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松开油门(1/2)
第238章 松开油门
“呜哇呜哇~”
漆黑的火车在铁轨上呼啸而过,在火车的玻璃车窗位置,几个小孩子对着外面发出怪叫。
窗户是敞开的,好在旁边坐着妇女抱着小孩子,不让小孩子太靠近窗户。
几十个小孩和十几个女人坐在车厢里吃着零食闲聊,也看着外面一望无际的良田沃土。
这些都是她们家的。
在女人们照顾小孩的时候,北极武在单独一节车厢里处理需要交给南方的公务。
车厢像是一个正常的办公室,有专门的办公桌和封闭式书架,也有沙发和装了冰块的冰箱。
在冰箱附近有专门的酒架,上面放了不少各国上贡的美酒。
北极武不喜欢喝酒,只是拿来当个装饰。
在北极武的办公桌对面,坐着山农省总督王庆、两广省总督张贤文、两广巡查将军黄正,岭南镇海将军孟和同。
除了坐着的四个人,附近还站着十几个穿着山农人白色制服衫的男人。
坐着也好,站着也好,都紧张到不敢大声喘气的地步,连呼吸都要控制好。
北极武和以前没什么性格上的变化,要说杀人的话,以前其实杀人更多。
眼前所有人认识北极武的时候,都是北极武大开杀戒之后的事情了。
这些年之所以给人的感觉越来越恐怖,倒不是北极武自己有了变化,而是这些人和北极武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了。
北极武杀人无数的时候,战场上和北极武对抗的士兵也好,文朝的文人武将,契丹人鲜卑人女真人也好,对北极武都没有现在这么害怕。
之所以现在那么害怕,主要是都代入了“狗”的角色。
刘景顺不是个例,山农人和外国人也同样都对北极武害怕的厉害。
生杀大权,全家性命。
北极武具备完全否定一个人的能力。
比如李唐卿这种,不论他以前做了什么,北极武一个命令就把他一辈子都否定了。
人是社会生物,眼前这些人都是有老婆孩子,也都生活在越来越严格的体系之内。
他们感觉到的享受,是以前的十倍。
他们感受到的压力,是以前的百倍。
官场肯定不如战场上那么凶险,北极武也不是乱杀之人,平时工作也都不累。
但是每次靠近北极武,感觉到的就是一个体制的力量。
他们不是北极武的家人,是外人。
就算是寻常百姓,去和关系疏远的亲戚见面时都会感觉不自在。
在这里,那种不自在放大了一万倍。
拘束,恐惧,紧张。
这些人都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角色了,都有老婆孩子,儿子孙子。
再有就是自身吨位不够,在汪洋大海里身不由己。
北极武从来不需要谁,在场任何一个人,都觉得自己随时会被取代,对山农国的贡献微乎其微。
居功自傲,整个山农国里找不出几个有大功的人。
刘景顺算是一个,但他自卑的厉害,他就算是面对普通皇帝都会害怕,更不要说北极武这种能够代表山农人的皇帝了。
他所崇拜和羡慕仰视的人生,正是北极武脚下的土地。
朝廷文官也好,王庆为首的山农人执政官也好,从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北极武的执政安排。
他们每个人连统治一府之地都要几万人的协助。
一省总督从来没有称职过,都是依靠各太守的协助,不依靠山农人的力量,权力根本下不去。
而北极武是统治山农省、平原省、黄淮省、两湖省、两广省、西南省、江南省、东南省、东北省、东海省、安南省、南洋省、西疆省、西域省、西亚省、南亚半岛省、北亚省、欧洲四省,一共二十一省的皇帝。
只有皇帝的命令能在二十一省内畅通无阻。
万户将军也好,世袭贵族也好,世袭太守,当朝丞相,在北极武面前没有谁是不可取代的。
北极武也从未让这些人失望过,凡是触犯皇帝威严的,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北极武没有主动维护皇帝威严的想法,只是讨厌别人没事找事,破坏公序良知。
找茬的杀掉,这是北极武从十七八岁就开始执行的人生态度,至今为止一直都很好用。
对于有功之人,北极武也从来没有吝啬过。
手中的文件十几页,北极武认真的看着,四五分钟才会翻阅一页。
看了一个多小时后,北极武在上面加了自己的批注。
【牵引杆销增加给油盒,烟箱加强,胴板厚度改为14mm,补板加宽,过热箱长方孔处增加法兰,灰箱门拉杆提高】
北极武写完后签了字,将文件放在了一边。
“报告上说今年能年产五十台,是真的吗?”
王庆身后的慕容星汉肯定道:“是真的,卑职在武州工业园区待了两个月,每天亲自监督着机车零件的生产和组装,一年五十台肯定没有问题,或许会多几台。”
北极武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这个回答。
这种事情撒谎的话,太容易被拆穿了。
而且代价非常大。
北极武只要求每年几台就可以了,目前铁路不需要那么多火车。
多了自然是好事情,产能提高后,技术也会提升。
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培养出大量产业工人,虽然目前没什么需求了,但这些人确实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王庆补充说:“今年已经制造了十九台牵引机车,剩下的半年多时间足够组装更多的车厢,制造更多的机车!”
北极武其实不太想要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工业的发展超乎想象的快,已经快到北极武即将失业的地步了。
“不光要数量,也要质量。”
北极武多少还是对一年五十台的效率不太信,叮嘱说:“五十台机车的运行报告我会察看,今后三年内有什么事故和问题我都会察看。”
“有问题正常,要解决问题,只要不是疏忽大意引起的问题,我都不会追究,会和工人们一起想方设法进行改进。”
“能一年生产那么多台机车确实是出乎我的预料。”
北极武很快道:“我会在东岛港建立一个造船厂,提供一万个名额,以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等五十台机车造好后,可以先让这些人进去实习掌握一定的能力。”
“要上岗必须要掌握专业能力,不是谁的孩子都可以占据名额,我允许这次的工人子嗣继承和申请,但没能力不能胜任的,可以把名额卖给别人,我允许这些名额内部流动,肥水不流外人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