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区别对待(2/2)
四九八把水果盘放在桌子上,对着两个小朋友说:“这是你闺女儿子吗?长得真漂亮!来,吃草莓。”
王明玉勉强笑了笑,“是我一对儿女,我家老爷在江南担任巡城御史一职,这次来京城汇报工作。”
别人看不出她的心思,也忘记了这个女人一开始是想着入宫,结果武王瞧不上她没有挽留。
如今嫁到了江南那种偏僻地方,别说是京城的消息了,就连铁路船运都都不通。
在铁路出现之后,江南漕运的优势被断了一大截。
东南沿海的生意都集中到了胶东半岛,一些贸易生意也都集中在了扬州一代。
江南之地作为文朝余孽集中的老巢,自公元六年天下一统到如今公元十年,朝廷一直都没打算发展那里。
沿海没有任何优势,根本找不到可以做生意的人。
往东找不到人类,往西又因为岭南地区的大开发,生意都由两广地区的汉人胡人做了。
朝廷的财富根本不流入东南地区,各种财政支出和大项目都是往北方和西部走。
北极武的重心始终是欧亚大陆,江南已经开发好了,所以反倒是不怎么在乎,一直都在忙着西部和两广地区的建设。
如今春夏秋冬四宫和东西南北四城都没有江南地区,帝国的人口和政策不支持这里。
如果没有铁路,江南地区必定会成为经济中心。
但工业地区都集中在北方,优势商品也都在北方。
没有庞大的商品支持,光是江南那些丝绸瓷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这几年江南的资金正在快速的涌入北方和西南地区,购买各种奢侈品和日常用品。
粮食茶叶盐铁这些曾经的赚钱货,在北方和西方没有任何竞争力。
小农经济竞争不过工业机器,不干活的绣女也竞争不过织布机器。
高端市场维持不住几十万纺织女的销,低端市场早就被低廉的工业布料席卷了。
衣食住行,山农人将粮食的价格控制在极低的水准,自己吃没问题,拿出去卖就会发现别想赚钱。
住房没什么变化,人没钱的时候根本不会想着翻新房子。
出行依旧是马车,人力车都少。
就连马车都是从北方购买的,谁都知道北方的马车更耐用,物美价廉。
从手工业到纺织业,北极武没想过针对谁,但是江南地区在工业化面前确实是受损严重。
“这一次。”王明玉又叹了口气,“这一次过来是找人托托关系,我家老爷和江南士人都想着为圣上效力,希望能办个织布的生纱厂。”
“江南人多,工钱也不贵,风景也好,不论是修个铁厂还是盖个宫殿都有人有地方。”
四九八听到是这种事情,忙摇头说:“这事情我可帮不上忙,你们也别想找武月帮忙,她前阵子犯了错,刚被圣上教训一顿。”
武月坐在一边低头吃着草莓,和两个小孩子抢食吃。
“别想找我帮忙,我才不帮。”武月一边吃,一边果断拒绝这种倒霉事情。
四九八也劝道:“千万别找圣上的家人帮忙办这种事情,不然都会倒霉,圣上早就警告好几次了,别干预圣上的家事,不然真的会死人,还会死很多人。”
王明玉点了点头,感慨道:“我知道,只是有感而发,过来叙叙旧,你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真羡慕你可以不用嫁人。”
四九八笑了笑,挺不好意思的。
她这表情让王明玉更加难受了。
***
丞相李承仁迅速起身,脸上表情肃然。
“你们走吧,现在圣上随时可能大开杀戒,若是非要走人情关系,尤其是试图找中间人劝说圣上,到时候只会一起死。”
陈昂大声询问:“那江南上千万百姓怎么办?江南也需要铁路,需要工厂!”
李承仁也知道江南那些人的难处,此时犹豫了一下。
“这个事情你们去找万家人,千万别找后宫的女人,也别找圣上在洛阳的家人朋友,不然一条线的人都要死。”
三十岁不到的陈昂看着李承仁。
“大人您是丞相!卑职走的是堂堂正正的汇报程序,如今圣上不管事情,洛阳各种事情不就是丞相您做主吗?”
李承仁不想废话,“我管不了工业的事情,那是山农省,平原省,黄淮省总督和山农人的事情,如今江南赋税自己留着,粮食自己吃着,好好过日子不就行了,为何非要劳师动众?”
“说来说去,还不是你们那些商人官吏想要发财了?”
陈昂恼怒道:“这是丞相该说的话?大人贵为丞相,难道不是江南人的丞相?”
李承仁冷漠回应道:“皇帝不是汉人的皇帝,也不是山农人的皇帝,是天下的皇帝!如今为了天下稳定,要掌控西方诸多疆土,江南安安稳稳就好!”
陈昂大声道:“我们只想安安稳稳做生意,安安稳稳搞工厂,这还不算是安稳吗?山农人交税,汉人也可以交税!我们甚至可以比山农人交更多的税,只求圣上给我们一条活路!”
整个江南地区的民意都希望得到公平对待!
不论是美女还是金钱,只要皇帝肯开口,江南人绝对会给,会把武王的一句话当成是圣旨对待。
但是武王从不给江南人机会。
想跪,跪不了。
李承仁直接道:“如今工厂都在山农省,每个工厂都是几万人互相监督,都是万户几十万人的大集体。”
“我问你,把工厂和技术交给江南人,万一这些技术流传到海外胡人手里怎么办?”
“江南人能保证山农人的技术,不被外人掌控?”
陈昂立刻接道:“能!!”
当官的,最不相信口头上的答应了。
尤其是能害死自己全家的事情上,谁信谁傻逼。
李承仁被气笑了,“滚!”
陈昂心中一喜,脸上动容道:“大人……这事情?”
“没戏!滚!”李承仁直接喊了家丁,“来人!把这人赶出去!以后不准再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