山农人具体有多少人这种事情,从来不会接话。
“三天内尽快把粮食收了,我明天要去一趟南边,我不在的时候一切照旧。”
王庆经常不在山农省,作为总督反而是经常往外跑,去洛阳汇报工作。
慕容星汉询问:“年前能回来吗?”
“应该可以。”王庆笑着说:“这次乘坐蒸汽机车去,日行七八百里,在车上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可以,你收拾一下和我一起过去,生产安排的事情王遂良来负责。”
王遂良迅速道:“是!总督!”
蒸汽火车能拉货运货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也早就料想到会用来出差用。
杨林江提醒说:“总督还请小心,听说那机车跑起来就和坐船一样,一不小心就翻车了。”
蒸汽机车至今还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交通工具,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光是会翻车,有时候还会爆炸。
“不是着急的事情按照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跑起来就没事,这一天下来就是四百公里,和过去的八百里加急一样快。”
“若是紧要事情,一小时也能跑到50公里,一天一千里。”
王庆感觉这些人的思路不对,不正确。
“圣上说了,蒸汽机车的正常速度要提升到70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要提升到120公里每小时。”
“以后性能稳定下来,不光是运煤陨铁方便了,去洛阳开会也从以前的来回两个月,缩短到来回两天。”
慕容星汉负责的是内务,王遂良负责的是农业,负责工业的还在工厂那边忙,今天的主要事情是农业和内务。
王庆自己同时负责多个事情。
杨林江负责军事,以军功当的万户,但山农省这边的军功就像是笑话一样,导致听说谁军功当的千户万户就给人一种投降快的感觉。
所以大部分人会简直农业事务,稍微体面一下。
社会风气就是如此,桑羊安和王庆这些都是事务官上去的。
纯工业工匠反倒是给待遇不给位置和权力,给了赏赐后继续在原来工作上干活和改进,不会提拔当事务官。
农工统筹,以及经济管理方面反而更容易爬上去。
杨林江负责的军事方面没有立功机会,主要还是治安。
山农省基本上都是各生产队自治,需要治安队的机会基本上没有。
王庆又说起了自己走后的一些事情安排。
“组装五号机的零件工厂正在选址建立,每个工厂负责至少一百个零件的生产,如今高来顺和车恒正在开会研究具体分配事情,差别不大,用料相同的就交给一个工厂制作,通过更换模具来进行高速量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